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砂岩储层解水锁剂优选及效果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X气田为例
1
作者 蒲万芬 侯帅 +4 位作者 沈超 杜代军 刘锐 郭健 徐东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特别是存在边底水的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水锁现象的问题,利用表面张力测试、接触角实验、气驱液岩心驱替实验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多种方法,从解水锁剂的优选和解水锁效果评价2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 为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特别是存在边底水的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水锁现象的问题,利用表面张力测试、接触角实验、气驱液岩心驱替实验以及核磁共振技术等多种方法,从解水锁剂的优选和解水锁效果评价2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约3倍模拟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以及在渗透率大于等于2.0×10^(-3)µm^(2)的岩心中,优选的0.3%(质量分数)配2+模拟地层水的解水锁剂体系仍表现出良好的降低水锁损害的效果;利用核磁共振T2谱测试实验和核磁成像技术对比单一模拟地层水与加入解水锁剂后的驱替效果,结果显示驱替结束后对应的峰面积相较于未加解水锁剂的峰面积明显减小,充分证实了优选的解水锁剂体系在降低水锁损害方面的良好效果。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有效优选及评价解水锁剂的方法,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优选的解水锁剂体系的解水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边底水 水锁 解水锁剂 效果评价 核磁共振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龙 郑姝 +3 位作者 敖科 李琦 魏子豪 钟萍萍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在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气藏的开发效果存在差异。目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主要是在现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藏的储量、开发或经济等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较少;同时,适... 在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气藏的开发效果存在差异。目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主要是在现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藏的储量、开发或经济等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较少;同时,适用的评价标准也较少,多数是采用通用的行业标准或者数据归一化标准,而评价标准应随评价样本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更准确地刻画评价对象。为此,选取磨溪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简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等55个代表性气藏作为样本,开展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众多评价指标中进行筛选,建立适合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有内部收益率、单位完全成本、亿立方米产能投资、净现值、储量动用率、井控储量、标定采收率、采气速度、稳产期末采出程度、稳产年限、递减期递减率等11项;②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分析了不同指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权重,11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按指标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前三位为内部收益率、井控储量、净现值,即这3项指标是对气藏开发效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③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评分量化标准,构建适用于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并应用于气藏,得到相应的开发效果评价结果,与气藏的实际开发效果较为吻合。新方法的构建与应用,不仅可以评估处于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气藏开发效果,也可以通过指标间的对比分析而找到造成气藏开发效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为今后不同气藏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评价指标体系 效果评价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气井效果评价及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北缘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气井开发效果,指导同类型气藏合采气井高效开发。以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采井与合采井不同开发阶段、不同井区及纵向上的产出效果,以及合采井层间含气性差异对合采井... 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北缘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气井开发效果,指导同类型气藏合采气井高效开发。以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采井与合采井不同开发阶段、不同井区及纵向上的产出效果,以及合采井层间含气性差异对合采井产出的影响,明确了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井的开发效果及层间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井具有初期压力高、产量高的特征,但整体开发效果与气藏含气性或产水情况有相关性;②通过参数对比分析,合采井生产层产出效果与产层物性、含气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产层之间的含气性差异也会影响合采开发效果;③合采井稳定生产临界携液(携泡)流量与气井水气比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认为:①东胜气田致密高含水气藏合采井初期压力、产量较高,但在低含气饱和度(高水气比)区域合采井整体开发效果较差,同时气田合采井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纵向上层间的产出状况也不断发生变化;②合采气井生产层物性、含气性越好,生产层的产出效果越好,且以物性条件为主导,但在较大的层间含气性差异下,合采井层间易发生严重的气液倒灌使得整体开发效果变差;③合采气井水气比越高,稳定生产临界携液(携泡)流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 致密高含水 合采 效果评价 产出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标准化方法在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敏 郝煦 +2 位作者 庄小菊 胡南 刘媛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97-101,共5页
随着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的推广和应用,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运用较多的综合评分法严重依赖指标和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缺少客观性、合理性。数据处理存在离散性,数据的完整度不能充分保证。为了更加直观... 随着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的推广和应用,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运用较多的综合评分法严重依赖指标和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缺少客观性、合理性。数据处理存在离散性,数据的完整度不能充分保证。为了更加直观、有效、科学地评价气藏开发效果,基于综合评分法评价思路,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开展气藏评价指标对标研究,引入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体系指标标准化方法。该方法是在综合评分法基础上,对评价指标得分参数进行改进,将评价指标标准化,然后根据指标权重计算总得分,确定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①指标标准化方法不仅克服了综合评分法的主观因素和数据离散性,而且简单、省时且易操作;②通过典型气藏应用证实,与综合评分法结果相比,此方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可靠,能够较为直观地评价气藏开发效果,指导下步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分法 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 指标标准化方法 正向型指标 逆向型指标 极值型指标 中高渗活跃水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舒杰 唐海 +2 位作者 吕栋梁 王宏峰 王小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高含硫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工业开发开采价值。高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能为进一步合理高效安全高含硫气藏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气藏行业标准规范、目前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现状和已存在相关含硫气藏开发效果... 高含硫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工业开发开采价值。高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能为进一步合理高效安全高含硫气藏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气藏行业标准规范、目前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研究工作现状和已存在相关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和标准三个方面分析高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现状,试图为建立规范有效的含硫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建议,以指导高含硫气藏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气藏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月田 蔡晖 丁燕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根据天然气藏实际情况 ,提出了气藏分为六大类的新分类方法 ,分析了每一类...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根据天然气藏实际情况 ,提出了气藏分为六大类的新分类方法 ,分析了每一类气藏的主要开发特征 ,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相关生产指标 ,给出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 ,建立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类气藏生产指标的评价标准。据此可将任一气藏开发方案的任一生产指标归一化 ,从而判定其优劣程度 ,同时为气藏开发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提供了必要而直接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阶段 开发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行业标准 天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坤山 王勇 +2 位作者 丁丽娟 崔灿 贺海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9,共9页
目前凝析气藏普遍采用衰竭式开发,但适用于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参数,建立了反映开发效果的生产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分析了... 目前凝析气藏普遍采用衰竭式开发,但适用于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参数,建立了反映开发效果的生产指标体系,采用了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权重,绘制了评价开发效果的理论图版,以实际数据与理论图版曲线的吻合度为评分标准,构建了适用于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从产能、地层能量、水驱程度、采出程度、井流物组分5个方面全面评价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效果,评价结果全面、准确可靠,能够为现场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 衰竭开发 模糊数学 效果评价 图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驱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孟智强 祝晓林 +2 位作者 王永平 文佳涛 刘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了优选气驱油藏的开发措施,提高其开发效果,需要准确判断不同措施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达西定律、物质平衡方程和油气两相渗流的幂函数关系将气油体积比与采出程度联系起来,推导出关于气油比、采出程度和采收率的数学模型。该... 为了优选气驱油藏的开发措施,提高其开发效果,需要准确判断不同措施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达西定律、物质平衡方程和油气两相渗流的幂函数关系将气油体积比与采出程度联系起来,推导出关于气油比、采出程度和采收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稳定渗流条件下气油体积比随采出程度呈对数增长的客观规律,可通过气油体积比和采出程度的变化判断气驱油藏开发效果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气油体积比和采出程度关系图版可有效地评价气驱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矿场实践,对气驱油藏全寿命开发策略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适用于该类油藏的“控、卡、提、加密”全寿命生产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油比 采出程度 开发效果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难动用储量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润成 周文 +3 位作者 高雅琴 郭新江 苏瑗 张凌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
水力压裂是致密低渗气藏投产的必要方式。依据川西新场XS气藏地质特征、压裂及试井资料,进行了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该气藏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利用压裂前后的... 水力压裂是致密低渗气藏投产的必要方式。依据川西新场XS气藏地质特征、压裂及试井资料,进行了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有效厚度、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该气藏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利用压裂前后的试井资料分析了试井曲线形态特征及地层参数变化,动态认识了压裂层段储渗特征,评价了川西新场XS气藏的压裂效果,为该气藏今后压裂选层、措施方案改进提供了依据。其研究方法对同类型气藏的科学管理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低渗透 压裂 效果评价 新场X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开发井网效果评价与调整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国亭 贾爱林 +2 位作者 郭智 孟德伟 冀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9,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丰富,其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致密气总资源量的60%以上,已发现苏里格、神木、大牛地、延安、米脂等多个致密气田。其中苏里格气田引领中国致密气开发已20年,由于气田开发井网复杂多样,其结构特征与开发效果缺乏系统评价,因此未来天然气井网优化调整对策尚不明确。为此,充分利用区内1.8×104余口气井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系统梳理了开发进程中井网的持续优化过程,将其划分为直井规则、混合、水平井整体、加密试验与欠完善等5种类型,并采用加密井增产气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井网的特征和开发效果,提出了高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500 m×650 m、600 m×600 m井网下,天然气的采收率较高,但优化调整面临较大风险;(2)600 m×800 m井网较优,既可达到较高的天然气采收率,又具备优化调整空间;(3)混合开发井网占比高,但储量碎片化严重,优化调整潜力有限;(4)水平井整体井网的优化调整可能性较低。结论认为,针对成熟天然气开发区需加强剩余气精细挖潜与井网精准调整技术攻关,针对未开发区应强化储层结构精准描述与可视化部署、差异化井网实施与储量极致动用技术研究,从而为气田长期稳产及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提供支撑,也为我国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致密 井网特征 混合井网 开发效果 提高采收率 剩余挖潜 差异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开发有利区评价与优选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钟兵 杨洪志 +3 位作者 徐伟 杨长城 陈中华 杨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4,128-129,共3页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储层致密、高含水、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差,气井自然产能低、控制范围小、普遍产水,规模效益开发面临诸多认识难题和技术障碍。为此,建立以"两步法"储层对比技术、多级相控建模技术为主的致...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储层致密、高含水、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差,气井自然产能低、控制范围小、普遍产水,规模效益开发面临诸多认识难题和技术障碍。为此,建立以"两步法"储层对比技术、多级相控建模技术为主的致密砂岩储层描述技术,解决了"砂包砂"致密储层精细对比与预测技术难题;基于微观孔喉结构与渗流机理实验,将气藏可动水划分为不同于常规气藏边、底水的小孔喉可动水、局部滞留水和高含水层3种气水赋存模式,采用物性和毛细管力约束建立了气藏流体分布模型,形成气水交织非常规气藏可动水描述技术,基本解决了气水交织非常规气藏气水赋存模式与流体建模技术难题;结合气藏动静态特征和效益评价参数,选择有效储层厚度、储量丰度、有效地层系数等参数,建立了储层分级分类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气藏开发有利区,解决了致密高含水气藏开发部署和储量有效动用的地质目标选择难题,奠定了该类气藏规模效益开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 晚三叠世 低渗透率 高含水 开发有利区 评价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饱和度对川西致密气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露 刘成川 +2 位作者 卜淘 杨建 漆国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高含水饱和度储量区的采收率,以川西致密砂岩气藏不同储层类型水平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岩心两相相对渗透率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渗流规律及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了含水饱和度对水平井开... 为进一步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高含水饱和度储量区的采收率,以川西致密砂岩气藏不同储层类型水平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岩心两相相对渗透率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渗流规律及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了含水饱和度对水平井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可采储量受含水饱和度影响明显,并受储层物性条件制约;不同物性条件下,含水饱和度对可采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Ⅰ类优质储层孔喉发育、连通性好,原始地层水占据的孔隙空间小,驱替结束后残余气饱和度低,气相渗流能力强,受含水饱和度影响较小,生产能力强,采收率高;Ⅲ类差储层孔喉欠发育、喉道狭小,可动水饱和度低,渗流能力差,受含水饱和度影响明显,气井产量低,采收率低。在当前气价下,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经济极限含水饱和度为26.35%数67.50%。其中Ⅰ类储层部署水平井均具有较好经济效益;Ⅱ类储层在含水饱和度52%数55%范围内部署水平井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在含水饱和度55%数62%范围内部署短轴水平井可获得经济利益;Ⅲ类储层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部署水平井无任何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含水饱和度 渗流规律 开发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焱 曹廷宽 高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101,共9页
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复杂、开发潜力难以定量评价,制约了开发中后期的加密调整。针对剩余气定量表征存在的问题,以川西地区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为例,综合数值模拟、已实施加密水平井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确定了影响剩余气潜力的因素... 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复杂、开发潜力难以定量评价,制约了开发中后期的加密调整。针对剩余气定量表征存在的问题,以川西地区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为例,综合数值模拟、已实施加密水平井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确定了影响剩余气潜力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地层压力、储量丰度和渗透率。为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对剩余气区加密井经济可采储量的贡献,定义了剩余气潜力指数,并结合经济评价建立了剩余气潜力指数与加密水平井经济可采储量的数学表达式,实现了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定量化表征。实例分析表明,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中剩余气开发潜力指数大于0.7的井区具有利用水平井加密的潜力。据此,在主力开发层系Js_(2)^(4)气层东北部筛选出剩余气潜力区1个,通过实施部署水平井实现了对边部高含水剩余气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部署的加密水平井效果良好,验证了所建立剩余气开发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数值模拟 剩余 开发潜力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低渗砂岩气藏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雅琴 周文 +2 位作者 刘芳 黄小会 顾斐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5期38-40,76-77,共3页
依据川西洛带蓬莱镇组气藏地质、压裂及试井资料,通过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岩性、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运用压前压后试井资料分析试井曲线形态特征及地层参数变化,动态认识... 依据川西洛带蓬莱镇组气藏地质、压裂及试井资料,通过定性及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层段岩性、孔隙度及地应力特征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试井解释理论,综合运用压前压后试井资料分析试井曲线形态特征及地层参数变化,动态认识压裂层段储渗特征,深入剖析评价气藏压裂效果,为气藏今后压裂选层、措施方案改进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同类型气藏的科学管理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致密储层 压裂效果 综合评价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凝析气田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静 谢伟 +1 位作者 黄召庭 任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36-43,共8页
气田开发效果评价在发现目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气田管理水平以及提出调整对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产能、能量保持程度和井流物性质三方面出发,考虑采收率、地层压力保持程度、气油比年递增率等指标,提出了凝析气田开发效果... 气田开发效果评价在发现目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气田管理水平以及提出调整对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产能、能量保持程度和井流物性质三方面出发,考虑采收率、地层压力保持程度、气油比年递增率等指标,提出了凝析气田开发效果定量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RSR值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岭形分布函数和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隶属度矩阵,最后经模糊变化及最优选择得出评价结果。YH23区块E+K气藏天然气采收率为82.95%,凝析油采收率为58.57%,地层压力保持程度为87.8%,计算可得开发效果评价矩阵Y=[0.623 7,0.175 2,0.201 1],属于一类开发水平,经验证与该气田实际评价结果一致,证实提出的方法准确可靠,为气田进一步开发调整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 开发效果评价 模糊层次法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效果评价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志浩 李治平 +2 位作者 黄志文 衣骏杰 赖枫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76,共5页
压裂水平井已经成为目前开采致密气资源的主要手段。如何评价和分析油气藏压裂后的效果是油气藏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压裂效果评价需要存储的数据种类越来越多、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为此,通过裂缝监测、产能评价、经济评价和区块综... 压裂水平井已经成为目前开采致密气资源的主要手段。如何评价和分析油气藏压裂后的效果是油气藏工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压裂效果评价需要存储的数据种类越来越多、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为此,通过裂缝监测、产能评价、经济评价和区块综合评价等效果评价方法,结合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建立了水平井压裂效果评价数据支持系统。系统可以对井的基础数据、地层参数、压裂施工参数等数据进行录入与查询,通过等值线输出线性回归得出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从而评价致密气水平井的压裂效果。最后,利用大牛地气田某口水平井进行实例分析,检验了软件的稳定性以及压裂效果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压裂 水平井 效果评价 数据库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气田北区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玉鸿 王永强 +4 位作者 杨亚涛 赵发寿 张晓燕 魏文杰 王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于对榆林气田南北区采取的不同开发模式,从气藏工程研究角度研究,分类分析气井(藏)开发动态特征,逐步落实气井(藏)地质储量,评价储量动用程度,计算南区、北区采收率等,评价气藏开发效果。为气田开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经济... 基于对榆林气田南北区采取的不同开发模式,从气藏工程研究角度研究,分类分析气井(藏)开发动态特征,逐步落实气井(藏)地质储量,评价储量动用程度,计算南区、北区采收率等,评价气藏开发效果。为气田开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气田、气井(尤其水平井)开发管理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动态 特征 工程 研究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井经济极限储量评价复杂断块气藏可开发储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靳秀菊 姜贻伟 +1 位作者 毕建霞 刘红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单井 经济极限 储量评价 复杂断块 开发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河气田嘉陵江气藏油套管合采工艺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德芬 肖世芳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油管、套管合采工艺 (以下简称油套合采工艺 )是一项充分利用地层能量 ,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并能提高气藏采气速度的一种采气工艺措施。通过对此工艺在卧龙河气田嘉陵江气藏实施油套合采工艺效果分析与评价 。
关键词 油套管 合采工艺 效果评价 卧龙河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致密气藏早期开发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生如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9,70,共4页
深层致密气藏“两低两高”的地质特征,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决定了该类气藏的开发特点,即自然产量低,往往达不到工业气流标准;生产压差大,稳产基础薄弱。从非常规天然气的存在、工艺、工程等方面分析了预探... 深层致密气藏“两低两高”的地质特征,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含水饱和度、高非均质性,决定了该类气藏的开发特点,即自然产量低,往往达不到工业气流标准;生产压差大,稳产基础薄弱。从非常规天然气的存在、工艺、工程等方面分析了预探井失效的原因,研究了深层致密气藏的异常渗流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多学科有效协作是深层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成功的关键,只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强以提高气藏单井产能为核心的配套工艺技术攻关,才能实现深层致密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 开发评价 开采工艺 层保护 渗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