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固-气和固-液界面
1
作者 刘崇静 夏雨健 +7 位作者 张鹏军 魏世强 曹登丰 圣蓓蓓 褚勇衡 陈双明 宋礼 刘啸嵩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共18页
材料表面是能量储存和转化反应发生的直接场所,因此,真实反应条件下材料的表面化学和结构在理解反应机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是一种表面敏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材料表面复杂成分和电子结构的主要工具之一。传统的X射线光... 材料表面是能量储存和转化反应发生的直接场所,因此,真实反应条件下材料的表面化学和结构在理解反应机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是一种表面敏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材料表面复杂成分和电子结构的主要工具之一。传统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受限于真空条件,这限制了对原位条件下固-气和固-液界面的研究。但随着真空差分技术和静电透镜系统的引入,X射线光电子能谱不再局限于超高真空条件。结合同步辐射光源的优势,近常压X射线光电子能谱(NAP-XPS)展现出更先进的特点。在近年来,NAP-XPS迅速成为研究各种固-气和固-液界面的重要工具。通过NAP-XPS和一些先进的光谱学和显微镜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原子尺度的界面信息,这使得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界面的性质。本文对近年来代表性的NAP-XPS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以阐明其在固-气和固-液界面研究领域中引发的新认识。最后,文章还讨论了关于NAP-XPS技术的挑战和前景,希望可以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常压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同步辐射 能源材料 -界面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气-液耦合的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数值分析
2
作者 赵丽刚 盛瑞琨 +1 位作者 胡建辉 杨德庆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50,共9页
气垫船水下声辐射是复杂的船体结构-气垫-周围水体三类介质声振耦合过程,其声传递特性是气垫船声学分析中的难点。本文以某全垫升气垫船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固耦合有限元法与解析法,探究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通过建立固-气-液声... 气垫船水下声辐射是复杂的船体结构-气垫-周围水体三类介质声振耦合过程,其声传递特性是气垫船声学分析中的难点。本文以某全垫升气垫船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固耦合有限元法与解析法,探究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通过建立固-气-液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械激励与垫升风机声激励,并以试验固有频率修正数值模型;通过声透射解析公式计算空气螺旋桨、燃气轮机等设备声激励辐射的水下噪声。采用距离左、右舷1 m处线上各点的总声压级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气垫船水下辐射噪声为宽带噪声;有限元法计算的水下辐射噪声在低频时集中分布于气垫-周围水体耦合面附近,随着频率的升高,水下噪声增大并逐渐呈不规则干涉状分布;空气螺旋桨等声激励直接辐射水下噪声主要为近场低频噪声,在设备声激励辐射范围内声压平均占比约为40%。本文揭示的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对气垫船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垫升垫船 水下辐射噪声 --耦合 噪声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纳米线气-液-固生长机制研究
3
作者 曹霞 赵凯 +1 位作者 朱彦华 贺梦冬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
纳米线(NWs)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已成为新时代信息与能源等技术的重要基础,对其生长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们通常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如化学沉积、物理沉积、元素合成法等)来描述其生长机理.该文基于蒙... 纳米线(NWs)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已成为新时代信息与能源等技术的重要基础,对其生长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们通常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如化学沉积、物理沉积、元素合成法等)来描述其生长机理.该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从概率统计的角度研究NWs气-液-固(VLS)生长机制.研究发现,催化剂液滴在基底上分布的均匀性越好,NWs的生长角度越接近垂直状态.NWs长度对催化剂薄膜厚度十分敏感,随着催化剂薄膜厚度的增加,NWs的长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的薄膜厚度,均存在两个概率密度较高的NWs长度.研究工作为理解NWs微观生长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望为相关NWs生长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机制 纳米线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O2Se纳米带的气-液-固生长与高性能晶体管的构筑 被引量:2
4
作者 谭聪伟 于梦诗 +9 位作者 许适溥 吴金雄 陈树林 赵艳 刘聪 张亦弛 涂腾 李天然 高鹏 彭海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6-262,共7页
作为一种具有高迁移率、高空气稳定性和带隙可调的二维材料,纳米硒氧化铋(Bi2O2Se)半导体有望成为未来电子学集成器件和光电子集成器件沟道材料的候选半导体。高质量的Bi2O2Se纳米带有望用于高性能晶体管的构筑;然而,其一维结构的合成... 作为一种具有高迁移率、高空气稳定性和带隙可调的二维材料,纳米硒氧化铋(Bi2O2Se)半导体有望成为未来电子学集成器件和光电子集成器件沟道材料的候选半导体。高质量的Bi2O2Se纳米带有望用于高性能晶体管的构筑;然而,其一维结构的合成方法尚未开发。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在云母衬底上通过Bi催化汽-液-固生长机制合成了一维Bi2O2Se纳米带。合成的Bi2O2Se单晶纳米带的宽度为100 nm到20μm,长度可达亚毫米。再者,Bi2O2Se纳米带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洁净转移方法被转移到Si O2/Si衬底上,并进一步制备成高性能场效应器件。Bi2O2Se纳米带场效应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质:室温电子迁移率高达~220 cm2·V-1·s-1,开关比高达>106,10μm沟道长度下电流密度高达~42μA·μm-1。由此说明,Bi2O2Se纳米带有望成为候选材料用于未来高性能晶体管的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2Se --生长 纳米带 化学相沉积 高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东瑞 张丽末 +5 位作者 张锋国 孙金沅 孙啸涛 黄明泉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9-106,共8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配制模拟酒样对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36个芝麻香型白酒酒样中的微量成分提取分析,...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配制模拟酒样对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36个芝麻香型白酒酒样中的微量成分提取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共检出178种挥发性成分,液液萃取法共检出239种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共检出14种含硫化合物,均采用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首次在中国白酒中检测出硫代丁酸甲酯、糠基甲基硫醚、硫代呋喃甲酸甲酯、4-甲基二苯并噻吩、3-甲硫基丁醛、甲基硫代磺酸甲酯6种含硫化合物;此外,首次在芝麻香型白酒中检出苯并噻唑和苯并噻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微萃取法 萃取法 相色谱-质谱 芝麻香型白酒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32
6
作者 周蓉 曹赵云 +2 位作者 赵肖华 林晓燕 牟仁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以乙腈为萃取液,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为吸附剂。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散固相萃取方法以乙腈为萃取液,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为吸附剂。对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萃取溶剂种类及体积、分散剂体积等)进行优化,同时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添加掩蔽试剂L-古洛糖酸γ-内酯(AP)对基质效应补偿作用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9种有机磷在辣椒和大葱中3个添加水平(0.05,0.1,0.5 mg/kg)的回收率为76.9%~126.8%,相对标准偏差为0.6%~7.3%,检出限(S/N=3)为0.10~0.50μg/kg。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富集倍数高,可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取 分散相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有机磷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黏土孔隙气-液-固三相作用下甲烷吸附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靖 李相方 +4 位作者 李莹莹 石军太 白艳改 徐敏 赵天逸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80-1587,共8页
实际储层条件下含水页岩的甲烷吸附量低于实验室测定的干燥页岩吸附量,致使页岩气资源量被高估。在考虑页岩黏土孔隙含水的基础上,基于气-固界面Langmuir吸附理论、气-液界面Gibbs吸附理论及土壤吸附学,针对狭缝孔及圆管孔两类黏土孔隙... 实际储层条件下含水页岩的甲烷吸附量低于实验室测定的干燥页岩吸附量,致使页岩气资源量被高估。在考虑页岩黏土孔隙含水的基础上,基于气-固界面Langmuir吸附理论、气-液界面Gibbs吸附理论及土壤吸附学,针对狭缝孔及圆管孔两类黏土孔隙,建立了气-液-固三相作用下甲烷吸附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孔隙含水饱和度0~100%的吸附曲线,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分子模拟结果吻合。并进一步揭示了甲烷在黏土水膜表面的气-液界面吸附特征:在低压下,吸附量与压力呈线性变化;在高压下,吸附量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黏土矿物 --三相 甲烷 吸附模型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2 位作者 李闽 孙良田 李士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集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研究 ,也可以用于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相平衡 相态模拟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金种子馥合香白酒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云霞 李娜 +2 位作者 程伟 薛锡佳 陈雪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057-9062,共6页
目的明确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金种子馥合香白酒香气成分的提取效果,确定较适宜的萃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作为酒样的前处理方... 目的明确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金种子馥合香白酒香气成分的提取效果,确定较适宜的萃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作为酒样的前处理方法提取金种子馥合香白酒中的香气成分,再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与相对定量分析。结果2种不同前处理方法检出的共有组分有28种,特有组分分别有35种和18种。LLE对酯类、醇类、酸类以及其他非挥发性物质具有很好的萃取效果,但是对于易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较差;HS-SPME对痕量、易挥发性的物质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但对难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较差。LLE能富集到较多种类的香气成分,HS-SPME能富集到更高含量的香气成分。结论酒样的2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各有特点,可为白酒香气成分的分析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馥合香白酒 挥发性成分 萃取 顶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斜煤层综放开采中固-液-气耦合作用模拟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建涛 来兴平 +2 位作者 张坤 崔峰 魏引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38,共5页
为了揭示急斜煤层综放开采围岩运动规律、注水弱化效果和气体迁移规律,保障急斜煤层综放安全开采。采用固-液-气三相介质物理相似模拟装置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测试系统,分析急斜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耦合作... 为了揭示急斜煤层综放开采围岩运动规律、注水弱化效果和气体迁移规律,保障急斜煤层综放安全开采。采用固-液-气三相介质物理相似模拟装置及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测试系统,分析急斜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耦合作用与AE之间的内在规律,揭示了急斜煤层综放开采中,煤-水-瓦斯三相介质运动规律和煤岩失稳3种判别模式,为现场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斜煤层 --模拟试验 耦合作用 声发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雪 刘文文 王星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9-543,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样品经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SLE)净化,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1∶1)洗脱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中双甲脒、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样品经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SLE)净化,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1∶1)洗脱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结果表明,2,4-二甲基苯胺、4-氯邻甲苯胺和双甲脒在1.0~1 000 ng/m L范围内,其余目标物在2.0~1 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下限为1.0~2.0 ng/m L,加标回收率为88.6%~113%。该方法简便、快捷、样品用量小,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液中6种目标物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相支撑萃取 杀虫脒 双甲脒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细叶韭花水提液易挥发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海英 丁鹏霞 +1 位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69-176,共8页
采用5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对细叶韭花水提液中易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细叶韭花水提液中的易挥... 采用5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对细叶韭花水提液中易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细叶韭花水提液中的易挥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细叶韭花水提液的易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97种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7种,酯类化合物15种,酸类化合物8种,碳氢化合物31种,醇类化合物12种,酮类化合物7种,醛类化合物10种,酚类化合物3种,醚类和其它类化合物各2种。相对含量较高化合物主要是含硫化合物、酯类、酚类、酸类物质,且5种萃取头得到的10种共有成分中对细叶韭花水提液风味成分贡献最大的是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和大马士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 顶空相微萃取 细叶韭花 提取 易挥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牛栏山二锅头酒中的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勇 范文来 +1 位作者 徐岩 魏金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03,共5页
采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EM)、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牛栏山二锅头的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保留指数法对定性结果进行了验证。共获得了101种香味化合物的确切定性结果,... 采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EM)、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牛栏山二锅头的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保留指数法对定性结果进行了验证。共获得了101种香味化合物的确切定性结果,其中包括35种酯类、13种酸类、15种醇类、5种醛类、1种酮类、15种芳香族及酚类、5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3种缩醛类、1种硫化物、6种其他类化合物。此次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牛栏山二锅头风味物质奠定了基础,也拓展了SPME技术在白酒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LLE) 浸入式相微萃取(DI—SPME) 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二锅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超 秦亚琼 +1 位作者 李河霖 蔡君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98-100,178,共4页
[目的]建立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法]电子烟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匀,充分分散在硅藻土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柱中,用环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电子... [目的]建立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电子烟液中的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法]电子烟烟液样品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均匀,充分分散在硅藻土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柱中,用环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现电子烟烟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结果]试验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0.02~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1%~101%,日内精密度(RSD)在2.74%~6.54%,日间精密度(RSD)在3.04%~7.56%,检出限(LOD)为0.012~0.133 ng/g。[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显著缩短,有机溶剂消耗较少,更符合绿色分析的要求,并可降低分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环芳烃 电子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液-固模式的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研究概述
15
作者 刘妍 彭艳 +2 位作者 郭经纬 徐朝鹏 喇东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30-3938,共9页
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能、丰富的科学内涵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机电、光电子、光伏电、传感等方面,并在未来纳米结构器件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探索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新的结构... 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能、丰富的科学内涵而被广泛应用于微机电、光电子、光伏电、传感等方面,并在未来纳米结构器件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探索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新的结构调控手段,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的可控生长方法和技术,从而获得可应用于器件和功能实现的高质量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是目前各研究组的主要目标。基于气-液-固模式的纳米线生长方法具有对纳米线形貌及晶体质量可控的优点,成为当前制备高质量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的主要生长技术。催化辅助生长是一种有金属催化剂参与的纳米线生长方式,它可以有效降低反应物裂解能量、提高材料成核质量、控制材料生长方向、提高反应效率、稳定材料晶体结构。自催化生长是指在纳米线生长过程中不添加其他物质作为催化剂,而由反应物自身起催化作用的生长。由于自催化生长在反应过程中未引入其他物质,所以生成物纯度较高。Ⅲ-Ⅴ族异质结构半导体纳米线常具有两种半导体各自不能达到的优良光电特性,其又可划分为纵向异质结构和横向异质结构。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除了可以在与其自身材料相同的基底表面上生长之外,还可在与其材料不同的基底表面上生长,即在异质基底表面生长。异质基底生长在材料兼容、光电集成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气-液-固模式的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的生长进行了综述,并对近些年基于催化辅助和自催化的纵向异质结构、横向异质结构以及异质基底的成长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为推动Ⅲ-Ⅴ族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制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半导体 -Ⅴ族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兴桃 王小逸 赵靖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分析方法。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进行固相萃取净化,用乙腈、乙酸乙酯和乙醚-正己烷(1∶19,v/v)分别洗脱,合并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分析方法。尿液经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进行固相萃取净化,用乙腈、乙酸乙酯和乙醚-正己烷(1∶19,v/v)分别洗脱,合并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对邻苯二甲酸单酯进行硅烷化处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线性范围为5-1 000μg/L,检出限为0.3-1.1μg/L,回收率为77.9%-97.7%,相对标准偏差为3.7%-10.9%。应用该方法对50份尿液进行检测,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7种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类物质,平均质量浓度为6.0-142.7μg/L。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相萃取 化学衍生 邻苯二甲酸单酯 邻苯二甲酸双酯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测试浮选柱液-固-气三相流中颗粒的流速分布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友益 张强 +1 位作者 阎德中 李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PDA流速测试技术,对LHJ浮选柱下导管内液-固-气三相流中固体颗粒的流速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浮选柱内液-固-气三相流中固体颗粒沿径向和轴向的湍流速度分布,证实了LHJ浮选柱内形成泡沫流时,下导管内固体颗粒运动处于... 采用PDA流速测试技术,对LHJ浮选柱下导管内液-固-气三相流中固体颗粒的流速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浮选柱内液-固-气三相流中固体颗粒沿径向和轴向的湍流速度分布,证实了LHJ浮选柱内形成泡沫流时,下导管内固体颗粒运动处于强烈的脉动状态,从而为揭示其矿化作用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及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 浮选柱 颗粒 流速 浮游选矿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bbs吸附公式在固-气和固-液界面吸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振国 《大学化学》 CAS 2001年第2期56-60,共5页
Gibbs吸附公式本适用于各种界面的吸附研究 ,但由于有固体参与形成的界面界面能测定困难 ,至今Gibbs公式多只用于气 液界面的研究。本文讨论了Gibbs吸附公式在固 气和固 液界面吸附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是介绍将Gibbs公式与二维气体状... Gibbs吸附公式本适用于各种界面的吸附研究 ,但由于有固体参与形成的界面界面能测定困难 ,至今Gibbs公式多只用于气 液界面的研究。本文讨论了Gibbs吸附公式在固 气和固 液界面吸附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是介绍将Gibbs公式与二维气体状态方程结合导出吸附等温式 ,因吸附而引起的固 气和固 液界面能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bbs吸附公式 -界面 -界面 吸附 吸附等温式 吸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气-液-固并流上行系统的确定性混沌行为
19
作者 李晓祥 顾郦莉 +1 位作者 石炎福 余华瑞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51-158,共8页
柱塞气- 液- 固并流上行系统表现出占据全部管截面的气栓段和气液固混合段间隔出现的流动结构。本文通过标准统计方法( 功率谱) 和非线性混沌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证明了气栓和气- 液- 固混合段运动都是混沌运动。气栓运动... 柱塞气- 液- 固并流上行系统表现出占据全部管截面的气栓段和气液固混合段间隔出现的流动结构。本文通过标准统计方法( 功率谱) 和非线性混沌分析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证明了气栓和气- 液- 固混合段运动都是混沌运动。气栓运动的混沌动力学参数( 相关维和Kolmogorov 熵) 明显比气- 液- 固混合段运动的小,从理论上表明描述气栓运动的动力学比气- 液- 固混合段运动的动力学简单,可预测度明显要大。文中还讨论了较精确确定重建伪相空间滞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并流上行 --流动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流动特性研究
20
作者 朱家骅 夏素兰 +2 位作者 曹丽淑 胡新辉 石炎福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4-77,88,共5页
模型实验研究证明带中心导向管的气-液-固三相喷射床操作稳定,床内液固相具有连续稳定的轴向内循环运动,并可由操作参数求得循环流速为该技术运用于湿法冶金等液固相反应具有能耗低、效率高。
关键词 --三相流 流体动力学 喷射床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