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台主要气象因子变化与粮食种植制度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廷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2期34-37,共4页
气候是一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特征,它影响和决定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事活动,尤其是对粮食种植制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搜集整理并系统分析了1961-2010年烟台主要气象因子——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光照时数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梳理了50... 气候是一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特征,它影响和决定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事活动,尤其是对粮食种植制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搜集整理并系统分析了1961-2010年烟台主要气象因子——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光照时数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梳理了50年来烟台小麦、玉米种植制度变迁情况。发现日平均气温呈现每10年升高0.33℃的逐步上升趋势,年积温、无霜期均不同程度增加,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减少且年度间差异较大。因气候变化影响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烟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经历了一年一作、两年三作、一年一作的发展历程,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持续后延,全年粮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 气象因子变化 粮食 种植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永刚 赵慧颖 +2 位作者 李翀 宋卫士 孟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6,共8页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mm,年降水量的直接作用是使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2.6 km^2和1.6 cm;年径流量每增加1×10~8m^3,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4.8 km^2和3.0 cm。45年来,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连续变化过程的响应特征具有一致性,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后响应更显著,湿地萎缩加快;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在湿地水域面积、水位深度消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33.1%与66.9%,22.5%与77.5%,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具有很好的响应。在27年的年代际尺度主周期与11~16年次周期、2~10年年际尺度准周期的叠加作用下,45年来,湿地消长出现了2次减少、1次增加的周期过程,并呈现短周期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湿地 消长 气象水文因子变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尺度上土壤^(15)N自然丰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昝麒麟 赖晓明 +3 位作者 朱青 王卫光 李柳阳 刘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0-927,共8页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全球尺度土壤δ^(15)N值空间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与土壤δ^(15)N值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较于均值,气象的时间变化特征因子(平均气温日较差和降雨季节变率)与土壤δ^(15)N值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程度更高。土壤性质因子对土壤δ^(15)N值的总效应最高(–0.41);气象和土壤性质因子可通过土壤含水量间接影响土壤δ^(15)N值。当排除气象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δ^(15)N值的效应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稳定同位素 空间变异 影响机制 土壤含水量 气象时间变化特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膜栽培和深水培对樱桃番茄叶水势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海生 崔绍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比较分析了DFT和N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变化特征及其水培系统中营养液液温的日变化。结果表明,D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相对较高,且日变化平缓。在早春气候条件下,DFT系统中营养液液温昼夜大部分时间高于NFT系统,对环境中气象因子变... 比较分析了DFT和N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变化特征及其水培系统中营养液液温的日变化。结果表明,D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相对较高,且日变化平缓。在早春气候条件下,DFT系统中营养液液温昼夜大部分时间高于NFT系统,对环境中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较弱。因此,在栽培樱桃番茄时,DFT水培方式要优于N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叶水势 营养液膜栽培 水培 气象因子变化 NFT系统 DFT 变化特征 比较分析 气候条件 变化 液温 早春 昼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苗祥 杨军耀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采用郑州市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各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降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气压)变化趋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各作物的主要气象... 采用郑州市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各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降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气压)变化趋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各作物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探讨了主要气象因子与相应作物需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水稻、棉花的作物需水量有减少趋势,小麦、花生、油菜作物需水量有增加趋势;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水稻、玉米、棉花、花生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间,影响小麦、油菜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平均相对湿度;经计算得到日照时间每减少1%,水稻、玉米、棉花和花生作物需水量分别减少2.45、2.25、2.55和1.71mm;平均相对湿度每减少1%,小麦和油菜的作物需水量分别增加1.81和1.4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作物需水量 气象因子变化 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植保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家刚 李春清 郑厚国 《湖北植保》 2011年第3期7-8,共2页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气象因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妇、弱"成了农业生产主力军,"防病治虫难"是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植物保护活动的...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气象因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妇、弱"成了农业生产主力军,"防病治虫难"是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植物保护活动的出发点和着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工作 种植结构调整 气象因子变化 农作物病虫害 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 防病治虫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其他地区蒸发皿蒸发量趋势相反的原因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司琪 张强 +1 位作者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1-1450,共10页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 蒸发皿蒸发 气象因子独立变化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