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GIS/GIL内微纳粉尘弥散浓度分布特性及对气隙击穿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媛 杨睿成 +3 位作者 苏宝亮 李玄 薛乃凡 李庆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1613,共13页
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S/GIL)的制造、运输、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积聚微米级及更小尺寸的金属粉尘,这种微小尺度的粉尘难以检测且其弥散运动特性呈现随机特征,是诱发气隙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S/GIL)的制造、运输、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积聚微米级及更小尺寸的金属粉尘,这种微小尺度的粉尘难以检测且其弥散运动特性呈现随机特征,是诱发气隙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在分析粉尘光散射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微纳粉尘弥散浓度的光探测系统,获得了不同粒径粉尘弥散浓度与仪器输出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与特征函数。实验研究表明,粉尘的弥散浓度随电压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存在极值效应;当光探测区内粉尘浓度达到峰值浓度的80%左右时,发生气隙击穿的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粉尘弥散运动的关键因素,获得了粉尘粒径、初始质量、材质等初始条件与粉尘弥散运动特性的关联规律,粒径越小、初始质量越大,粉尘弥散运动越剧烈、击穿电压越低,击穿电压较无粉尘时下降可达36.7%,且不同材质、不同初始位置的粉尘表现出不同的弥散运动特性。该文可为实现GIS/GIL内微纳粉尘弥散浓度的有效探测与危险程度评估提供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GIL 微纳粉尘 光散射法 弥散浓度 气隙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隙的铝丝电爆炸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蔡金 吴坚 +2 位作者 邱少君 石桓通 李兴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2-2308,共7页
在金属丝电爆炸法批量制备纳米颗粒的工业生产中,金属丝在连续送丝工作模式时与高压电极间存在气隙,为此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气隙对铝丝电爆炸特性的影响。在常压空气介质条件下,由送丝装置往高压电极板输送直径0.4mm的铝丝进行电... 在金属丝电爆炸法批量制备纳米颗粒的工业生产中,金属丝在连续送丝工作模式时与高压电极间存在气隙,为此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气隙对铝丝电爆炸特性的影响。在常压空气介质条件下,由送丝装置往高压电极板输送直径0.4mm的铝丝进行电爆炸实验,采用高速相机对整个送丝过程进行光学诊断,获取了不同电压下的气隙击穿长度,并建立比作用量模型和Rompe-Weizel的火花电阻模型对考虑气隙的电爆炸波形进行了电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气隙击穿长度与充电电压之间呈现正比关系,其比例约为20 kV/cm,空气间隙对电爆炸的影响较小,增加充电电压可有效提高能量沉积速率加快相变过程。连续送丝时,气隙击穿长度会随着爆炸次数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丝电爆炸 连续送丝 气隙击穿 比作用量模型 电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GIL中金属微粒污染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5
3
作者 李庆民 王健 +3 位作者 李伯涛 刘思华 陈超 李成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9-860,共12页
以SF_6或SF_6/N_2混合气体为绝缘介质的GIS/GIL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及离岸大规模风电输送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而GIS/GIL中存在的金属微粒污染问题是提高设备绝缘强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首先... 以SF_6或SF_6/N_2混合气体为绝缘介质的GIS/GIL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及离岸大规模风电输送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而GIS/GIL中存在的金属微粒污染问题是提高设备绝缘强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首先介绍了GIS/GIL中金属微粒的带电及受力机理研究;然后分析归纳了交流、直流、冲击等不同电压类型与微粒的运动特性和设备绝缘劣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GIS/GIL中由金属微粒污染引起的典型绝缘故障,即运动微粒引起的气隙击穿和附着绝缘子表面的微粒引起的沿面闪络;此外总结概述了目前主要的微粒抑制措施及其作用机理;最后指出现有GIS/GIL中微粒污染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GIL 金属微粒 气隙击穿 沿面闪络 微粒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大容量蓄电池组短路尖端放电故障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正喜 蔡久青 +1 位作者 郑中祥 陈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蓄电池作为舰船重要的后备电源和应急供电电源,其运行安全性直接关乎舰船战斗力和舰船安全。本文从偶发的一起由蓄电池模块电压检测线短路导致蓄电池组短路的故障现象分析出发,通过建立蓄电池组短路故障电路模型,对短路故障过程进行了... 蓄电池作为舰船重要的后备电源和应急供电电源,其运行安全性直接关乎舰船战斗力和舰船安全。本文从偶发的一起由蓄电池模块电压检测线短路导致蓄电池组短路的故障现象分析出发,通过建立蓄电池组短路故障电路模型,对短路故障过程进行了模态分析,阐述了暂态过程能量产生和释放路径,从而在物理机理上解释了蓄电池组短路故障导致气隙击穿并引发尖端放电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蓄电池组短路故障根源,提出了系统级、结构级、保护级、绝缘级多层次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短路 尖峰电压 气隙击穿 尖端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玻璃纤维的荷电运动过程及桥接放电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琦 李庆民 +3 位作者 刘智鹏 刘衡 梁瑞雪 MANU Haddad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86-2395,共10页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S/GIL)在制造、运输、装配过程中容易引入绝缘纤维,是造成设备放电故障的原因之一。该文通过搭建封闭...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S/GIL)在制造、运输、装配过程中容易引入绝缘纤维,是造成设备放电故障的原因之一。该文通过搭建封闭式平行电极板实验平台,获得玻璃纤维的启举与运动特性;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建立纤维的荷电与受力模型,研究直流电压下玻璃纤维的运动与放电特性。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临界启举电压与纤维直径的1/2次方近似呈正比关系,与纤维长度基本无关。玻璃纤维荷电启举后,在电极间往复运动中会分散成若干纤维簇,而带有不同极性电荷的纤维簇首尾相接,贯通电极,引发“桥接”现象。玻璃纤维的跳动会严重畸变纤维尖端电场,降低气隙的击穿电压,较无纤维时下降约7%~20%。当玻璃纤维出现桥接现象时,放电会沿着纤维小桥表面发生,气隙击穿电压下降约34%。所得结果阐释了直流应力下玻璃纤维的运动行为及放电规律,可为GIS/GIL设备的异物防护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荷电启举 纤维桥接 气隙击穿 桥接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