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降低异氟醚吸入全麻用药量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 王莹 +1 位作者 朱涛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能否降低全身麻醉时异氟醚的使用量。方法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组(GL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和硬... 目的探讨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能否降低全身麻醉时异氟醚的使用量。方法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组(GL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和硬膜外阻滞组(GLE组)。各组术前及诱导用药相同,术中异氟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根据病人生命体征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比较各组术中异氟醚的使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G、GL、GE、GLE四组呼气末异氟醚MAC维持值分别为(1.01±0.11)、(0.89±0.07)、(0.63±0.06)和(0.51±0.08);异氟醚消耗量分别为(12.9±1.8)、(11.2±1.7)、(6.7±1.2)和(5.3±0.9)ml/h。GLE组术后不良反应最少,无一例病人发生术中知晓。结论气管表面麻醉或/和硬膜外阻滞明显降低吸入全身麻醉时异氟醚需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表面麻醉 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异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傅润乔 张亮 +5 位作者 孙家骧 李朝鲜 夏文秀 梁淑筠 于亚洲 吴家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喉上神经阻滞 气管表面麻醉 气管插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表面麻醉与静注艾司洛尔对全麻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彩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2-1073,共2页
关键词 气管表面麻醉 血流动力学 艾司洛尔 全麻诱导插管 静注 气管插管 心血管系统 不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在环甲膜穿刺行气管表面麻醉时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少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24-2024,共1页
环甲膜穿刺注入局麻药行气管声带表面麻醉时.常用的方法是注射器直接接穿刺针穿刺。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注射器接头皮针进行环甲膜穿刺注射局麻药行气管声带表面麻醉,获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气管表面麻醉 环甲膜穿刺 头皮针 穿刺注入 穿刺注射 注射器 局麻药 穿刺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喷雾管的改进和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连才 冯清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喷雾管 改进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气管导管在高血压病人拔管期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建树 吴成富 +1 位作者 李灵芝 毕好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表面麻醉气管导管 高血压 拔管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永强 潘伟 姚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e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EBUS-TBNA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 目的探讨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e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EBUS-TBNA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63例,麻醉医生根据麻醉习惯选择麻醉方法,单纯全身麻醉31例(A组),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32例(B组)。比较EBUS-TBNA操作开始至苏醒拔除喉罩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呛咳/体动次数、苏醒时间(停止麻醉药物泵入至拔除喉罩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和操作时间。结果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中位数2(0~3)次,明显少于A组6(3~12)次(Z=-6.758,P=0.000);B组患者呛咳/体动次数中位数0(0~1)次,明显少于A组2(0~4)次(Z=-4.943,P=0.000);B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427.2±46.2)μg,明显少于A组(535.2±73.6)μg(t=6.996,P=0.000);B组患者苏醒时间(8.6±1.6)min,明显短于A组(12.4±1.9)min(t=8.855,P=0.000)。2组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32.7±3.9)min vs.(32.3±4.1)min(t=-0.362,P=0.719)。结论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EBUS-TBNA安全可行,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术中循环系统更加稳定,苏醒更加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表面麻醉 环甲膜穿刺 全身麻醉 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用环甲膜穿刺注入利多卡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保中 张闻宇 于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8-668,共1页
关键词 全麻气管插管 2%利多卡因 高血压患者 环甲膜 临床观察 穿刺注入 气管表面麻醉 心血管应激反应 气管插管操作 高血压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