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和监测标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洪涛 孙瑜 +2 位作者 王骄亚 李磊 凌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997-1001,共5页
本文对比分析ISO 2889—2010和ANSI N13.1—1999中核电厂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取样和监测要求,同时结合国内核电厂烟囱中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和监测现状,讨论了新标准执行的难点。分析结果给出了在新标准的应用中,目前烟囱气载放射性物质... 本文对比分析ISO 2889—2010和ANSI N13.1—1999中核电厂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取样和监测要求,同时结合国内核电厂烟囱中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和监测现状,讨论了新标准执行的难点。分析结果给出了在新标准的应用中,目前烟囱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与监测设计需关注的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辐射监测 气载放射性物质 代表性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载放射性物质在采样系统管路中的沉积问题
2
作者 金家齐 《辐射防护通讯》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叙述了核设施气态流出物采样系统中气载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气溶胶 )在采样系统管路中的沉积问题。放射性物质在采样系统管路中的沉积 ,会导致实际浓度被低估 ,使采样失去代表性。对于气溶胶粒子的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 ,... 本文叙述了核设施气态流出物采样系统中气载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气溶胶 )在采样系统管路中的沉积问题。放射性物质在采样系统管路中的沉积 ,会导致实际浓度被低估 ,使采样失去代表性。对于气溶胶粒子的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 ,沉积粒子的再悬浮 ,又会导致采样测量结果高估气溶胶的实际浓度 ,同样会使采样失去代表性。作者近年在国家环保总局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深感解决此问题的迫切性 ,但在核设施的设计者和运行者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的目的是引起有关人士对气载放射性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系统 气载放射性物质 溶胶 管路 沉积 核设施 态流出物 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设施退役阶段气载放射性包容与通风净化技术研究
3
作者 彭永森 谢陈平 陈京龙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核设施在退役现场操作活动中会产生气载放射性物质。由于核设施退役阶段现场复杂,退役现场操作活动面临各种潜在风险,且各项活动具有临时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如何确保退役过程中气载放射性包容和通风净化系统的有效性是核设施退役领域... 核设施在退役现场操作活动中会产生气载放射性物质。由于核设施退役阶段现场复杂,退役现场操作活动面临各种潜在风险,且各项活动具有临时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如何确保退役过程中气载放射性包容和通风净化系统的有效性是核设施退役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及良好实践,总结归纳了以放射性风险评估为基础、适用于核设施退役阶段作业现场的气载放射性包容与通风净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设计方法、性能准则及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 退役 气载放射性物质 包容 通风净化技术 放射性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船舶主控室气载放射性浓度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冰 唐耀阳 +2 位作者 吴荣俊 许浒 郭智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4,共4页
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Airpak对核动力船舶主控室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提出通风结构的改进措施。选取主控室内典型的截面,分析放射性气体在截面处的分布情况,通过调节进出风口的位置,合理将气载放射性物质约束在无人员岗位区域;并通过... 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Airpak对核动力船舶主控室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提出通风结构的改进措施。选取主控室内典型的截面,分析放射性气体在截面处的分布情况,通过调节进出风口的位置,合理将气载放射性物质约束在无人员岗位区域;并通过模拟计算说明可通过改进通风方案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室 气载放射性物质 浓度分布 通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堆事故下喷淋系统对放射性核素去除能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翼麟 张帆 +1 位作者 袁名礼 王坤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959,共9页
船用堆严重事故情况下气载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本文选取典型失水事故,基于严重事故一体化计算程序MELCOR,对喷淋系统放射性核素的工程去除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改变喷淋参数,研究喷淋条件对减少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影响。结... 船用堆严重事故情况下气载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本文选取典型失水事故,基于严重事故一体化计算程序MELCOR,对喷淋系统放射性核素的工程去除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改变喷淋参数,研究喷淋条件对减少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喷淋条件下,改变喷淋系统投入阈值,会使放射性核素的释放总量发生变化;喷淋系统的投入能减少卤素、碱金属气载量,但对惰性气体去除能力有限;随着喷淋液滴粒径的减小,喷淋对气载放射性物质的去除作用加强;喷淋剂pH的改变对气载放射性物质在喷淋中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喷淋 气载放射性物质 MELCOR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应急撤离时间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6
作者 钱信荣 刘永阔 +2 位作者 贾亚辉 陈志涛 胡冀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6-2334,共9页
针对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可能会造成大量气载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的问题,本文对红沿河核电厂进行假想事故模拟,计算评估场外应急响应中的应急撤离时间。遵循“一厂一案”原则,结合核电厂周边人文地理信息,选择应急计划区内的集合点,确定... 针对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可能会造成大量气载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的问题,本文对红沿河核电厂进行假想事故模拟,计算评估场外应急响应中的应急撤离时间。遵循“一厂一案”原则,结合核电厂周边人文地理信息,选择应急计划区内的集合点,确定区外安置点,利用Dijkstra算法构建并评估撤离路线;使用HYSPLIT模型对红沿河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扩散事故进行模拟,研究气载放射性物质的扩散轨迹、地面沉积及近地面扩散情况。在此基础上,考虑红沿河区域可能遭遇的多种常见天气情况和道路交通通行能力,计算得出应急撤离时间最长为176.2 min,公众暴露剂量最高为32.06μSv。在核事故情况下,本文可为政府组织者优化疏散区域内应急撤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场外应急 路径规划 应急撤离时间 暴露剂量 气载放射性物质扩散 DIJKSTRA算法 HYSPL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