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哮喘应用无创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邵闳 鲍俊晰 +4 位作者 杨会英 王丽 王锋 孙磊 杨秀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能否较常规治疗者改善预后,减少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方法常规治疗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患者57例,以同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能否较常规治疗者改善预后,减少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方法常规治疗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哮喘患者57例,以同期住院同等病情仅做常规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治疗4、24h后血压、心率、呼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pH值、PaCO2及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为96.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43%,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大大减少了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结论应用无创通气并加气道给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大大减少了插管机械通气的机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重度哮喘 气道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道给药方式对治疗气管黏膜损伤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荣荣 邝静 +3 位作者 尚晨阳 薛桂霞 梁纯杰 任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给药方式对治疗吸痰后气管黏膜损伤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清醒的气管切开患者2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肾上腺素经气道给药,其中观察组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给药,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给药方式对治疗吸痰后气管黏膜损伤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清醒的气管切开患者2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肾上腺素经气道给药,其中观察组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给药,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滴入的方法。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呛咳的发生率、患者的舒适程度。观察止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呛咳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患者亦无不适主诉。结论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疗效优于气管内滴入的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给药 气管黏膜损伤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对气管粘膜纤毛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杨敏 周君富 +5 位作者 夏秋欣 陈唯唯 卢华苹 王华林 何建国 施水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对气管粘膜纤毛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庆大霉素 生理盐水溶液给气管造口后的家兔进行气管滴药 ,在用药的第 7天和第 1 4天取其气管粘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同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用药第 7天...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对气管粘膜纤毛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庆大霉素 生理盐水溶液给气管造口后的家兔进行气管滴药 ,在用药的第 7天和第 1 4天取其气管粘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同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用药第 7天即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粘膜纤毛损伤性改变 ,表现为纤毛脱落、缺失、断裂、方向混乱、倒伏、变短和参差不齐 ,其气管粘膜纤毛受损面积显著大于生理盐水组 ;用药第 1 4天 ,气管粘膜纤毛损伤加剧 ,表现为部分区域纤毛大片脱落 ,其气管粘膜纤毛受损面积也显著大于生理盐水组。结论使用传统的气道湿化液———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 ,对气管粘膜纤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破坏气管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从而造成痰液潴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给药 气管粘膜 纤毛损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气道内给药在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梅超 梁倩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气道内给药在行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5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气道插管成功后给予右美托咪定,研究组通过气道导管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气道内给药在行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5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气道插管成功后给予右美托咪定,研究组通过气道导管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对照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10 min内注药完毕。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改为双肺通气后呼吸和血流动力稳定时(T_(1))、恢复双肺通气1 h(T_(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并收集两组不同时间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术后留置胸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_(2)时,研究组IL-6、IL-10、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_(1)、T_(2)时,研究组气道峰压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胸管置管时间及在ICU留观的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相对于静脉途径给药,右美托咪定气道内给药可以改善单肺通气下肺叶切除术老年肺癌患者的炎症反应,缩短ICU留观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气道给药 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单肺通气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气道内给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克准 韦兰 《内科》 2020年第2期189-191,232,共4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因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生成不足所导致的一种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缺乏PS致肺泡塌陷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PS为脂溶性药物,不能通过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目前常用的给药方式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因肺组织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生成不足所导致的一种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缺乏PS致肺泡塌陷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PS为脂溶性药物,不能通过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目前常用的给药方式为气道内给药。本文就PS的作用和种类、应用现状、气道内给药技术等进行综述,旨为提高其临床治疗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道给药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对因创伤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观察组气管切开,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经鼻气管插管,鼻通气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气道峰值压力较... 目的:探讨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对因创伤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观察组气管切开,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经鼻气管插管,鼻通气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气道峰值压力较对照组下降快,且下降值更大;动脉氧分压较对照组升高快,且升高值更大(P<0.001)。结论:气道内应用地塞米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避免了大剂量激素用药的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道给药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