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增强 魏千盛 +2 位作者 李文鹏 赖海涛 薛云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
由于苏里格气田储层分布的高度复杂性,目前对气层分布预测基本上以定性预测为主,还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定量预测。现有的地震预测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复杂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条件下存在多解性,其原因主要是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保真度问题、... 由于苏里格气田储层分布的高度复杂性,目前对气层分布预测基本上以定性预测为主,还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定量预测。现有的地震预测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复杂地质背景和地球物理条件下存在多解性,其原因主要是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保真度问题、砂岩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叠后反演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思路来对目的层进行更为精细的描述及预测,对气藏产能、储能做客观实际的评价,密切指导下一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精细描述 高分辨率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与实践——以松南断陷白垩系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代鑫 任宪军 +2 位作者 赵密福 韩娇艳 刘玉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F0002,共10页
近20年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勘探进一步证明,盆地火山岩是寻找油气藏的新靶区,具有广阔的前景。东北油气分公司根据盆地勘探实践,总结了以主成藏期为关键点的“生烃灶-成藏期古构造-断盖保存-有效储层”联动演化... 近20年来,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勘探进一步证明,盆地火山岩是寻找油气藏的新靶区,具有广阔的前景。东北油气分公司根据盆地勘探实践,总结了以主成藏期为关键点的“生烃灶-成藏期古构造-断盖保存-有效储层”联动演化的断陷层四元耦合控藏模式,推动了松南地区长岭断陷火石岭组大规模火山岩气藏的发现。火山岩勘探方向从营城组拓展到更深层的火石岭组,勘探目标从酸性火山岩拓展到中基性火山岩,从水上喷发到水下喷发。采用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建模数模一体化及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松南断陷多口井取得产能突破,实现火山岩气藏高效开发和规模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断陷 火山岩 模式 气藏精细描述 建模数模一体化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侏罗系致密气藏开采中后期高效开发地质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锋 王勇飞 +3 位作者 李晓明 刘露 甘文兵 衡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作为川西中浅层主力开发气藏,为气田的持续稳产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该致密砂岩气藏近年来因开发中后期导致的产能递减加快、优势目标减少、加密难度增大等问题,通过地质物探一体化开展气藏精细描述,深化构造、沉... 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作为川西中浅层主力开发气藏,为气田的持续稳产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该致密砂岩气藏近年来因开发中后期导致的产能递减加快、优势目标减少、加密难度增大等问题,通过地质物探一体化开展气藏精细描述,深化构造、沉积相、砂体展布、储层等方面认识,评价开发潜力,发现有利潜力区块,提高部署及跟踪精度;通过建模数模一体化动态认识气藏,强化压力、渗透率、剩余储量等方面的认识,总结开发规律,优化部署参数,进而提高评价和开发部署质量;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跨专业融合,革新技术指标、评价标准、部署方式等方面认识,突破专业壁垒,提高整体开发效益。地质物探一体化、建模数模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思路的合理运用,有效支撑了川西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动态分析和研究、产能评价与建设,使气藏中后期的开发效果明显改善、采收率明显提高,保障了气藏的持续稳产,实现了效益开发目标,可为同类气藏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气藏精细描述 数值模拟 一体化 体积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9
4
作者 胡勇 彭先 +2 位作者 李骞 李隆新 胡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7,共10页
近年来,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成为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该类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埋藏深且气水关系复杂,其高效开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剖析该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历程,结合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 近年来,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成为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该类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埋藏深且气水关系复杂,其高效开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剖析该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历程,结合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特点与实践,总结梳理了专项技术,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量规模差异大、类型多,储层品质差、非均质性强,边、底水活跃,且原料气普遍含酸性气体,同时开发井多位于山地,钻遇地层纵向上展布复杂;②四川盆地已形成了一系列专项技术——深层低缓构造强非均质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小尺度缝洞发育的有水气藏治水优化技术、深层复杂气井钻完井及增产工程技术、含硫气藏清洁安全开发配套技术,支撑了该盆地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高效建产及优化开发;③随着盆地内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开始向超深层的复杂构造带气藏转移,针对该类气藏的构造精细描述和薄储层预测技术、跨尺度数值模拟技术、钻完井及采气工程技术是下一步的技术攻关方向。结论认为,所形成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开发专项技术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建成百亿立方米特大型气田、实现天然气产量跨越式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外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精细描述 治水优化 增产工程技术 清洁安全工程技术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