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大学微型反应堆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郭诚湛 胡志绮 +3 位作者 郑允弘 马永健 殷园 赵海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4期52-60,共9页
介绍深圳大学核技术所近年来对微型反应堆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包括 :采取特殊措施 ,延长微堆安全运行时间 ,从原来的 6~ 8h ,延长至 40h左右 ,成功研制了治疗肝癌的含稀土元素的放射性玻璃微球 ;建立了超热辐照管和计算机控制的循环跑... 介绍深圳大学核技术所近年来对微型反应堆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包括 :采取特殊措施 ,延长微堆安全运行时间 ,从原来的 6~ 8h ,延长至 40h左右 ,成功研制了治疗肝癌的含稀土元素的放射性玻璃微球 ;建立了超热辐照管和计算机控制的循环跑兔装置 ,扩展了微堆活化分析范围和领域 ;研制出一种新颖、简单、准确 ,且无需添置任何设备的测量堆芯绝对中子通量密度的方法———氙中毒法 .尽管深大微堆具有固有的安全性 ,但它目前处于运行后期 .因腐蚀、疲劳等原因 ,核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为此研制了安全监测计算机系统 ,一旦发生核燃料元件包壳破损时 ,系统能很快监测放射性泄漏 ,这对控制核污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这并不说明深大微堆已安全无事 .国外发生的一系列核泄漏事件昭示人们 ,在核安全管理中 ,人员因素至关重要 .不管放射性物质泄漏多与少 ,影响都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大学 微型反应堆 运行性能 超热辐照管 超热跑兔管 癌症 玻璃微球 安全监测系统 氙中毒法 中子通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