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
林琳
刘俊岐
杨洋
刘羽
王晨旭
刘拓
于馨
贾绪计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8
|
|
|
2
|
青少年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的元分析 |
周宗奎
刘丽中
田媛
牛更枫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
3
|
大学生气质性乐观、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齐晓栋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
4
|
初中生气质性乐观与其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研究 |
陈卉
傅丽萍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2
|
|
|
5
|
论陆世仪“气质性善”人性论思想 |
陆元祥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6
|
戴震对程朱“气质之性”的批判与重释 |
张盈盈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王船山动态人性论的建构 |
李慧子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自然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儒家忠德视域下朱熹人性论的三个维度与表征 |
欧阳辉纯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9
|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建构 |
云玲
郭棲庆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0
|
论《长日留痕》中的多重反讽与男性气质 |
张平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2 |
4
|
|
|
11
|
特罗洛普《如今世道》中的男性气质建构探究 |
耿潇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2
|
气质以言性:朱熹“气质之性”概念的哲学分析 |
张锦波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3
|
宋明理学中“气质之性”的考察 |
张丽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4
|
朱熹评胡宏《知言》“善不足以言性”——旨在批评将“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分成两截 |
乐爱国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0 |
2
|
|
|
15
|
宋明理学中“气质之性”的考察 |
张丽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6
|
颜元《存性编》人性思想研究 |
陈世放
黄楚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7
|
气质与技术——学院派音乐文化对影视剧音乐的影响 |
刘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8
|
二程人性论的道家思想渊源 |
刘固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9
|
去恶成性及其内在困境——张载的人性论探析 |
金银润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20
|
张载“气以载性”思想探析 |
吴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