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药结合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团 李振 +2 位作者 王昊 刘媛 荀艳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究针药结合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75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7例)... 目的探究针药结合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75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联合中药复方汤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糖脂代谢水平、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2hPG、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1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L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和F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70.27%)(P<0.05)。结论针药结合在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时,可缓解相关不适症状,稳定糖脂代谢,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结合 气阴两虚兼血瘀 2型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崔方强 孟元 +3 位作者 王悦芬 蔡朕 江心灿 赵文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40-1846,共7页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对于糖尿病肾脏病辨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80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对于糖尿病肾脏病辨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80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保肾通络方,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MCP-1、TGF-β1、CRP、IL-6、TNF-α,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DKD患者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降低DK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CP-1、TGF-β1、CRP、IL-6、TNF-a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肾通络方可以降低DKD患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保肾通络方 气阴两虚兼血瘀 炎症因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胸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岩 杨关林 +2 位作者 张会永 罗智博 张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舌象,探讨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的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中医诊断符合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通过观察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舌象,探讨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的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中医诊断符合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共计136例。观察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主症、次症、舌象等,分别给予赋值记录,进行符号秩和检验。结果: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以红舌、绛舌为主,在病情发作期间,以绛舌为主;经治疗缓解后,舌色逐渐变淡,以红色为主。舌苔在病情发作期间,以黄厚燥苔为主,少苔所占比重不足30%;经治疗缓解后,厚苔逐渐变薄,颜色变白,燥苔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少苔患者舌苔也逐渐生长。此外,此类患者舌体胖大者居多,少数为瘦小舌,40%以上患者舌体伴有齿痕,30%以上伴有裂纹。治疗后,齿痕、裂纹未见明显减少。结论: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舌象:舌体胖大、舌质红绛、苔黄厚燥,可见齿痕或裂纹。病情缓解后,舌质变淡,舌苔变白变薄变润,呈现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痛 舌诊 舌象 气阴两虚兼血瘀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曲妮妮 秦一冰 郑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设计方案,纳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颗粒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设计方案,纳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益气养阴活血颗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8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气分析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颗粒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气阴两虚兼血瘀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晶日 王丹丹 王海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090-2091,共2页
目的:分析欣胃颗粒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胃镜病理疗效。方法:对6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欣胃颗粒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疗效的比较:临床治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 目的:分析欣胃颗粒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胃镜病理疗效。方法:对60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欣胃颗粒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疗效的比较:临床治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胃镜及病理疗效的比较:临床治愈22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欣胃颗粒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疗效的改善具有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胃颗粒 气阴两虚兼血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关婕婷 刘鹏 +2 位作者 王彦辉 刘春阳 呼永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疗法。对照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每...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疗法。对照组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塞脉片1.4 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炎症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43%,40/51)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94.12%,4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较高,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较低,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较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片 黄柏液外敷 糖尿病足 气阴两虚兼血瘀 功能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关婕婷 刘鹏 +1 位作者 王彦辉 呼永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对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收集资料,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对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收集资料,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黄柏液外敷;观察组患者予以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持续治疗4周。4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中医疗效和西医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和足背动脉彩超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医总有效率为80.00%(36/4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的中医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西医总有效率为73.33%(33/45),观察组患者的西医总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的西医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中医主证、次证、舌象、脉象评分均降低;而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主证、次证、舌象、脉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RI和PI均升高;而且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塞脉片联合黄柏液外敷对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和足部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片 黄柏液外敷 气阴两虚兼血瘀 糖尿病足 足部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