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氟化环氧树脂在氮气中的耐电晕性能研究
1
作者 董曼玲 詹振宇 +4 位作者 夏玉婷 李毅 秦恩鹏 王琪林 杨知非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8,共9页
为了研究直接氟化对环氧绝缘材料在氮气中耐电晕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采用多针-平板电极系统,在氮气气氛下对表层氟化和未氟化的环氧树脂试样进行电晕处理,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电晕处理没有改变氟化环氧试样的... 为了研究直接氟化对环氧绝缘材料在氮气中耐电晕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采用多针-平板电极系统,在氮气气氛下对表层氟化和未氟化的环氧树脂试样进行电晕处理,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电晕处理没有改变氟化环氧试样的化学组成与氟化层厚度。电晕处理使氟化试样的表面电位衰减速率降低,但是并未改变试样的润湿性。相反,未氟化试样的表面电位衰减速率在电晕处理后增大,且试样表面生成了可溶性的降解产物。这些结果证明直接氟化改善了环氧绝缘在氮气环境中的耐电晕性能,为气体绝缘设备内环氧绝缘子电气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直接氟化 氟化层 耐电晕性能 氮气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位氟化保护层改善三维锡锂合金/碳纸负极贫电解液下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达 冯元宬 +3 位作者 卢松涛 王锐 秦伟 吴晓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金属锂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1))和最低的还原电势(−3.04 V),是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由于金属锂负极表面自发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十分不稳定,导致锂枝晶的产生和电池容量快速衰减,... 金属锂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1))和最低的还原电势(−3.04 V),是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由于金属锂负极表面自发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十分不稳定,导致锂枝晶的产生和电池容量快速衰减,严重限制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因此,本工作利用碳酸双(2,2,2-三氟乙基)酯(DTFEC)添加剂在三维锡锂合金/碳纸负极(SnLi/Cp)表面原位构筑了高机械强度和离子穿透性的含氟化物(LiF和SnF2)保护层,有效地改善了锂负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结果显示,SnLi/Cp对称电池在8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过电位仅为90 mV。当将电解液降低到12μL(1.5μL·(mAh)−1)时,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对称电池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SnLi/Cp||NMC811电池在1C(1.5 mA·cm^(−2))条件下能稳定循环300圈以上,库伦效率高达98.1%。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改善锂金属负极的循环稳定性,有助于实现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锂合金 固态电解质界面 添加剂 氟化保护 贫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烷修饰的纳米复合光固化涂层提升绝缘真空闪络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超 李文栋 +3 位作者 江智慧 杨雄 苏国强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8-1036,共9页
表面氟化被认为是提高绝缘真空沿面闪络电压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材料表面形貌和元素的影响难以解耦,两者各自作用机制及抑制效果尚不清楚。为此通过在绝缘表面涂敷光固化涂层,利用涂层中氧化铝纳米片的排列堆积,构建不同粗糙度的表... 表面氟化被认为是提高绝缘真空沿面闪络电压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材料表面形貌和元素的影响难以解耦,两者各自作用机制及抑制效果尚不清楚。为此通过在绝缘表面涂敷光固化涂层,利用涂层中氧化铝纳米片的排列堆积,构建不同粗糙度的表面形貌。进一步通过无机填料的表面氟硅烷修饰,利用固化过程的表面偏析现象在涂层表面引入氟代烃长链作为氟化层。通过闪络电压及表面电荷特性分析等表征手段,探究了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对于介质表面耐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纳米片的排列堆积可改变表面形貌,增大粗糙度。颗粒表面偶联的氟碳链可在固化过程偏析,形成氟化层;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粗糙的表面形貌是表面电荷积聚减少、闪络电压提高的主导因素;在高粗糙度条件下,氟化层的存在可以吸附更多能量较低的内二次电子,降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进一步提高闪络电压。综合分析形貌及氟化层的影响后,提出了考虑体外真空侧二次电子倍增过程与体内电子输运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与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闪络 粗糙度 氟化层 表面电荷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