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清 熊威 +1 位作者 王清琪 干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0-503,共4页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N,N,N′,N′-四苯基-[2′,2″,3′,3″,5′,5″,6′,6″-八氟对四联苯]-4,4″′-二胺(OFTPA)。通过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 H NMR谱等手段对OFTP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主要的...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N,N,N′,N′-四苯基-[2′,2″,3′,3″,5′,5″,6′,6″-八氟对四联苯]-4,4″′-二胺(OFTPA)。通过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 H NMR谱等手段对OFTP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和1 H NMR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CV)对OFTPA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OFTPA薄膜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355nm,光学带隙(Eg)为3.09eV。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OFTPA薄膜在365nm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发光峰波长在448nm附近、半峰宽(FWHM)为68nm的蓝光发射,色纯度高,有望成为优良的蓝光发射材料。循环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OFTPA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为-5.41eV,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为-2.32eV,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胺 氟代作用 合成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取代三(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电子结构、电子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实现蓝色发光的途径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冬 任爱民 +4 位作者 封继康 杨丽 许海 施敏敏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56-2159,共4页
采用Gaussian 03程序包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研究了三(8羟-基喹啉)铝(A lq3)的3种氟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子光谱,讨论了氟原子在不同位置取代对A lq3的前线轨道、HOMO-LUMO能隙以及电子光谱的影响,发现氟取代使A lq3... 采用Gaussian 03程序包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研究了三(8羟-基喹啉)铝(A lq3)的3种氟代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子光谱,讨论了氟原子在不同位置取代对A lq3的前线轨道、HOMO-LUMO能隙以及电子光谱的影响,发现氟取代使A lq3的前线轨道能级降低,在6位碳上氟代的A lq3的HOMO-LUMO能隙变大,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蓝移,而在5和7位碳上氟代的A lq3能隙变小,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红移.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事实基本吻合,证明在A lq3分子的合适位置进行化学修饰可实现蓝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8-羟基喹啉)铝 氟代作用 基态构型 分子轨道分析 能级调控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清 熊威 +4 位作者 王清琪 刘新才 潘晶 干宁 侯琳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通过钯催化的Buchwald-Hartwig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氟代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二(2,4-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1),N,N'-二苯基-N,N'-二(3,4-二氟苯基)-[1,1'-联苯]-4,4... 通过钯催化的Buchwald-Hartwig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氟代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二(2,4-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1),N,N'-二苯基-N,N'-二(3,4-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2)和N,N'-二苯基-N,N'-二(3,5-二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TFTPB3),产率分别为42%,73%和76%。利用元素分析、熔点测试、FT-IR光谱和1H-NMR谱等手段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对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FTPB1,TFTPB2和TFTPB3薄膜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37,347和346 nm,其荧光发射峰波长分别为405,417和406 nm,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分别为–5.41,–5.47和–5.59 eV,有望成为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也有望通过设计合理的器件结构实现电致蓝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联苯二胺 氟代作用 合成 空穴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清 陈红征 汪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6-499,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双(3-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m-FTPB)和N,N'-二苯基-N,N'-双(4-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p-FTPB),通过熔点测试、元素分析、...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双(3-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m-FTPB)和N,N'-二苯基-N,N'-双(4-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p-FTPB),通过熔点测试、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1H-NMR谱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氟代位置对这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HOMO能级的影响,结果表明:F原子在四苯基联苯二胺分子苯基的邻、间、对位取代时,荧光发射峰依次发生红移;而F原子在间、对、邻位取代时,HOMO能级依次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联苯二胺 氟代作用 合成 空穴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苝酰亚胺掺杂聚噻吩薄膜的光伏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施敏敏 陈红征 汪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29,共5页
将两种新型有机n型材料N,N’—二(五氟代苯基)—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DFPP)和N,N’—二(1,1—二氢十五氟代辛基)—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DFOP),分别与有机p型材料———聚(3—己基噻吩)(P3HT)共混,制备有机太阳电池。结果发现,... 将两种新型有机n型材料N,N’—二(五氟代苯基)—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DFPP)和N,N’—二(1,1—二氢十五氟代辛基)—3,4,9,10—四羧基二酰亚胺(DFOP),分别与有机p型材料———聚(3—己基噻吩)(P3HT)共混,制备有机太阳电池。结果发现,当DFPP或DFOP的含量很少(1 wt%)时,氟代酰亚胺可以作为电子受体,通过与聚噻吩之间有效的光致电荷转移作用,提高有机太阳电池的光电流,但使光电压下降;当氟代酰亚胺与P3HT的比例为1:1(重量比)时,有机太阳电池的光电流和光电压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酰亚胺 氟代作用 聚噻吩 掺杂 有机太阳电池 光伏效应 光致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Alq3衍生物的热稳定性及聚集态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家军 施敏敏 +2 位作者 施跃文 汪茫 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考察了各种氟代三(8-羟基喹啉)铝(Alq3)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比较了真空蒸镀薄膜和固体粉末的形貌和结晶性,并研究了其聚集态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氟取代使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在薄膜状态下各种氟代Alq3衍生物呈无定型状态,而在粉末状... 本文考察了各种氟代三(8-羟基喹啉)铝(Alq3)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比较了真空蒸镀薄膜和固体粉末的形貌和结晶性,并研究了其聚集态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氟取代使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在薄膜状态下各种氟代Alq3衍生物呈无定型状态,而在粉末状态下则呈现多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Q3 氟代作用 热稳定性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