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同位素氘盈余法量化金华地区水汽再循环比例 |
马延伟
蒋凤
蒲焘
孔彦龙
史晓宜
|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干旱区地下水咸化机制的区域氘盈余解析 |
王雨山
郭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3
|
基于氘盈余分析季节性降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以鹰潭孙家农田小流域为例 |
沈业杰
高磊
彭新华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4
|
南京与西安地区降水同位素的氘盈余和水汽压分析 |
王兴
李王成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
5
|
|
|
5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降水稳定同位素对印度洋季风的响应 |
王钟毓
漆继红
许模
李潇
易磊
梁敬沿
谭谣
|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流域夏季主要水体H-O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邵玉祥
严步青
刘旭
蒋钦
陈文彬
龚康
易海洋
李博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进展及在地热流体运移演化中的应用 |
李文
张进平
孔祥军
袁利娟
林天懿
王立志
沈鹏飞
冯浩
高剑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赤水桫椤保护区截留雾水对地下水的贡献 |
詹泸成
何晓冬
赵娜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淮南煤田潘谢矿区深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葛涛
储婷婷
刘桂建
范翔
吴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
10
|
长江干流径流同位素同步监测 |
陆宝宏
孙婷婷
许宝华
马全涛
王维
汪集旸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
11
|
蒋家沟流域雨季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郭晓军
苏凤洹
洪勇
邹强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
12
|
黑河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分析 |
张应华
仵彦卿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9
|
|
|
13
|
长武塬区大气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王锐
刘文兆
宋献方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
14
|
太行山两侧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
贾国栋
余新晓
樊登星
郑江坤
李庆云
郭晓菲
赵阳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5
|
鹰潭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
沈业杰
彭新华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
16
|
西北干寒区冰雪融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质意义 |
仝晓霞
刘存富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
17
|
拉萨河流域水环境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林聪业
高柏
华恩祥
张海阳
杨芬
高杨
蒋文波
姜心月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8
|
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
何明霞
张兵
王义东
王中良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19
|
克鲁伦河流域下游水体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特征 |
韩知明
贾克力
史小红
孙标
杨芳
吴其慧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
20
|
太原地区大气降雨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
贾振兴
臧红飞
郑秀清
张佩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15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