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天龙泉米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凯筠 张龙 +8 位作者 梁振荣 韦玉婵 李江 叶静萱 余晓乾 韦海丹 甘秋莉 陈双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 采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技术解析了天龙泉米香型白酒挥发性组分特征。采用该技术并结合多种检索比对方式在天龙泉米香型白酒中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505种,其中339种为天龙泉米香型白酒的潜在香气活性组分,包括86种酯类、50种芳香族、42种醇类、40种醛类、32种含氧杂环化合物、30种酮类、25种萜烯类、19种有机酸类、11种含硫化合物和4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表明了米香型白酒中香气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角度上,不同贮存期的米香型白酒样品呈现明显差异,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一定规律。其中,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是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可能是受到了企业生产工艺的调整和陈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共同影响。该研究更深入地认识了米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丰富了米香型白酒风味化学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香型白酒 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顶空微萃取 萃取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李闽 孙良田 李士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集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研究 ,也可以用于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平衡 态模拟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黏土孔隙气-液-固三相作用下甲烷吸附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靖 李相方 +4 位作者 李莹莹 石军太 白艳改 徐敏 赵天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80-1587,共8页
实际储层条件下含水页岩的甲烷吸附量低于实验室测定的干燥页岩吸附量,致使页岩气资源量被高估。在考虑页岩黏土孔隙含水的基础上,基于气-固界面Langmuir吸附理论、气-液界面Gibbs吸附理论及土壤吸附学,针对狭缝孔及圆管孔两类黏土孔隙... 实际储层条件下含水页岩的甲烷吸附量低于实验室测定的干燥页岩吸附量,致使页岩气资源量被高估。在考虑页岩黏土孔隙含水的基础上,基于气-固界面Langmuir吸附理论、气-液界面Gibbs吸附理论及土壤吸附学,针对狭缝孔及圆管孔两类黏土孔隙,建立了气-液-固三相作用下甲烷吸附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孔隙含水饱和度0~100%的吸附曲线,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分子模拟结果吻合。并进一步揭示了甲烷在黏土水膜表面的气-液界面吸附特征:在低压下,吸附量与压力呈线性变化;在高压下,吸附量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黏土矿物 --三相 甲烷 吸附模型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气-液-固三相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姗 王发展 +3 位作者 王博 王欣 吴振 王哲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研究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叶轮转速对浮选动力学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 -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方程,对有效容积为20 m3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粒度、3种转速... 为了研究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叶轮转速对浮选动力学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 -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方程,对有效容积为20 m3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粒度、3种转速所组成的9组模型的三相流体在浮选槽内的速度以及湍流强度的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浮选机叶轮转速在147~196 r/min区间时,液面的湍流强度保持稳定,且该范围内浮选机性能较优。试验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 浮选机 --三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局部相含率分布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长青 刘明言 +2 位作者 王一平 秦秀云 胡宗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89-2095,共7页
应用自行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以玻璃珠(dp=0·48mm,ρs=2460kg·m-3)和苯乙烯颗粒(dp=1·45mm,ρs=1264kg·m-3)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及0·05%、0·20%(质量)S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为液相,对三相循... 应用自行开发的微电导探针测试技术,以玻璃珠(dp=0·48mm,ρs=2460kg·m-3)和苯乙烯颗粒(dp=1·45mm,ρs=1264kg·m-3)为固相,空气为气相,水及0·05%、0·20%(质量)S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为液相,对三相循环流化床(TCFB)的各相局部含率进行了同时测定.考察了不同表观液体速度、辅助液体速度、液体黏度及颗粒密度对局部相含率轴径向分布的影响.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获得了1286套局部相含率实验数据.给出了局部固含率和局部气含率与操作条件、流体物性及床层轴径向位置的关联式,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微电导探针 局部含率 轴径向分布 局部含率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磨粒流光整加工及其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计时鸣 黄希欢 +1 位作者 谭大鹏 谭云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5-864,共10页
考虑用流体抛光法加工大尺度工件存在效率低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气-液-固三相磨粒流抛光方法。该方法在约束流场中引入微纳米气泡,利用气泡在溃灭时释放的能量加速驱动磨粒运动,从而有效提升抛光效率。实验显示:在加工过程中,离心泵... 考虑用流体抛光法加工大尺度工件存在效率低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气-液-固三相磨粒流抛光方法。该方法在约束流场中引入微纳米气泡,利用气泡在溃灭时释放的能量加速驱动磨粒运动,从而有效提升抛光效率。实验显示:在加工过程中,离心泵的发热会导致流体黏度下降,进而影响工件近壁面的湍动能和动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而加工工件近壁面的湍动能和动压力会对表面纹理的均匀性和材料的去除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文中基于对磨粒流抛光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入口流速来补偿温升带来的湍动能和动压力变化的方法,实验求得了抛光流体温度从20℃到60℃之间的9个均等点对应的最优入口流速值。实验表明,相对未加入气泡时,该抛光方法的加工效率得到提高,而调速补偿明显提升了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抛光 --三相磨粒流抛光 微纳米 湍动能 动压力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液相返混的研究(稳态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宗定 张瑛 黄璐 《化工学报》 EI CAS 1983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稳态法研究了气速、液速、固体粒子直径及密度和床径对三相流化床液相返混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获得了如下的计算Pe_l的关联式:Pe_l=24.32(U_l/U_t)^(1.2)U_g^(-0.34)D_t^(-0.5)
关键词 三相流化床 返混 -- 稳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器用于产物为气-液-固三相的催化剂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伟莉 侯晋 +3 位作者 王慈林 张帮亮 陈建峰 张鹏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7-811,共5页
通过讨论CuO/ZnO/Al2O3催化剂的合成机理研究了超重力旋转床制备产物为气-液-固三相的材料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超重力旋转床改造意见的指导下建造了年产50t的CuO/ZnO/Al2O3催化剂的大型超重力机并用于催化剂的... 通过讨论CuO/ZnO/Al2O3催化剂的合成机理研究了超重力旋转床制备产物为气-液-固三相的材料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超重力旋转床改造意见的指导下建造了年产50t的CuO/ZnO/Al2O3催化剂的大型超重力机并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各项理化性能优于现有的醛加氢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器 CuO/ZnO/Al2O3催化剂 --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流动特性研究
9
作者 朱家骅 夏素兰 +2 位作者 曹丽淑 胡新辉 石炎福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4-77,88,共5页
模型实验研究证明带中心导向管的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操作稳定,床内液固相具有连续稳定的轴向内循环运动,并可由操作参数求得循环流速为该技术运用于湿法冶金等液固相反应具有能耗低、效率高。
关键词 --三相 流体动力学 喷射床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通气的沸腾汽-液-固三相搅拌槽中的汽液分散和固体悬浮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丁 包雨云 高正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3-759,共7页
在直径为0.476m的椭圆底搅拌槽中,采用直径为0.238m的单层六叶深凹叶盘式涡轮桨(HEDT),在液位为0.5m的全挡板条件下研究了沸腾状态下,蒸汽、去离子水和玻璃珠组成的汽-液-固体系中搅拌功率、气含率及固体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特性,并与常温... 在直径为0.476m的椭圆底搅拌槽中,采用直径为0.238m的单层六叶深凹叶盘式涡轮桨(HEDT),在液位为0.5m的全挡板条件下研究了沸腾状态下,蒸汽、去离子水和玻璃珠组成的汽-液-固体系中搅拌功率、气含率及固体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特性,并与常温通空气三相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沸腾条件下的流体动力学性能与常温通气体系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在沸腾条件下,搅拌功率消耗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有所下降,但HEDT桨具有较高的载气能力,即使在高叶端线速度下,相对功率消耗(RPD)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沸腾体系的气含率随单位质量流体输入功率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即存在气含率的极大值,蒸汽成核位置和固体颗粒悬浮特性随搅拌功率增加而改变是造成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沸腾体系中的气含率远远低于常温通空气体系。临界悬浮搅拌转速(NJSG)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略有增加;沸腾体系中蒸汽量的变化对NJSG影响远小于常温通气体系。研究结果对于工业沸腾态三相搅拌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态搅拌槽 --三相体系 含率 临界悬浮 对功率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 被引量:35
11
作者 梅海燕 孔祥言 +2 位作者 张茂林 李士伦 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5-78,共4页
油气体系含有一定的石蜡、胶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物质 ,当油气体系的热力学条件发生改变时 ,它们将从气、液中析出而沉积 ,给油气田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理论研究和相态计算能够确定油气流体发生固体沉积的热力学条件 ... 油气体系含有一定的石蜡、胶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物质 ,当油气体系的热力学条件发生改变时 ,它们将从气、液中析出而沉积 ,给油气田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理论研究和相态计算能够确定油气流体发生固体沉积的热力学条件 ,并确定出不同热力学条件下的固体沉积数量 ,从而为防止和控制固体沉积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技术 ,以利于指导油气田开发开采工艺设计。文章根据正规溶液理论和状态方程以及流体热力学相平衡原理建立了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结合物料守衡方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实例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平衡 计算 体系 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东瑞 张丽末 +5 位作者 张锋国 孙金沅 孙啸涛 黄明泉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9-106,共8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配制模拟酒样对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36个芝麻香型白酒酒样中的微量成分提取分析,...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配制模拟酒样对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36个芝麻香型白酒酒样中的微量成分提取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共检出178种挥发性成分,液液萃取法共检出239种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共检出14种含硫化合物,均采用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首次在中国白酒中检测出硫代丁酸甲酯、糠基甲基硫醚、硫代呋喃甲酸甲酯、4-甲基二苯并噻吩、3-甲硫基丁醛、甲基硫代磺酸甲酯6种含硫化合物;此外,首次在芝麻香型白酒中检出苯并噻唑和苯并噻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萃取法 萃取法 色谱-质谱 芝麻香型白酒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32
13
作者 周蓉 曹赵云 +2 位作者 赵肖华 林晓燕 牟仁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以乙腈为萃取液,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为吸附剂。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以乙腈为萃取液,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为吸附剂。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分散剂体积等)进行优化,同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添加掩蔽试剂L-古洛糖酸γ-内酯(AP)对基质效应补偿作用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9种有机磷在辣椒和大葱中3个添加水平(0.05,0.1,0.5 mg/kg)的回收率为76.9%~126.8%,相对标准偏差为0.6%~7.3%,检出限(S/N=3)为0.10~0.50μg/kg。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富集倍数高,可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取 分散萃取 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有机磷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C_(18)固相膜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地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玉梅 王玉璠 +3 位作者 刘菲 孙静 吕国 高文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0-147,共8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C18固相膜萃取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回收率实验和精密度实验对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在加标回收实验中,液液萃取法的加标回收率普遍低于65%,不符合USEPA标准(70%...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C18固相膜萃取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回收率实验和精密度实验对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在加标回收实验中,液液萃取法的加标回收率普遍低于65%,不符合USEPA标准(70%~130%),而C18固相膜萃取法的加标回收率都在70%~120%之间,符合UsEPA标准;在精密度实验中,液液萃取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0%以内,而C18固相膜萃取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超过20%,两者均符合USEPA标准(〈30%),但是C18固相膜萃取法的实验效果更好。从实验中得出,C18固相膜萃取法是地下水样较好的前处理方法。利用所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某生活区的地下水样,在该水样中检出了63种有机化合物,包括1种酯类、1种醇类、2种酸类、2种酚类、2种氯代烃、25种苯系物、4种烯烃、14种烷烃和12种多环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C18膜萃取 前处理 色谱-质谱(GC/MS)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雪 刘文文 王星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9-543,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样品经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SLE)净化,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1∶1)洗脱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样品经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SLE)净化,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1∶1)洗脱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结果表明,2,4-二甲基苯胺、4-氯邻甲苯胺和双甲脒在1.0~1 000 ng/m L范围内,其余目标物在2.0~1 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下限为1.0~2.0 ng/m L,加标回收率为88.6%~113%。该方法简便、快捷、样品用量小,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液中6种目标物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串联质谱法 支撑萃取 杀虫脒 双甲脒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甲拌磷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柳仁民 赵如松 崔庆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利用100μm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建立了非平衡固相微萃取_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甲拌磷的新方法。在萃取效果确证的基础上,对溶液体积、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和溶液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005~50μ... 利用100μm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建立了非平衡固相微萃取_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甲拌磷的新方法。在萃取效果确证的基础上,对溶液体积、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和溶液离子强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005~50μg/L,相关系数为0 997,检测限(信噪比3∶1)为0 002μg/L,对于0 1μg/L的甲拌磷相对标准偏差(n=6)为7 16%。所建立的方法直接用于田间表面水和河水样品中甲拌磷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微萃取 色谱-质谱 杀虫剂 甲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闽 郭平 +3 位作者 张茂林 刘武 李士伦 董莉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5期31-36,共6页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固相物质 ,因此 ,要准确地描述油气体系相平衡 ,必须对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在对高分子有机烃类沥青沉降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的交互作用系数 ,可以描述沥青与原油中轻烃不相容性的程...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固相物质 ,因此 ,要准确地描述油气体系相平衡 ,必须对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进行研究。在对高分子有机烃类沥青沉降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的交互作用系数 ,可以描述沥青与原油中轻烃不相容性的程度。根据对油气烃类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性认识与提出的沥青组分特征化方法 ,导出了与之相应的有其自身特殊性的气液沥青三相相平衡物料平衡方程组。用考虑沥青沉降三相闪蒸数值算法 ,对沥青沉降进行有效的量化模拟计算。此外 ,结合实例分析 ,给出了沥青质参考逸度的计算、饱和压力和沉降量的拟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平衡 热力学模型 计算方法 体系 状态方程 沥青沉降 闪蒸计算 逸度 饱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兴桃 王小逸 赵靖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分析方法。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进行固相萃取净化,用乙腈、乙酸乙酯和乙醚-正己烷(1∶19,v/v)分别洗脱,合并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分析方法。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进行固相萃取净化,用乙腈、乙酸乙酯和乙醚-正己烷(1∶19,v/v)分别洗脱,合并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对邻苯二甲酸单酯进行硅烷化处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线性范围为5-1 000μg/L,检出限为0.3-1.1μg/L,回收率为77.9%-97.7%,相对标准偏差为3.7%-10.9%。应用该方法对50份尿液进行检测,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类物质,平均质量浓度为6.0-142.7μg/L。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质谱 萃取 化学衍生 邻苯二甲酸单酯 邻苯二甲酸双酯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超 秦亚琼 +1 位作者 李河霖 蔡君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98-100,178,共4页
[目的]建立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法]电子烟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匀,充分分散在硅藻土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柱中,用环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电子... [目的]建立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法]电子烟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匀,充分分散在硅藻土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柱中,用环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电子烟烟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结果]试验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0.02~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1%~101%,日内精密度(RSD)在2.74%~6.54%,日间精密度(RSD)在3.04%~7.56%,检出限(LOD)为0.012~0.133 ng/g。[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显著缩短,有机溶剂消耗较少,更符合绿色分析的要求,并可降低分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萃取 色谱-质谱联用 多环芳烃 电子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钾-硫酸-水体系液固相平衡及其应用
20
作者 任保增 李伟然 +3 位作者 雒廷亮 刘国际 曾之平 赵天源 《无机盐工业》 CAS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在研究 30℃下K2 SO4 -H2 SO4 -H2 O体系相图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了常温下在液相中用水分解硫酸氢钾制取硫酸钾的相平衡原理 ,并初步拟定了原则流程。研究表明 ,该流程主要由常温下固体的溶解与液固分离这些技术上非常成熟的单元操作组成 。
关键词 硫酸钾-硫酸-水体系 平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