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颗粒流态化浮选Ⅰ:动力学分区及矿化气絮体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刘金成 何琦 +6 位作者 尹青临 李世祥 张怡晴 丁世豪 徐梦迪 邢耀文 桂夏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2-3801,共10页
流态化浮选技术作为粗颗粒分选新技术,明晰其动力学分选过程、揭示粗颗粒回收强化机理可为调控粗颗粒流态化分选过程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搭建了实验室粗颗粒流态化浮选试验系统,采用电阻层析成像(ERT)、高速摄像、深槽取样等测试方法系... 流态化浮选技术作为粗颗粒分选新技术,明晰其动力学分选过程、揭示粗颗粒回收强化机理可为调控粗颗粒流态化分选过程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搭建了实验室粗颗粒流态化浮选试验系统,采用电阻层析成像(ERT)、高速摄像、深槽取样等测试方法系统地探讨了不同上升水流速度(8 L/min、10 L/min和12 L/min)下床层轴向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流化玻璃球浓度在不同水流速度下均呈现自底部向顶部逐渐递减的稳定分布,中部浓度随高度增加而显著降低。进一步提出了粗颗粒流态化浮选“四分区”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稀相区和浓相区的矿化分离机制:稀相区的分选过程为“浮力-重力”耦合,依赖于微重力场的泡沫浮选;浓相区为“重力-浮力”耦合,基于密度差异的重力分选。此外,建立了颗粒气泡矿化气絮体稳定性计算模型,推导了矿化气絮体稳定存在下的最大颗粒尺寸(R_(max)),从理论上证明了流态化浮选的粗颗粒浮选粒度上限是传统机械搅拌式浮选的1.5~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 流态化浮选 动力学分区 电阻层析成像 气絮体稳定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