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n=51)和对照组(n=52)。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在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行TEAS,至患者送至恢复室前停止;对照组放置电极片于相同穴位,但不进行电刺激。记录Mallampati分级、气管插管尝试次数、按压环状软骨、插管时阻力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留置时间。记录拔管后1、6、24 h POST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咽喉VAS疼痛评分和声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拔管后1、6、24 h POST总发生率、POST 1级发生率和咽喉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6 h POST 2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后1、6、24 h声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可明显降低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咽喉VAS疼痛评分。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组与双腔支气管组各20例肺占位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中喉罩组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双腔管组使用肌松...目的: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组与双腔支气管组各20例肺占位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中喉罩组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双腔管组使用肌松药,术中行单肺通气。结果:喉罩组与双腔管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pO_2、术前、术后1 h PaCO_2无明显差异。喉罩/双腔管放置满意用时、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喉罩组均短于双腔管组。插喉罩/双腔管前后,△MAP、△HR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术中每千克体重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喉罩组显著少于双腔管组。肺叶切除后血气PaCO_2、术中最高PETCO_2,喉罩组显著高于双腔管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n=51)和对照组(n=52)。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在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行TEAS,至患者送至恢复室前停止;对照组放置电极片于相同穴位,但不进行电刺激。记录Mallampati分级、气管插管尝试次数、按压环状软骨、插管时阻力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留置时间。记录拔管后1、6、24 h POST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咽喉VAS疼痛评分和声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拔管后1、6、24 h POST总发生率、POST 1级发生率和咽喉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6 h POST 2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后1、6、24 h声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可明显降低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咽喉VAS疼痛评分。
文摘目的: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组与双腔支气管组各20例肺占位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中喉罩组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双腔管组使用肌松药,术中行单肺通气。结果:喉罩组与双腔管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pO_2、术前、术后1 h PaCO_2无明显差异。喉罩/双腔管放置满意用时、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喉罩组均短于双腔管组。插喉罩/双腔管前后,△MAP、△HR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术中每千克体重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喉罩组显著少于双腔管组。肺叶切除后血气PaCO_2、术中最高PETCO_2,喉罩组显著高于双腔管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