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氟化含氢硅油超疏水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莫春燕 郑燕升 +2 位作者 王发龙 胡传波 莫倩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针对无机TiO2纳米粒子表面能较大且易团聚的问题,利用低表面能物质硬脂酸使TiO2纳米粒子表面有机化,并以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含氢硅油(PMHS)为原料制备氟化含氢硅油,将改性后的TiO2与氟化含氢硅油混合,用溶胶凝胶法在铝基底上... 针对无机TiO2纳米粒子表面能较大且易团聚的问题,利用低表面能物质硬脂酸使TiO2纳米粒子表面有机化,并以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含氢硅油(PMHS)为原料制备氟化含氢硅油,将改性后的TiO2与氟化含氢硅油混合,用溶胶凝胶法在铝基底上形成改性TiO2/氟化含氢硅油复合涂层。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疏水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接触角分析仪等进行表征,防腐性能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性TiO2/氟化含氢硅油复合涂层表面结构丰富,其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2°,滚动角为7°,说明涂层具备超疏水性能;其腐蚀电位从裸铝片的-926mV正移至-576mV,腐蚀电流密度从裸铝片的4.68×10-5 A/cm2下降至9.07×10-6A/cm2,显示出较好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含氢 表面有机化改性 超疏水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SiO_2纳米颗粒双疏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刚 王克亮 +1 位作者 逯春晶 王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0-194,共5页
采用氟化硅烷偶联剂对合成的单分散SiO_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通过旋涂法将制备的氟化SiO_2颗粒沉积在硅晶基板上。采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DTA)、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氟化SiO_2... 采用氟化硅烷偶联剂对合成的单分散SiO_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并通过旋涂法将制备的氟化SiO_2颗粒沉积在硅晶基板上。采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DTA)、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氟化SiO_2纳米颗粒涂层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接枝密度和润湿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硅烷偶联剂在SiO_2纳米颗粒表面的接枝密度为5.94 nm^(-2);制备的氟化SiO_2纳米颗粒薄膜具备微纳米双重复合网络结构,增加了涂层表面的粗糙程度;氟化SiO_2纳米颗粒涂层展现出超疏水和强疏油性能,水和柴油在氟化SiO_2纳米颗粒薄膜上的接触角分别为158.4°和1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颗粒 氟化硅 接枝密度 接触角 双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甲基硅SiH与HF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司维江 居冠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82-786,共5页
在量子化学对SiH与HF反应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200~2000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函数、平衡常数、频率因子A和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而在... 在量子化学对SiH与HF反应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200~2000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函数、平衡常数、频率因子A和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而在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该反应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是一放热、熵减少的反应,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服从Arrhenius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H HF 次甲基 插入反应 热力学 动力学 氟化硅 量子化学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硅烯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合鑫 唐安江 +7 位作者 宦其山 李忠 胡德巍 王伟 唐石云 韦德举 陈丽军 张贵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96-2500,共5页
综述了二氟硅烯的研究进展,对二氟硅烯的制备、检测、理论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总结,简要阐述了二氟硅烯的制备及在等离子体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二氟硅烯的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二氟硅烯理论计算取得的研究进展、二氟硅烯在无机/有机化学中... 综述了二氟硅烯的研究进展,对二氟硅烯的制备、检测、理论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总结,简要阐述了二氟硅烯的制备及在等离子体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二氟硅烯的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二氟硅烯理论计算取得的研究进展、二氟硅烯在无机/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二氟硅烯在制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硅 红外光谱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F_2的性质及检测方法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磊 唐安江 何元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0-242,共3页
二氟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氟硅化合反应中尤为常见,与相应的碳烯相比,其寿命更长,因此可以用来进行许多化学反应研究,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二氟化硅的合成方法、检测方法及其相关化学性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展望了... 二氟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氟硅化合反应中尤为常见,与相应的碳烯相比,其寿命更长,因此可以用来进行许多化学反应研究,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二氟化硅的合成方法、检测方法及其相关化学性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硅 合成方法 检测方法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very of high specific area silica and sodium fluoride from sodium hexafluorosilicate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徽 李贵 +1 位作者 程俊峰 刘卫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084-4090,共7页
Sodium fluoride and high specific area silica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sodium hexafluorosilicate(Na2Si F6) and sodium carbonate decahydrate(Na2CO3·10H2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act temperature, contact ti... Sodium fluoride and high specific area silica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sodium hexafluorosilicate(Na2Si F6) and sodium carbonate decahydrate(Na2CO3·10H2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act temperature, contact time,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and molar ratio of Na2 Si F6 to Na2CO3·10H2O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process involves the reaction of 0.075 mol Na2 Si F6 and 150 m L, 0.225 mol Na2CO3·10H2O(molar ratio of 1:3) at 85 °C for 90 min, and 2.0×10-3 mol 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 as addi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ities of Si O2 and Na F at extraction yields of 96.5% and 98.0% are 91.0% and 98.6%,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Si O2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ray(FTI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SC-TGA), N2 absorption/desorption(BET) and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Si O2 particles have a high BET surface area of 103 m2/g, and a mean grain size of 98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very sodium hexafluosilicate sodium fluoride sil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