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气虚下陷型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孙雨晴 郑雪平 +2 位作者 张彩荣 陈薇 石佳勇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功能性肛门坠胀气虚下陷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肛门坠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予以穴位埋线配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肛...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功能性肛门坠胀气虚下陷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肛门坠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予以穴位埋线配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肛门坠胀、证候积分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23/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坠胀评分、证候积分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配合艾灸百会治疗气虚下陷型肛门坠胀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坠胀 气虚下陷 穴位埋线法 艾条灸 百会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学理论探讨脐火疗法联合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家鑫 张龙江 +2 位作者 牛明了 苏珊珊 田春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6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应用脐火疗法联合自拟方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应用脐火疗法联合自拟方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脐火疗法联合参芪举陷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积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以辛润通络法为基本治疗原则的脐火疗法联合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便秘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气秘 气虚下陷 络病学 脐火疗法 参芪举陷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 李淑伟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5期51-51,共1页
补中益气汤一方出自《脾胃论》,其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本方证是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所形成。笔者在临床上权衡药量... 补中益气汤一方出自《脾胃论》,其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本方证是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所形成。笔者在临床上权衡药量、辨证加减,用于治疗气虚之证,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气虚下陷 脾胃气虚 应用举隅 《脾胃论》 清阳 方证 升阳举陷 瘦长体型 上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泮池宫颈癌治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3期19-19,共1页
临床遇到的宫颈癌患者,往往由于放疗反应而灼伤津液以致阴血亏损,或因长期便血而气虚下陷,损及脾肾。因此,直肠后期反应的患者,大多系虚证,有气虚、阴虚、气阴两虚3种类型,并以后者为多见,患者又常夹有湿毒。在治疗时,除采用补气、养阴... 临床遇到的宫颈癌患者,往往由于放疗反应而灼伤津液以致阴血亏损,或因长期便血而气虚下陷,损及脾肾。因此,直肠后期反应的患者,大多系虚证,有气虚、阴虚、气阴两虚3种类型,并以后者为多见,患者又常夹有湿毒。在治疗时,除采用补气、养阴等扶正法外,还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不同症状,随症加减。如便血者加槐角、侧柏叶、阿胶等,便溏阳虚加炮姜、补骨脂、山药等,溲赤者加碧玉散、赤茯苓,夹湿热者加黄芪、薏苡仁、白头翁、脏连丸等,纳食不香者加谷芽、麦芽、砂仁,有湿毒者加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庞泮池 治验 气虚下陷 白花蛇舌草 癌患者 灼伤津液 放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秦升陷汤妙用四则
5
作者 田树杰 马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升陷汤出自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所创《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诸证,方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等药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各类疑难病症,每获良效。薛秦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 升陷汤出自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所创《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诸证,方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等药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各类疑难病症,每获良效。薛秦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为山西省名老中医,现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余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举薛老运用升陷汤验案4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陷汤 张锡纯 中医学家 焦白术 气虚 理气和胃 脾胃功能 气虚下陷 益气升阳 益气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盛运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2期167-168,共2页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脱毒排脓等功效。治疗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感冒、水肿等症。黄芪的药用迄今已...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脱毒排脓等功效。治疗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感冒、水肿等症。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临床应用 草本植物 膜荚黄芪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 气虚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丸加甲鱼头治疗子宫脱垂1例报道
7
作者 赵国安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6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脱垂 补中益气丸 治疗 鱼头 体力劳动 肾虚不固 气虚下陷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脱肛的类型及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海儒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1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家畜 脱肛 类型 气血亏损型 气虚下陷 肺虚肠寒型 肾虚滑肠型 病因 主症 治疗 湿热下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胎漏下血的辩证施治
9
作者 蔡相银 王文勇 《中国草食动物》 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奶牛 辩证施治 胎漏下血 胎动不安 先兆流产 孕牛 病牛 气虚下陷 气陷 出血次数 先兆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元煎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10
作者 姚晓红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6期37-38,共2页
举元煎方载《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的补阵。方中黄芪补肺气而固表,益中气而升阳,用为主药;辅以人参、炙草,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补中;白术健脾强胃、升麻升举阳气,分别为其佐使,全方以补气固脱为治。我在临床中以本方灵活加减用治妇科经... 举元煎方载《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的补阵。方中黄芪补肺气而固表,益中气而升阳,用为主药;辅以人参、炙草,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补中;白术健脾强胃、升麻升举阳气,分别为其佐使,全方以补气固脱为治。我在临床中以本方灵活加减用治妇科经、带、胎、产、杂诸证、疗效较著,介绍于次,以求同道明正。一、益气固摄举元煎补气以摄血,升阳以举陷,随证加减用治气虚失摄之证: 1.气虚月经不调:气虚下陷,冲任不固,经血失约则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甚至崩中漏下。药用举元煎加阿胶以补血止血;艾叶、炮姜炭以温经止血;棕榈炭收耗散之血流,涩血络而固脱;生地、白芍养阴摄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元煎 补气固脱 新方八阵 气虚失摄 冲任不固 摄血 升阳 崩中漏下 气虚下陷 温经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汗阴吹治验二则
11
作者 甘同杰 《中国民间疗法》 1994年第4期38-38,共1页
阴汗阴吹治验二则甘同杰(山东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1、阴汗治愈案刘某,男,32岁,初诊:1989年11月20日。主述婚后8年,劳于房室,近4年来阴囊两侧出汗热粘,并有臊臭气味,头晕乏力,早泄。近半年来夜间睡时从足心至股... 阴汗阴吹治验二则甘同杰(山东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1、阴汗治愈案刘某,男,32岁,初诊:1989年11月20日。主述婚后8年,劳于房室,近4年来阴囊两侧出汗热粘,并有臊臭气味,头晕乏力,早泄。近半年来夜间睡时从足心至股觉热气蒸蒸,阴部及下肢出热粘汗,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汗 阴吹 治验 热粘 伏火 阴火 便溏 面色萎黄 性情急躁 气虚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胃下垂验方
12
作者 李为亮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6期24-24,共1页
方药:吴茱萸9g,人参9g,生姜12g,陈皮9g,法半夏9g,大枣9枚。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适应证:肝寒犯胃型胃下垂。肝寒会造成胃寒,继而引起脾胃失和,气虚下陷,导致胃下垂。典型症状除胃脘部痛外,以呕酸、吐涎沫或伴有头部冷痛为主。
关键词 肝寒 呕酸 气虚下陷 验方治疗 法半夏 上逆 胃寒 水煎 胃型 胃脘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运用举隅三则
13
作者 宋秀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三则 举隅 《脾胃论》 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 脾胃气虚 李东垣 灸甘草 多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14
作者 刘玉辉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第5期47-48,共2页
子宫脱出是子宫向外翻转脱出于阴门之外的一种病症。一般多在分娩后发生,多发生于老龄体弱的产后母畜。 1病因病机 母畜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足,劳役过度,气血亏损,中气不足,加之分娩过度延滞而疲劳,或产道又干燥,助产强力迅速拉出胎儿,... 子宫脱出是子宫向外翻转脱出于阴门之外的一种病症。一般多在分娩后发生,多发生于老龄体弱的产后母畜。 1病因病机 母畜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足,劳役过度,气血亏损,中气不足,加之分娩过度延滞而疲劳,或产道又干燥,助产强力迅速拉出胎儿,这些均能引起母畜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子宫,子宫黏膜紧裹住胎儿,随着虚脱而被拉出,以致子宫外翻而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出 怀孕期间 子宫黏膜 气虚下陷 气血亏损 胎水 气不足 固摄 子宫角 产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感觉性肛门下坠54例
15
作者 孔巧玲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3年第4期16-16,共1页
感觉性肛门下坠是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之一。笔者自1989~1992年以来,运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味,治疗肛门下坠54例,效果良好,疗程较短,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感觉性 肛门检查 积壳 倦怠乏力 气虚下陷 升阳举陷 脉细 清阳不升 肝失条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验用
16
作者 江成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验用 《脾胃论》 升阳举陷 脾胃气虚 气虚下陷 脾肺气虚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国医学对带下病的认识与治疗
17
作者 汪慎之 《山东医药》 CAS 1958年第1期16-18,共3页
白带,是妇女疾患中常见的一个症候。我国过去旧社会时代对妇女的健康素不重视,以致妇女患此病者很多,有“十女九带”之称。白带是妇女阴道内分泌的一种白色粘液,它不是病因,而是各种病变中的一种征象;凡女性生殖器官因病理的变态,都有... 白带,是妇女疾患中常见的一个症候。我国过去旧社会时代对妇女的健康素不重视,以致妇女患此病者很多,有“十女九带”之称。白带是妇女阴道内分泌的一种白色粘液,它不是病因,而是各种病变中的一种征象;凡女性生殖器官因病理的变态,都有这种果常的分泌物流出。老祖国医学对妇女白带有几种不同的解说:1.“带脉环腰,状如束带,带失约束,白液绵绵而下,故名带下。”2.“古人束裳以带,妇人隐疾,不便明言,故讳言腰以下之隐疾为带下,如扁鹊过邯郸为带下医。”3.“痢出后窍,乃滞热壅于大肠,带出前阴,乃湿热阻于胞中;痢古称滞下,同以下名,一则滞而不爽,一则带而缠绵。”按以上三说,是古人确定“白带”病名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下 白带 风冷 妇人 祖国医学 黄波罗 清热燥湿药 黄柏 气陷 气虚下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