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rad5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司原 王明明 +2 位作者 张伍魁 谢强 谢吉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氧含量、rad51及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且随着18F-FDG浓度增大,凋亡细胞增加,活性氧产量增加,p53基因与rad51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药物活度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 HEPG2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p53基因 RAD5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与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婧 汪世存 潘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3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6例),腺癌7例。比较不同病例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原位病灶的^(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宫颈鳞癌患者的SUV_(max)(12.14±5.38)高于腺癌(6.9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鳞癌患者中高分化组SUVmax为6.86±2.85,中分化组SUV_(max)为12.21±3.74,低分化组SUV_(max)为17.75±5.97,3组中SUV_(max)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SUV_(max)呈负相关(r=-0.669,P<0.05)。结论:不同组织类型及相同组织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之间有差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SUV_(max)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标准化摄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健康人大脑葡萄糖代谢率影响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祖贵 高硕 +5 位作者 蔡莉 李亚军 刘磊 张悦 冯凯琳 袁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图像分析法,初步探讨年龄对健康人大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对40例健康人进行静息状态下的18F-FDGPET脑显像。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29例年轻组和11例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18F-FDGPET数据进行基于体素水平...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图像分析法,初步探讨年龄对健康人大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对40例健康人进行静息状态下的18F-FDGPET脑显像。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29例年轻组和11例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18F-FDGPET数据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图像分析。结果老年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及前扣带回等部位葡萄糖代谢较年轻组减低;年轻组双侧额叶内侧部、扣带回、楔前叶及小脑半球等部位葡萄糖代谢较老年组减低。结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率不同,随着年龄增加健康人大脑葡萄糖代谢率减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叶、扣带回及颞叶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谢率 统计参数图 氟代-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1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或转移灶的DTC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超声或胸部CT有持续异常发现,但^(131)I全身显像阴性)给予^(18)F-FDG PET/CT检查,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可疑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的^(18)F-FDG PET/CT显像探查复发或转移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共7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65例。12例^(18)F-FDG PET/CT显像呈假阳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炎症细胞浸润。在7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g阳性患者5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45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血清Tg阳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血清Tg阴性患者2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20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Tg阴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4.07%(20/27)。结论对于随访期间怀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灶,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131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代谢显像标准摄取值及定量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建华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1-794,共4页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 针对FDG研究的标准摄取值法(SUV)是普遍应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与疗效评估的方法。它被视作模型方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本文具体阐述了SUV的优点和不稳定因素,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改进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UV方法将越来越准确、可靠而受到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18F]-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谢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半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评估淋巴瘤预后 被引量:2
6
作者 焦举 许杰华 +3 位作者 余俊丽 程木华 张峰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使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测淋巴瘤病灶最高瘤/非瘤(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瘤/非瘤(T/N)比值下降百分率,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淋巴瘤患者资料,最高T/N比值是通过ROI技术获得,作为连续型变量... 【目的】使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测淋巴瘤病灶最高瘤/非瘤(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瘤/非瘤(T/N)比值下降百分率,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淋巴瘤患者资料,最高T/N比值是通过ROI技术获得,作为连续型变量进行分析,并把最高T/N比值及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分成低值与高值两组,进行统计分析。将33例淋巴瘤患者按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分为0~1与2~4两组,对化疗前两组间淋巴瘤病灶的最高T/N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N比值低的分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03);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77.1%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37)。在IPI(0~1)与IPI(2~4)组间病灶最高T/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本研究提示淋巴瘤病灶最高T/N比值及4疗程化疗前后最高T/N比值下降百分率均有一定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无事件生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旭升 王华庆 +5 位作者 钱正子 周世勇 张会来 孟祥睿 赵静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 phy,18F-FDG PET/CT)对接受4个周期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AB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 phy,18F-FDG PET/CT)对接受4个周期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AB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 ma,H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共62例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18F-FDG PET/CT的检查结果,并与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3年总生存率(OS)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接受4个周期AB VD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无事件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结束后,PET/CT阳性患者18例,其中11例患者(61.1%)治疗失败,PET/CT阴性患者46例,其中5例患者(11.4%)治疗失败,PET/CT阳性组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PET/CT阳性组和PET/CT阴性组患者的3年EFS分别是44.4%和81.8%(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ET/CT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年E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PET-CT是预测HL患者在接受4个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EFS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3 位作者 孙晋 黄庆娟 丁其勇 杨文平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恶性肿瘤病灶与骨骼肌的SUVmax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9例中胆囊癌3例,肺癌2例,卵巢癌、食管癌、结肠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所有恶性肿瘤病灶的18F-FDG摄取较高,SUVmax为7.26±5.48;7例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示全身骨骼肌弥漫性对称性轻度摄取增高,SUVmax为3.45±0.81,与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0,P=0.004)。同机CT扫描还发现1例合并间质性肺炎,3例合并肺部感染。结论:肿瘤相关性皮肌炎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在荷HepG2肝癌模型中的生物学评估
9
作者 林丽萍 唐刚华 +6 位作者 聂大红 苏舒 熊鹦 刘少玉 马慧 元龚骏 向贤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68-2873,共6页
目的合成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以及探讨其对荷HepG2肝癌模型的显像效果。方法(1)合成[18F]-AIF-NOTA-NSC-GLU;(2)选用人源性HepG2肝癌细胞株进行[18F]-AIF-NOTA-NSC-GLU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氨基酸转运竞争抑制实验以及蛋... 目的合成PET/CT显像剂[18F]-AIF-NOTA-NSC-GLU以及探讨其对荷HepG2肝癌模型的显像效果。方法(1)合成[18F]-AIF-NOTA-NSC-GLU;(2)选用人源性HepG2肝癌细胞株进行[18F]-AIF-NOTA-NSC-GLU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氨基酸转运竞争抑制实验以及蛋白参与实验;(3)建立荷HepG2肝癌模型并进行[18F]-AIF-NOTA-NSC-GLU显像,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进行对比研究,评价[18F]-AIF-NOTA-NSC-GLU对肝癌的显像效果。结果(1)[18F]-AIF-NOTA-NSC-GLU未经衰减校正的合成产率为(29.3±4.6)%(n=10);(2)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人肝癌HepG2细胞对[18F]-AIF-NOTA-NSC-GLU的摄取在30 min达到峰值(7.2±0.37)%;[18F]-AIF-NOTA-NSC-GLU的主要通过氨基酸转运Na+依赖型XAG-系统,Na+依赖型ASC系统和B0+系统部分参与[18F]-AIF-NOTA-NSC-GLU的摄取,几乎不参与蛋白合成;(3)注射[18F]-AIF-NOTA-NSC-GLU 30 min后肿瘤显影清晰,[18F]-AIF-NOTA-NSC-GLU肿瘤/肝比值稍高于60 min[18F]-FDG肿瘤/肝比值[(1.50±0.10)vs.(1.12±0.15),n=3,P=0.023]。结论[18F]-AIFN-OTA-NSC-GLU易于合成,可用于肝癌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18F]-AIF-NOTA-NSC-G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小芹 王辉 +1 位作者 马超 傅宏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6,190,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切除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成功,随访中血清Tg增高、131I全身显像未发现病灶的35例...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切除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成功,随访中血清Tg增高、131I全身显像未发现病灶的3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显像结果与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和持续随访(Tg、B超、CT和MRI等)结果进行比较,获得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诊断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35例患者中,27例最终被病理检查或持续随访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敏感度为81.5%(22/27),特异度为75.0%(6/8),准确度为80.0%(28/35),阳性预测值为91.7%(22/24)。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与病理检查、持续随访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499,P=0.006)。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Tg阳性、131I显像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 甲状腺球蛋白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冲 来瑞鹤 +1 位作者 孙一文 李爱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诊断价值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变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IIM患者(皮肌炎21例,多发性肌炎2例)的临床和18F-FDG PET/CT图像资料,选择同时间段的23例无肌肉病变患...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诊断价值以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变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IIM患者(皮肌炎21例,多发性肌炎2例)的临床和18F-FDG PET/CT图像资料,选择同时间段的23例无肌肉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全身近端肢带肌群SUVmax,记录其中最大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IM患者肌肉SUVmax中位数为2.90(3.60)g/mL,高于对照组的1.10(1.30)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6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鉴别IIM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UVmax最佳临界值为2.10 g/mL,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1.3%,曲线下面积(AUC)为0.97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UVmax与肌酸激酶(CK)(r=0.689,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r=0.537,P=0.008)、谷草转氨酶(AST)(r=0.464,P=0.026)以及乳酸脱氢酶(LDH)(r=0.444,P=0.034)均呈正相关。结论:FDG PET/CT半定量指标SUVmax对IIM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皮肌炎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晓川 张伟京 +4 位作者 王斌 王伟霞 黄乐富 曹宝平 仲凯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9-835,共7页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 目的评估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共47例,评估基线SUV_(max)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实验室化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确定基线SUV_(max)对疾病进展的最佳临界点,分析其对治疗疗效及生存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①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浓度、1年内有无进展、病理类型组别中的基线SUV_(max)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以1年进展率为截点,ROC曲线上SUV_(max)最佳临界点为14.4,以14.4为界限值进行分组,发现SUV_(max)<14.4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远远高于SUV_(max)≥14.4组;③以随访结束后患者疾病进展为截点,SUV_(max)最佳临界点为16.7,以16.7为界限值进行分组,发现SUV_(max)<16.7组患者中位PFS远高于SUV_(max)≥16.7组(P=0.025)。结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基线SUV_(max)与疗效及生存预后有密切关系,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与国际预测指标对于经R-CHOP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预测效果及发展趋势
13
作者 李雪菁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2,共6页
R-CHOP联合化疗极大地提高了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愈可能。^(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与国际预测指数(IPI)作为经典的预后评估方式,却因为利妥昔单抗的加入而面临挑战。该文总结了... R-CHOP联合化疗极大地提高了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愈可能。^(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与国际预测指数(IPI)作为经典的预后评估方式,却因为利妥昔单抗的加入而面临挑战。该文总结了两种预测方式的评价效能与研究进展,PET从传统的视觉评分方式转向定量-半定量参数评估,IPI针对不同年龄及乳酸脱氢酶水平进行了细化分组。在比较了两种预测方式后,建议将两种方式结合,方可更准确地预估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荣福 张建华 +10 位作者 张春丽 范岩 付占立 张旭初 胡怀湘 何晓坤 林景辉 郭凤琴 赵光宇 王彦福 田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分为2组,一组时间间隔为3. 5h,另一组时间间隔为4. 5h。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均经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用定性法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 7%,特异性83. 3%,准确率91. 7%,阳性预测值90. 6%,阴性预测值93. 8%。符合线路SPECT早期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 3%, 72. 2%, 85. 4%, 84. 8%, 86. 7%与76. 9%, 57. 1%, 70. 0%, 76. 9%, 57. 1%。所有恶性病变(除1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 071,P<0. 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98,P=0. 695)。结论: 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有利于良、恶性病变鉴别,并有助于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双时相显像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性质 符合线路SPECT 鉴别 -脱氧葡萄糖 ^18F-FDG 双探头符合线路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18FDG 延迟显像 恶性病变 时间间隔 良性病变 T/NT 特异性 准确率 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眼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蕾 宋国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4,共5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PET与CT 2种图像加以融合,PET提供病灶的代谢信息,CT显示病灶的解剖特征.利用PET/CT进行一次扫描可获得全身断层图像,可以高度敏感地反映体内生理及生化过程并对其精确定位.自1998年PET/C...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PET与CT 2种图像加以融合,PET提供病灶的代谢信息,CT显示病灶的解剖特征.利用PET/CT进行一次扫描可获得全身断层图像,可以高度敏感地反映体内生理及生化过程并对其精确定位.自1998年PET/CT机用于医疗体系以来,作为临床上重要的影像学诊断工具,近年来已被逐渐应用于检测眼部肿瘤,如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眼部淋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等.就PET/CT的原理、标准摄取值(SUV)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及PET/CT在眼部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18-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眼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定位显像探查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阳性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和临床分期的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 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19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核素显像真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2例和17例。在49例核素显像真阳性患者中,术前血清HTg阳性38例,阴性11例;术后HTg阳性23例,阴性26例,手术前后HT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的32患者中,手术后11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在131I SPECT/CT显像真阳性的17例患者中,手术后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核素定位显像是查找DTC转移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 碘放射性核素 SPEC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18)F FDG PET/CT SUV值与HRCT形态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宝明 王志忠 +3 位作者 刘晓飞 姚昊 欧阳晓辉 苏家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58-8861,共4页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 探讨不同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形态学表现与FDG PET SUV值的相关性。回顾性地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 PET和HRCT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特点及FDG摄取程度和摄取特点,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将不同形态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与所测得的最大SUV值进行对比研究。28例中单发结节13例,其中磨玻璃密度结节5例,直径1.1—2.8 cm,SUVmax值均<1.5。4例结节边缘可见分叶,2例可见胸膜牵拉、凹陷,2例见血管聚集;8例实性结节,直径1.8—3.8 cm,SUVmax值4.8—8.3。边缘短毛刺7例,分叶7例,支气管充气症6例,空泡症5例,胸膜凹陷症3例,血管集聚症7例,结节堆聚症3例。多发结节型9例,其中4例为粟粒性结节,5例表现为2个以上结节,磨玻璃密度结节、小的粟粒结节(<3 mm)无FDG摄取,融合结节,大于3 mm的粟粒结节可见FDG摄取,SUVmax值在2.1—3.9。肺炎型6例,单肺叶受累4例,双肺叶受累2例,表现为病变肺叶内大片状实变影,7例可见支气管充气、支气管扭曲、僵硬,1例见空洞影,1例见支气管截断,3例见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PET显示实变病灶内FDG摄取不均匀增高,最大SUVmax值4.5—11.8。说明细支气管肺泡癌HRCT所示的形态学表现与PET所测得SUV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磨玻璃密度影、小于3 mm的粟粒结节影大多数无异常FDG摄取,肺炎型和肿块型则多数具有较高的FDG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癌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18-脱氧葡萄糖(18F-FDG) 标准摄取值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评价
18
作者 王荣福 邵武国 张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8-1591,共4页
目的探讨半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法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SPECT/PET)双时相显像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病变性质不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PE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2组)... 目的探讨半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法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SPECT/PET)双时相显像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病变性质不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PE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2组)分别在注药后3.5和4.5h,结果均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对双时相显像结果采用阅片目测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分析,计算2次显像每个病灶感兴趣区(ROI)与同一平面对侧正常组织或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摄取率之比(T/NT)及滞留指数(RI)。应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和RI的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29个病灶为真阳性,15个病灶为真阴性,3个假阳性和1个假阴性。定性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7%,特异性83.3%,准确率91.7%,阳性预测值(PPV)90.6%,阴性预测值(NPV)93.8%。SPECT/PET早期显像和CT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PPV、NPV分别为93.3%、72.2%、85.4%、84.8%、86.7%与76.9%、57.1%、70%、76.9%、57.1%。所有恶性病变(除1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071,P<0.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无显著性差异(t=0.398,P=0.695)。ROC曲线结果表明,RI明显优于早期显像及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和CT相比,双时相显像结合RI分析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96.7%、88.9%、93.8%、93.5%、94.1%。结论18F-FDGSPECT/PET双时相显像结果分析判断结合半定量和ROC曲线法分析有助于提高良、恶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18F]-脱氧葡萄糖 双时相显像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菲尼对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磊 周佩军 +2 位作者 徐达 王祥慧 邵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裸鼠经皮下接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细胞(Caki-1)建立荷Caki-1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接种1周后,采用小动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索拉菲尼对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BALB/c裸鼠经皮下接种人肾透明细胞癌皮肤转移细胞(Caki-1)建立荷Caki-1裸鼠肿瘤模型。细胞接种1周后,采用小动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实体肿瘤模型。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n=6),于细胞接种后第35天处死动物,测量各组荷瘤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和质量,观察移植肿瘤的组织学改变。另选取肿瘤生长情况接近的荷瘤裸鼠15只进行如上分组(n=5),预设观察期100 d,比较存活率。结果荷瘤裸鼠肿瘤组织18F-FDG吸收代谢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与对照组比较,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均被明显抑制,各组间肿瘤体积和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菲尼高剂量组裸鼠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索拉菲尼低剂量组(P<0.05)。索拉菲尼低、高剂量组荷瘤裸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动物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价肾癌细胞在宿主体内的生长状况,索拉菲尼对人肾癌裸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中肾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裸鼠 索拉菲尼 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 小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Paget病合并肺腺癌和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凛梅 杨美 +1 位作者 王涛 张建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4-1280,共7页
肛周Paget病(perianal Paget’s disease,PPD)是一种罕见皮肤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PPD合并肺腺癌和肛管癌的患者资料。患者为76岁女性,反复下腹部疼痛伴肛周瘙痒5年。体格检查示右侧肛周皮肤5 cm×6 cm大小菜花状新生物,局部皮肤... 肛周Paget病(perianal Paget’s disease,PPD)是一种罕见皮肤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PPD合并肺腺癌和肛管癌的患者资料。患者为76岁女性,反复下腹部疼痛伴肛周瘙痒5年。体格检查示右侧肛周皮肤5 cm×6 cm大小菜花状新生物,局部皮肤破溃并有少量液体渗出,累及左侧肛周。胸膝位,距肛缘2 cm直肠5~6点直肠黏膜下触及质硬包块。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考虑转移瘤。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FDG-PET/CT)提示双肺多发代谢增高结节,全身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左侧臀部小片皮肤早期FDG摄取增高,直肠肛管区FDG摄取增高。支气管镜下右上叶前段开口新生物活检,组织病理学提示肺腺癌。最终诊断为PPD合并肺腺癌、肛管癌、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PPD合并消化道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完善结肠镜检查、FDG-PET/CT、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能早期识别局部淋巴结和远处受累,鉴别诊断潜在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手段多样化,可术后联合或单一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及光动力学治疗等,且随着治疗的进展,需重新评估外科手术的范围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病 肛周PAGET病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