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气质联用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的二噁英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兵 田洪海 +3 位作者 周志广 任玥 李楠 刘爱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二噁英 大气颗粒物 TCDD 蓄积 呋喃 致癌性 气质联用分析 动物实验 中毒性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检样中氧乐果和克百威的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水 郑珲 +2 位作者 何毅 常靖 王炯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1期12-13,共2页
本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及GC/MS检测技术,对药剂及其中毒后的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从中均检出氧乐果和克百威的农药成分,建立了该类农药组分的生物组织提取净化方法,并优化了其质谱的分析参数条件。
关键词 中毒检样 氧乐里 百克威 气质联用分析 萃取方法 农药 生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莠去津原药中莠去津及主要杂质的气质联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修柱 季颖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莠去津原药中莠去津及其它杂质进行分析鉴定,从而了解莠去津原药中的杂质情况和质量状况,用以指导工业生产。
关键词 莠去津 原药 杂质 气质联用分析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氟草醚原药及其主要杂质的气质联用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修柱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乙氧氟草醚原药及其原药中的杂质进行分析鉴定,了解乙氧氟草醚原药中的杂质情况和质量状况,并结合合成路线,分析产生杂质原因,用以指导工业生产。
关键词 乙氧氟草醚原药 杂质 气质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105
5
作者 王力 蔡良绥 +4 位作者 林智 钟秋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联用法分析四川青心乌龙红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学平 李丽霞 +2 位作者 练学燕 陈岗 敬廷桃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6期7-11,共5页
为探索四川青心乌龙红茶特殊香气风味的形成原因,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四川青心乌龙红茶中分离鉴定出64种香气成分,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醇类化合物,含量为58.20%,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香叶醇... 为探索四川青心乌龙红茶特殊香气风味的形成原因,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四川青心乌龙红茶中分离鉴定出64种香气成分,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醇类化合物,含量为58.20%,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等24种,占香气物质总量的82.02%;四川青心乌龙红茶香气类型属于中间型,萜烯指数较低,表明其香气高锐,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利用青心乌龙茶树鲜叶制作川红工夫红茶具有品种优势,建议在一定范围内扩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心乌龙 红茶 香气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常颂 张应根 +1 位作者 钟秋生 陈荣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以4个台茶品种金萱、翠玉、软枝乌龙、四季春以及乌龙茶对照种黄金桂(黄棪)的鲜叶为原料,按台式乌龙茶工艺制作成乌龙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香气成分,并比较它们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金萱样品醇类含量较低之外,其... 以4个台茶品种金萱、翠玉、软枝乌龙、四季春以及乌龙茶对照种黄金桂(黄棪)的鲜叶为原料,按台式乌龙茶工艺制作成乌龙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香气成分,并比较它们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金萱样品醇类含量较低之外,其他乌龙茶样品香气组分均以醇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余组分为少量的醛类、酚类、酮类、羧酸类和含氮化合物等;黄金桂与4个台茶品种乌龙茶主要的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植醇、α-法呢烯、吲哚、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三烯甘油酯、新植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2-庚烯、2,2,4,6,6-五甲基庚烷、二十二烷、二十五烷等;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个台茶品种所制成的乌龙茶样品质好,得分均比对照样黄金桂高,总体品质超过或明显超过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法 金萱 翠玉 软枝乌龙 四季春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测定蜡梅属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萌 张经纬 +3 位作者 吴令上 刘京晶 斯金平 张新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5,共8页
【目的】比较蜡梅属5种植物花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差异,探讨5种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意义,为蜡梅属植物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处理样品,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目的】比较蜡梅属5种植物花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差异,探讨5种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意义,为蜡梅属植物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处理样品,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蜡梅属5种植物干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5种植物花中的成分差异,并应用SIMCA-P+1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得分图直观地表达蜡梅属5种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优化样品处理得出HS-SPME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样品用量1.2 g,加热温度70℃,吸附时间45 min,解吸时间3 min。通过GC-MS测定并定性分析,从蜡梅属5种植物干花中共鉴定4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蜡梅37种、突托蜡梅41种、山蜡梅41种、浙江蜡梅36种和柳叶蜡梅43种,且5种植物花中的共有成分达到24种;从鉴定的成分来看,蜡梅属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类成分为主,包括萜烯、萜醇、萜酯等含氧衍生物及少数脂肪族化合物。蜡梅花中主要含有乙酸芳樟酯、黑蚁素及石竹烯氧化物等挥发性成分;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和山蜡梅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月桂烯、桉叶素和四甲基环癸二烯甲醇;突托蜡梅花中桉叶素、黑蚁素和异香橙烯环氧化物等成分含量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蜡梅属5种植物明显被划分为3类,其中浙江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3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组成相似,归为一类;而蜡梅和突托蜡梅分别与另外3种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别较大,各自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蜡梅属5种植物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蜡梅属5种植物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萜类成分为主,且成分组成差异较大,其中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及山蜡梅花的挥发性成分相似,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性;蜡梅及突托蜡梅花香气各异,挥发性成分组成明显不同于另外3种植物,在资源利用上可区别对待。本研究结果可为蜡梅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也为蜡梅属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属植物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文珊 李琳 +2 位作者 李炎 郭祀远 郭宝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用GC-MS方法从生姜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分别鉴定了35、36和44个成分。显示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主要成分均为萜类化合物,但萜类含量各不相同:总萜类及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单萜类成分... 用GC-MS方法从生姜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分别鉴定了35、36和44个成分。显示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主要成分均为萜类化合物,但萜类含量各不相同:总萜类及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单萜类成分则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减少;具抗氧化活性的不饱和倍半萜成分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说明了生姜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有机溶剂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缪剑华 郭勇 +1 位作者 陈乾平 覃柳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八角样品在萃取釜压力为15 MPa,温度为25℃;分离釜Ⅰ压力为7 MPa,温度为30℃;分离釜Ⅱ压力为5 MPa,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2萃取2 h,所得茴香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检出157个峰。对其中83个峰进行了鉴定,其中芳香族化合物... 八角样品在萃取釜压力为15 MPa,温度为25℃;分离釜Ⅰ压力为7 MPa,温度为30℃;分离釜Ⅱ压力为5 MPa,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2萃取2 h,所得茴香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共检出157个峰。对其中83个峰进行了鉴定,其中芳香族化合物为八角茴香油的主要组成物质,相对含量为96.1097%,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可达92.9327%;其次为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3.1454%;非萜类脂肪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仅为0.7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茴香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仇农学 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0-55,共6页
本研究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得出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8,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35℃,超声波频率为60kHz。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苹果... 本研究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得出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8,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35℃,超声波频率为60kHz。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9.39%;与索氏提取法对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提取苹果籽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超声波 气质联用分析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丹及其水提液中亲脂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杰 蔡宝昌 +1 位作者 武露凌 李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卷丹及其水提液中亲脂性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卷丹的三氯甲烷提取物和卷丹水提液的三氯甲烷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通过质谱棒图分析及NIST98谱库检索,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卷... 目的分析卷丹及其水提液中亲脂性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卷丹的三氯甲烷提取物和卷丹水提液的三氯甲烷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通过质谱棒图分析及NIST98谱库检索,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卷丹鳞叶的三氯甲烷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5种亲脂性成分,占总含量的69.8%,卷丹水提液的三氯甲烷萃取物中共鉴定出15种化合物。结论卷丹中的部分低极性成分在水提液中具有一定的溶出度,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卷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低极性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电工套管热解烟气毒害物分析
13
作者 甘子琼 刘军军 +2 位作者 唐胜利 何瑾 郭海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8,共3页
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法对u-PVC阻燃电工套管热解烟气中苯、甲苯进行分析研究。设定管式炉的加热温度为710℃,在材料产烟毒性装置上进行热解。通过大气采样器(流速1.0L/min),用环己烷溶液吸收u-PVC阻燃电工套管的热解烟气,取离心后的环己烷... 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法对u-PVC阻燃电工套管热解烟气中苯、甲苯进行分析研究。设定管式炉的加热温度为710℃,在材料产烟毒性装置上进行热解。通过大气采样器(流速1.0L/min),用环己烷溶液吸收u-PVC阻燃电工套管的热解烟气,取离心后的环己烷上层清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可获得满意的分离度和结果。热解产物主要毒性组分苯浓度为58.33mg/m3,甲苯浓度为34.12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分析 烟气毒害物 毒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安合剂药效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14
作者 史彦斌 杨彦彪 +2 位作者 魏春华 张志叶 朱宗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胆安合剂(大黄、元胡、黄芩、厚朴、木香、金钱草、甘草等)中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88∶1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紫外检... 目的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胆安合剂(大黄、元胡、黄芩、厚朴、木香、金钱草、甘草等)中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88∶1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9 nm,220 nm,柱温40℃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高纯氦气为载气,体积流量1 mL/min,EI离子源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胆安合剂提取物薄层层析有明显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68~10.88μg/mL,12.25~12.98μg/mL,2.56~2.71μg/mL,3.54~3.67μg/mL;气质联用分析鉴定相似比≥800的挥发性化合物54个。结论己醛、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甲基-1-(1-异丙基)-3-环己烯-1-醇(R)、薄荷基-1-烯-8-醇、桉醇基-4(14)-烯-11-醇和巴西菊内酯6种挥发性物质可作为总挥发油的特征成分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安合剂 薄层层析 液相色谱分析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干馏酸对林地杂草生防效果
15
作者 陈妃 孙晗靖 +2 位作者 邵小波 丁利超 陈明 《竹子学报》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林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之一是控制杂草。竹材干馏酸(BPA)综合利用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兼具生态效益。竹炭产品有广大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但其副产品BP... 【目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林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种植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之一是控制杂草。竹材干馏酸(BPA)综合利用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兼具生态效益。竹炭产品有广大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但其副产品BPA的用途局限、品质稳定性较差和实际效果不显著而导致其严重过剩,需深入研究以寻找其新型用途,如提高杂草的控制效果,降低使用成本,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方法】该研究通过温室盆栽指示植物的除草活性实验及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等经济林常见杂草包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和艾草(Artemisia argyi)的田间试验,对比BPA与乙酸(AA)的除草效果。【结果】试验表明,BPA对4种杂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对4种杂草的7和14 d的防效分别为≥70%和≥80%。阔叶杂草比尖叶杂草更敏感,竹焦油对AA具有很强的除草增效作用。【结论】有机酸和焦油总含量>9.3%的BPA制剂作为1种新型生物除草剂在林业除草中将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干馏酸 气质联用分析 生物除草剂 经济林绿色防控 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晓锐 刘云 +3 位作者 罗旭璐 李丽萍 张加研 赵平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为了阐明不同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浙江开化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化... 为了阐明不同无性系杉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浙江开化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提取率(0.30%~0.52%)高于水蒸气蒸馏法(0.05%~0.11%),其中开化13号无性系的提取率最高。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无性系开化3号、大坝8、开化13号和F24x那1-1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2,59,60和54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在1.00%以上的化合物有26种,其中烯烃类17种、醇类6种、酮类1种和其他类型2种;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榄香烯、β-石竹烯、β-可巴烯、β-桉叶烯和α-桉叶烯,其中β-石竹烯在F24x那1-1中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1.2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所得无性系开化3号、大坝8、开化13号和F24x那1-1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1,49,51和40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在1.00%以上的共16种,其中烯烃类10种、醇类4种和其他类型2种;主要化学成分为β-榄香烯、β-可巴烯、β-桉叶烯和α-桉叶烯。两种提取方式所得的4个无性系杉木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分别为41种和24种,且在各无性系中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水蒸气馏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书帆 江汉美 +1 位作者 刘毅 刘天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23-127,138,共6页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对、川芎和葛根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依次为β-甲基苯丙醛(46.84%)、间甲酚(48.49%)、(-)-α-荜澄茄油烯(13.85%)。组成药对后新增21种成分,原有组分减少32种。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川芎、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二者联用分析药对与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新增成分对后续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药对在配伍前后成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葛根药对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麻羊乳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杰 王蕊 +5 位作者 杨明 傅昌秀 王永 周光明 周立新 王春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以气质联用仪,测定成都麻羊乳中脂肪酸组分。结果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99.01%。其中以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27.41%,十七烷酸最低为0.44%。在所有检测出的脂肪酸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3.39%,明显高于不饱和脂肪酸(26.61%... 以气质联用仪,测定成都麻羊乳中脂肪酸组分。结果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99.01%。其中以棕榈酸的含量最高为27.41%,十七烷酸最低为0.44%。在所有检测出的脂肪酸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3.39%,明显高于不饱和脂肪酸(26.61%)。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和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0%和16.72%。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只有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麻羊 乳脂肪酸组分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富油微藻的鉴定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智权 吕蕊 +1 位作者 李宏 吕建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富油微藻在生物柴油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其脂肪酸的含量和成分对其有效利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采用扩增18S r RNA片段对本试验所分离得到的一株富油微藻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别用50%,65%和80%三种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 富油微藻在生物柴油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其脂肪酸的含量和成分对其有效利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采用扩增18S r RNA片段对本试验所分离得到的一株富油微藻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别用50%,65%和80%三种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醇和丙酮溶液作为溶剂,采用索式提取法抽提藻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藻油中脂肪酸的含量及成分,并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案。结果表明,18S r RNA序列显示,该微藻属于角毛藻Chaetoceros dichaeta。有机溶剂抽提藻油时,50%甲醇的抽提效果最佳,提取效果随甲醇浓度增加而降低。乙醇的提取效果跟甲醇类似,而丙酮的提取效果随浓度提高有所改善,但总体效率不高。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藻油产率达到了451.6 mg·g-1干藻。该角毛藻油中脂肪酸主要为饱和的14碳和16碳长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3.96%和68.58%。研究认为:该微藻属于角毛藻类,甲醇为比较适合的提取该微藻藻油的溶剂;该角毛藻富含长链脂肪酸,在生物柴油等绿色能源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毛藻 索式提取 藻油 气质联用色谱分析(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异仪器性能成就化学理想:新型Agilnet 7890A气相色谱分析系统
20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优异性能、高可靠性、高效率、使用便利 新型Agilent 7890A系统是化学分析的首选,使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分析达到超高的水平:新的色谱分析功能,使精度和保留时间的重复性达到理想状态;兼有安捷伦公认的可靠性。该系统采用创新的微... 优异性能、高可靠性、高效率、使用便利 新型Agilent 7890A系统是化学分析的首选,使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分析达到超高的水平:新的色谱分析功能,使精度和保留时间的重复性达到理想状态;兼有安捷伦公认的可靠性。该系统采用创新的微板流控技术,柱箱降温速度更快,缩短气相色谱的分析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性能 化学分析 理想状态 系统 气质联用分析 高可靠性 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