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砀山酥梨花期果园最低温度气象预报模型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张欣然 金磊 +1 位作者 宋振炎 陈璐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98-101,共4页
为向安徽砀山地区酥梨果农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服务,本文采用2017—2023年3—4月砀山县梨树集中种植区域的A、B、C、D、E共5个果园每日最低温度数据和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每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酥梨花期果... 为向安徽砀山地区酥梨果农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服务,本文采用2017—2023年3—4月砀山县梨树集中种植区域的A、B、C、D、E共5个果园每日最低温度数据和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每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酥梨花期果园最低温度气象预报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24年3—4月酥梨花期果园最低温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A、B、C、D、E共5个果园最低温度预报模型分别为y_(A)=0.917 6x_(A)-1.164 9,y_(B)=0.908 6xB-0.342 6,y_(C)=0.984 1x_(C)-1.792 1,y_(D)=0.974 7x_(D)-0.314 6,y_(E)=0.928 4x_(E)-0.547 1,其中x为砀山每日最低气温预报值,y为果园每日最低温度预报值。模型检验R2均大于0.8,表明模型预报效果较好;5个果园最低温度预报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6、1.2、1.4、0.6和1.2℃,均小于2℃,且比使用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作为果园最低温度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更小,预测更精准。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1.1、1.2、0.8和1.1℃,均小于2℃,且比使用砀山最低气温预报值作为果园最低温度预报值的平均绝对误差更小,预测更精准。说明该预报模型使用便捷,预报效果较好,可应用于实际气象预报业务。本文为提高区域日最低温度预报精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梨 果园 最低温度 气象预报模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公路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及气象预报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陶星宇 柳锦宝 +6 位作者 黄志刚 巴桑 卓玛 陈军 肖斌 高瑜莲 费晓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2,209,共9页
[目的]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公路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及气象预报模型进行研究,为实施该市境内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选取了林芝市公路沿线15 km缓冲区内的断层密度、土壤类型、坡度、沟谷密度、年降水量、土... [目的]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公路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及气象预报模型进行研究,为实施该市境内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选取了林芝市公路沿线15 km缓冲区内的断层密度、土壤类型、坡度、沟谷密度、年降水量、土地利用、裸岩率和距河流的距离8个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因子,通过信息量及逻辑回归方法确定各区划因子的系数,得到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模型;再进一步依据地质灾害发生当日、前1日、前2日和前3日的日降水数据,使用逻辑回归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结果]林芝市公路沿线15 km缓冲区内的大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概率小于0.4,且离道路越近,地质灾害易发性概率越大。将该预报模型用于历史地质灾害点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该模型的预报准确率为85.71%,漏报率为14.29%。[结论]受地形地貌、降水资料等影响,该模型预报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能反映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地质灾害 易发性区划 逻辑回归方法 气象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砀山酥梨果实二次膨大期果园日最高温度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欣然 金磊 +1 位作者 宋振炎 陈璐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10-113,共4页
采用2017—2023年7—9月安徽砀山县梨树集中种植区域的A、B、C、D、E共5个果园每日最高温度数据和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每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建立这5个果园酥梨果实二次膨大期日最高温度气象预报模型。... 采用2017—2023年7—9月安徽砀山县梨树集中种植区域的A、B、C、D、E共5个果园每日最高温度数据和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每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建立这5个果园酥梨果实二次膨大期日最高温度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这5个果园最高温度预报模型分别为y=1.0089x+0.4229,y=0.9983x+0.6491,y=1.0134x+0.1646,y=1.0927x-1.7612,y=1.0004x+0.3634。模型检验R^(2)均大于0.9,表明模型预报效果好;5个果园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0.5、0.6、0.8、0.5℃,均小于1℃,且比使用砀山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作为果园日最高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更小,预报更精准;应用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0.6、0.9、0.9、0.5℃,均小于1℃,预报精准。说明果园最高温度预报模型使用便捷,预报效果好,可应用于实际气象预报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梨 果园 最高温度 气象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及预报模型建立
4
作者 邓锐捷 陈志龙 +1 位作者 蔡欣明 赵桂琼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103-108,共6页
为开展梨属植物开花期精细化气象服务,提升梨树始花期预报精度。本研究基于1999—2023年四川成都新津区梨树物候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采用Julian日换算法分析梨树始花期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梨树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选取1999... 为开展梨属植物开花期精细化气象服务,提升梨树始花期预报精度。本研究基于1999—2023年四川成都新津区梨树物候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采用Julian日换算法分析梨树始花期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梨树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选取1999—2018年数据资料,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并利用2019—2023年数据进行模型预报检验。梨树始花期特征表明,梨树始花期在3月上旬至3月下旬,常年平均始花期在3月13日,始花期最早和最晚相差22 d,花期持续日数最短与最长相差14 d。相关性结果显示,始花期与花前14 d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P<0.01),与花前21 d降水日数呈正相关(P<0.05),花前14 d的7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1.6℃后3~10 d为梨树进入始花期的气象指标;梨树花期持续日数与雨日、降水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P<0.05),小雨天气有利于延长花期。预报模型建立和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当年1—2月≥0℃活动积温和1月最高气温能有效预报梨树始花期,较常年花期提前13 d进行预测。本研究为梨花观赏精准化的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始花期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气象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忻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媚先 王文祥 +3 位作者 马子平 蒋云盛 杜爱兰 郑秀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03-4603,4610,共2页
2003年通过对忻州市各县区的地质、地况、地貌及灾害发育程度等因素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因子(特别是暴雨、连阴雨)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与分析,建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 2003年通过对忻州市各县区的地质、地况、地貌及灾害发育程度等因素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因子(特别是暴雨、连阴雨)进行科学、客观的统计与分析,建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库、预报集成等先进技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分为5级,1级为不可能发生,2级为可能性不大,3级为可能性较大,4级为可能性大,5级为可能性很大。2004年8月运用该系统向公众发布了2004年入汛以来第一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测忻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气象预报等级为3~4级,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危害等级的模型预报
6
作者 袁昌洪 吕冬红 +2 位作者 王海青 刘方 张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70-71,共2页
以1987~2006年泰州地区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为研究对象,在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0.1mm日数)、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等因子中,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建立了水稻褐... 以1987~2006年泰州地区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为研究对象,在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降水日数(≥0.1mm日数)、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等因子中,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建立了水稻褐飞虱危害程度的农业气象预报模型。经过回报检验,显示该模式简单、实用,预报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危害等级 农业气象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降雨型滑坡风险分析统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环禹 陈朝晖 +1 位作者 范文亮 文海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11,共9页
较大空间区域内的降雨型滑坡风险分析受降雨情况以及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样的影响,难以完全量化分析。本文以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坡度及河流冲刷等为主要因素建立了边坡危险性区划模型,在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 较大空间区域内的降雨型滑坡风险分析受降雨情况以及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样的影响,难以完全量化分析。本文以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地质构造、坡度及河流冲刷等为主要因素建立了边坡危险性区划模型,在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重庆地区滑坡前期累计有效降雨量模型与降雨型滑坡预报累积降雨量指标体系,结合对重庆地区降雨概率分布的分析,建立了降雨型滑坡风险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降雨条件、不同边坡危性等级下的年度滑坡风险,验证了所建预报预警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为城市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了定量依据,为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降雨滑坡风险的量化评估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重庆地区 边坡危险性区划 累积降雨量 滑坡气象预报预警模型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