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气条件下湿润锋气阻效应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华 尚苗苗 +2 位作者 初巍 胡康成 汤艳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9,共8页
在积水入渗试验中,气阻效应会阻碍渗流并影响湿润锋的形态.针对不同通气条件下湿润锋的气阻效应,进行了无通气、中部通气10k Pa、20k Pa以及底部通气20k Pa 4种不同工况下的土柱入渗试验,通过埋设传感器以及外部拍照两种方式,动态监测... 在积水入渗试验中,气阻效应会阻碍渗流并影响湿润锋的形态.针对不同通气条件下湿润锋的气阻效应,进行了无通气、中部通气10k Pa、20k Pa以及底部通气20k Pa 4种不同工况下的土柱入渗试验,通过埋设传感器以及外部拍照两种方式,动态监测了湿润锋运移过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和外部监测对湿润锋位置的捕捉吻合度良好,湿度传感器对湿润锋的响应略早,而体积含水率传感器的响应则滞后;通气气压大小对湿润锋有显著影响,相同通气压力下,通气位置不同对初期入渗影响较大,对湿润锋达到底部总体时间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对湿润锋动态监测以及揭示通气阻渗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锋 通气 积水入渗 气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注水开发动态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玉双 孙卫 +6 位作者 梁晓伟 闫林 程行海 贾自力 马广明 王晓方 王飞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为解决吐哈盆地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油井压力低、产量低、含水上升快和水井注水压力接近油层破裂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对该区块注水开发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油井具有单井... 为解决吐哈盆地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油井压力低、产量低、含水上升快和水井注水压力接近油层破裂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对该区块注水开发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油井具有单井多层、单层单向受效的特点,见水呈单层单向和双层双向两种方式。见效时间与见水时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见效时间太短或太长时,都可能在见效后短时间内就见水;当见效时间为8~14month时,油井见效后过较长时间才见水。游离的小气泡所产生的气阻效应不应忽视,它可能是造成目前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油田动态特征还受砂体沉积相环境、构造、射孔、砂体的展布方向及储集层物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油田 注水开发 见效见水 气阻效应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中灌溉水入渗过程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志强 戴福初 +1 位作者 闵弘 涂新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9-575,F0003,共8页
黄土台塬地带频发的滑坡灾害与农业灌溉活动密切相关。为研究水分在原位黄土中的入渗规律,在陕西泾阳南塬开展了场地直径为20 m的灌溉入渗试验,分析了浸水过程中入渗水量,土体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孔隙气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灌溉水在... 黄土台塬地带频发的滑坡灾害与农业灌溉活动密切相关。为研究水分在原位黄土中的入渗规律,在陕西泾阳南塬开展了场地直径为20 m的灌溉入渗试验,分析了浸水过程中入渗水量,土体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孔隙气压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灌溉水在原位黄土中的入渗过程。监测结果表明:①持续灌溉条件下,湿润锋下移深度大于11.0 m,初始入渗率较高,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稳定入渗率略小于表层土体的渗透系数。②马兰黄土中存在平行于塬边的竖向裂隙,裂隙最大宽度约为15.0 mm,灌溉水易沿贯通裂隙产生优势入渗。③第一层古土壤(S1)为透水性地层,当湿润锋抵达S_(1)下部时下移受阻而移动速率降低,产生最高水头为44 cm的瞬态滞水。④灌溉水入渗过程中孔隙气体被压缩而气压升高,在湿润锋到达前产生气阻效应;不同深度处土体的最大孔隙气压为1.1~4.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原位监测 入渗过程 湿润锋 优势入渗 气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桥井田煤层气井生产周期性波动问题原因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范耀 张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3-1380,共8页
在煤层气井生产中,生产周期性波动现象在顾桥井田地面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被观测到,是何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如何进行预防,目前国内外还鲜有报道,开展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碎软、低渗煤层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煤层气井井... 在煤层气井生产中,生产周期性波动现象在顾桥井田地面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被观测到,是何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如何进行预防,目前国内外还鲜有报道,开展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碎软、低渗煤层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煤层气井井底流压、地层产气量等生产数据的深入分析,将周期性波动内生产阶段划分为地层产量(井底流压)平稳阶段、地层产量(井底流压)下降阶段和地层产量(井底流压)升高阶段3个阶段;从气管线集输、数据采集仪器和煤储层3个角度出发,结合煤储层特征、储层改造及修井作业结果,分析得到气阻效应是导致生产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气阻效应的出现又引起了固阻效应,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导致煤层中流体(水、气)流动不畅,出现生产周期性波动特征,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针对造成生产周期性波动现象的原因,建议在该地区下一步的煤层气开发中,采用煤层顶板岩层代替煤层直接压裂,同时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分层控压联合排采技术以及支撑裂缝中煤粉的适度产出等预防措施,达到减小气阻效应和固阻效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周期性波动特征 气阻效应 固阻效应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空间薄膜地面振动试验网格膜等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祎贝 陈务军 +1 位作者 谢超 彭福军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4,共6页
针对薄膜结构对空气阻力效应敏感、难以进行全尺寸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的问题,提出采用网格膜作为矩形膜面的等效结构进行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建立了矩形膜面与网格膜的动力学等效准则,对网格膜的预应力场及结构参数进行了限定。算例数... 针对薄膜结构对空气阻力效应敏感、难以进行全尺寸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的问题,提出采用网格膜作为矩形膜面的等效结构进行地面动力学验证试验。建立了矩形膜面与网格膜的动力学等效准则,对网格膜的预应力场及结构参数进行了限定。算例数值模拟表明,在该等效准则的约束下,网格膜与矩形膜面具有基本一致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声固耦合仿真验证了网格膜对空气阻力效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结构 网格膜结构 动力学等效准则 气阻效应 声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