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红忠 胡成平 +2 位作者 杨华平 陈琼 瞿素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气管腔内 冷冻治疗 恶性肿瘤 介入 镜下 纤维支气管 治疗方法 气管肿瘤 2003年 中央型肺癌 生活质量 长生存期 近期疗效 纤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哮喘患者行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治疗患者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娜娜 陈丽娜 +1 位作者 陈晨 张伟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总结国内首例采用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bronchial cryo-denervation, BCD)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重度哮喘患者接受2次BC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2次BCD治疗及护理后,... 目的 总结国内首例采用支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bronchial cryo-denervation, BCD)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重度哮喘患者接受2次BC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2次BCD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哮喘控制问卷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6 min步行试验、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专科评估、术中监测气道变化、术后注重气道管理和呼吸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可以提高该类患者BCD的成功率并保证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哮喘 气管腔内冷冻去神经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右侧管腔引导插管对气管插管定位的影响
3
作者 金如意 包沁雨 +3 位作者 顾连兵 谭婧 朱秀秀 王丽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右侧管腔引导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行胸腔镜右侧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8~79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插管组(R组)和盲法插管组(C组),每组30例。在DLT主套囊通过声门后,R组将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置入,至观察到气管隆突,在FOB直视下调整导管尖端进入左主支气管并确定蓝套囊位置;C组采用传统盲插法进行插管,再用FOB完成定位。记录从插管启口至可视喉镜观察到会厌的时间(OMT)、开始插管到气管主套囊通过声门的时间(INT)、DLT继续下行至定位完成的时间(LOT),并计算总插管时间(TOT)。记录插管次数、一次插管成功例数。记录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记录插管后气管损伤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术后4 d内声音嘶哑、咽喉痛和吞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气管损伤评分、气管隆突损伤率、术后第1天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OMT、INT、LOT、TOT、入室时、插管后1、3、5 min的HR、SBP和DBP、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盲法插管比较,FOB经左侧DLT右侧管腔引导下的双腔管插管定位,可减少插管定位操作步骤,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气道损伤,降低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 气管插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瑛园 关健强 +3 位作者 黑子清 杨基荣 冉涛嘉 黄品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拔管力等因素是否是双腔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本研究收集18~65岁,ASAI-Ⅲ级的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吸烟史、导管直径、导管留置时间、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拔管力等因素是否是双腔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本研究收集18~65岁,ASAI-Ⅲ级的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吸烟史、导管直径、导管留置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是否使用氟比洛芬酯、是否拔管时呛咳等。拔管时使用测力计测量拔除导管所需的力。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咽喉痛分为咽喉痛组和无咽喉痛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预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应。【结果】最终纳入163例患者,拔管后30 min有74例(45.4%)患者发生术后咽喉痛,89例(54.6%)患者未发生术后咽喉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95%CI=3.83(1.73,8.50),P=0.0001]和拔管力增大[OR95%CI=1.78(1.45,2.20),P<0.001]是术后咽喉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拔管力预测术后咽喉痛的AUC曲线为0.773[95%CI(0.701,0.846),P<0.001];当约登指数为0.447时,拔管力的最佳临界点是13N。【结论】女性和拔管力是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痛 危险因素 气管拔管 拔管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双腔气管导管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会影 费昱达 权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左双腔气管导管(DLT)逆时针旋转90°与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两种插管方法的左主支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接受左DLT插管的肺切除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90&#...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左双腔气管导管(DLT)逆时针旋转90°与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两种插管方法的左主支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接受左DLT插管的肺切除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90°组和180°组,每组324例,其中,90°组采用患者头正中位、左DLT支气管套囊越过声门后逆时针旋转90°的传统插管方法进行插管;180°组采用患者头右偏位、左下颌角与胸骨正中对齐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左DLT置入左主支气管的插管成功率以及隆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648例患者中,男336例,女312例,年龄39.0~75.0岁,平均(54.6±9.0)岁。90°组和180°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0.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180°组第2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90°组(P<0.001)。90°组和180°组插管后隆突黏膜损伤率分别为23.8%、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结论与传统插管方法相比,患者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插管方法不能提高首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但作为一种补救插管方法可以提高再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双气管导管 插管成功率 气道管理 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欢 张晨曦 +2 位作者 袁瑞 闵红星 郝美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n=51)和对照组(n=52)。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在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行TEAS,至患者送至恢复室前停止;对照组放置电极片于相同穴位,但不进行电刺激。记录Mallampati分级、气管插管尝试次数、按压环状软骨、插管时阻力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留置时间。记录拔管后1、6、24 h POST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咽喉VAS疼痛评分和声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拔管后1、6、24 h POST总发生率、POST 1级发生率和咽喉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6 h POST 2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后1、6、24 h声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可明显降低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咽喉VAS疼痛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气管插管 术后咽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芯片筛选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周未来 李俊 +2 位作者 赵泰安 李莹 贺淼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4,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讨论其分子机制。方法:对GSE143303芯片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的模块,并对模块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功能及通路富...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并讨论其分子机制。方法:对GSE143303芯片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哮喘发病显著相关的模块,并对模块基因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将WGCNA分析结果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基因,使用miRDB、miRwalk数据库预测关键基因的上游miRNAs,并利用Cytoscape构建关键mRNA-miRNA调控网络。利用GSE147878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依据ROC曲线评估关键基因的诊断价值。结果:magenta模块和purple模块基因与哮喘显著相关,主要涉及Wn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等。共得到13个关键基因,包括ATP6V1G1、TXNDC17、NDUFA4、RHOA、SEC61B、RPS3A、PSMC5、GSPT1、MBP、SMARCC2、GNL3L、RPL7L1、RAD21及其潜在的miRNA-mRNA调控网络。结论:ATP6V1G1、GSPT1、SEC61B等关键基因在支气管哮喘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哮喘 气管镜管腔内活检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药物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何成 刘阳 +3 位作者 廖庆峰 简佳庆 付小刚 简勇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药物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余市人民医院自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37例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药物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余市人民医院自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37例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治疗费用及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100.00%)和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8.95%,73.68%);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1.05%,15.79%);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费用为(1000.18±21.29)元,低于对照组的(2010.04±40.51)元;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为(5.39±0.43)d、(6.15±0.49)d、(5.12±0.42)d、(3.06±0.12)d短于对照组的(9.12±1.02)d、(10.37±0.65)d、(8.16±0.57)d和(5.13±0.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药物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快速缓促进患者支气管管腔通畅和缓解其躯体不适症状,还能减轻其治疗负担,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高效、安全、低廉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 冷冻 药物 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 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儿童单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肖亮灿 叶升 +1 位作者 许静红 荣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患者的临床放置及其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5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group DLT)和支气管封堵器组(group BB),每组28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患者的临床放置及其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5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group DLT)和支气管封堵器组(group BB),每组28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支气管封堵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记录两组诱导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建立双肺隔离时间、一次成功率、肺萎陷程度、重新调整次数、气道峰压、胸膜打开后20 min动脉血气、手术时间、术中缺氧情况以及拔管后早期咽痛声嘶发生率。【结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相比,支气管封堵器组建立双肺隔离时间较长,(173.1±75.1)vs(95.6±30.2)s,P<0.05;肺萎陷程度相似,P>0.05;术中平均气道峰压较高,(28.11±5.76)vs(21.57±4.02)cmH2O,P<0.05;胸膜打开后20 min动脉血pH较低,7.35±0.03 vs 7.42±0.06,P<0.05;PaCO2较高,平均(43.01±7.25)vs(35.79±3.17)mmHg,P<0.05;术后早期声音嘶哑发生率较低,14%vs 50%,P<0.05;术后早期咽喉疼痛发生率较低,35%%vs 64%,P<0.05。【结论】对儿童患者,支气管封堵器可实现有效单肺通气和双肺隔离。支气管封堵器咽喉损伤较小,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封堵器 气管导管 儿童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对术中导管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玉萍 李明星 +1 位作者 刘继 程云高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4-1005,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导管位置 导管选择 右侧 气管导管 肺叶切除手术 肺隔离术 决策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1
作者 瞿慧 嵇晓阳 +1 位作者 杨芸斌 陈贤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GF组)和Macin...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在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GF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每组20例。GF组运用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对位;M组运用传统方法(先用Macintosh喉镜插管,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位)。记录患者喉镜下声门显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需喉部按压的患者例数以及术后48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痛情况。结果GF组Cormack-Lehane分级明显低于M组(P<0.01)。GF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104.3±11.1)s vs.(138.6±33.0)s](P<0.01),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组(90%vs.55%)(P<0.05),需要喉部按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M组(20%vs.90%)(P<0.01),术后声音嘶哑和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5%vs.35%,25%vs.75%)(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用于声门显露困难患者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的应激反应,降低声嘶和咽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deScope可视喉镜 纤维支气管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洪江 潘维敏 +1 位作者 张林 温翠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组与双腔支气管组各20例肺占位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中喉罩组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双腔管组使用肌松... 目的: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喉罩组与双腔支气管组各20例肺占位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两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中喉罩组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双腔管组使用肌松药,术中行单肺通气。结果:喉罩组与双腔管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pO_2、术前、术后1 h PaCO_2无明显差异。喉罩/双腔管放置满意用时、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喉罩组均短于双腔管组。插喉罩/双腔管前后,△MAP、△HR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术中每千克体重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喉罩组显著少于双腔管组。肺叶切除后血气PaCO_2、术中最高PETCO_2,喉罩组显著高于双腔管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喉罩组低于双腔管组。结论: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 喉罩 气管插管 单孔胸 肺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器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永慧 郭瑜 +2 位作者 喻倩 陶蕾 丁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37-3539,共3页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Ⅰ-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Ⅰ-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监测TOF值为0、熵指数40-60之间时在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度、TOF值、熵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及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A组较B组用时长,尤其右侧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准确率A组较B组低,尤其是行右侧双腔气管插管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法用于定位双腔气管插管快速便捷,准确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 听诊器 定位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深度与身高的关系 被引量:59
14
作者 欧阳葆怡 温晓晖 梁丽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寻Mallinckrodt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插管深度与患者身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第一阶段选择胸科手术成年患者 370例 ,分为男性左DLT组 (ML组 )、女性左DLT组 (FL组 )、男性右DLT组 (MR组 )和女性右DLT组 (FR组 )。静脉诱导后插入... 目的 探寻Mallinckrodt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插管深度与患者身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第一阶段选择胸科手术成年患者 370例 ,分为男性左DLT组 (ML组 )、女性左DLT组 (FL组 )、男性右DLT组 (MR组 )和女性右DLT组 (FR组 )。静脉诱导后插入选定的MallinckrodtDLT。听诊法调整管端位置 ,测量插管深度 (ID 1)。纤维支气管镜 (FB)直视下调整管端位置 ,再次测量插管深度 (ID 2 )。以患者身高和ID 2推导不同组别的回归方程。第二阶段 330例胸科手术患者 ,插入选定的DLT后 ,用听诊法和相应组别的回归方程所计算的插管深度调整管端位置 ,测量插管深度 (ID 3)。在FB直视下确认管端正确到位后 ,再次测量导管插管深度 (ID 4)。结果 根据 370例观测 ,听诊法确认双腔管管端已正确到位 ,与FB检查符合的仅 16 9例 ,错位率达 5 4 3%。FB确认管端正确到位时 ,ML组插管深度 (30 9± 1 8)cm比FL组 (2 8 3± 1 3)cm平均深 2 6cm(P <0 0 1) ,MR组 (30 2± 1 7)cm比FR组 (2 7 9± 1 6 )cm平均深 2 3cm(P <0 0 1)。插管深度与患者身高呈高度相关 (P<0 0 1)。第二阶段研究中按听诊法和相应回归方程计算值调整插管深度后 ,管端错位率比第一阶段降低了 6 0 %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深度 气管导管 身高 胸科手术 相关性 D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蒋京京 宋哲明 +2 位作者 孙彭龄 何星颖 朱秋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道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术后并发症 气管导管 UNIVENT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挺 李民 郭向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3-857,共5页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30)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n=30),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插入双...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30)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n=30),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插入双腔气管导管,记录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是否发生导管套囊破裂及口唇、牙齿损伤,患者基础(T0)血压和心率,以及插管开始时(T1)、插管完成后1 min(T2)、插管完成后3 min(T3)、插管完成后5 min(T4)的血压和心率,评估术后24 h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结果:S组患者插管时间少于M组[(37.4±9.7)s vs.(43.9±13.7)s,P=0.039],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vs.80%,P=0.488);两组均未发生套囊破损;S组发生口唇及牙齿损伤者少于M组(8例vs.2例,P=0.038);两组患者之间T0、T1、T2、T3、T4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咽痛(7例vs.10例,P=0.390)及声嘶(5例vs.7例,P=0.519)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Shikani喉镜插管花费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插管 SHIKANI喉镜 喉镜检查 胸外科手术 麻醉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吸引管法指导左型双腔支气管导管满意就位 被引量:15
17
作者 任全 龚治平 +1 位作者 黄怡真 杜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吸引管法 指导 左型双气管导管 满意就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径值指导选择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尧银光 吴炜 +1 位作者 羊丽丽 王传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的方法及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使用DLT行单肺通气的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A组),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选择型号;气管内径值组(B组),根据螺旋CT测量患者的气管内径值... 目的比较两种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型号的方法及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使用DLT行单肺通气的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A组),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选择型号;气管内径值组(B组),根据螺旋CT测量患者的气管内径值选择合适型号,每组150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疾病种类、使用DLT型号、合适度评价指标、肺萎陷质量、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DLT型号较大,导管的适合度和肺萎陷质量明显升高,术后24h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根据螺旋CT测量气管内径值能较准确选择合适的DLT型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径值 单肺通气 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traq DL喉镜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易杰 黄宇光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AirtraqDL喉镜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30例。术前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患者入室后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前分别使用直接喉镜和AirtraqDL喉镜,按Cormack-Lehane分级评估声门暴露情况。... 目的评价AirtraqDL喉镜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30例。术前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患者入室后常规麻醉诱导,插管前分别使用直接喉镜和AirtraqDL喉镜,按Cormack-Lehane分级评估声门暴露情况。记录使用AirtraqDL喉镜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等。结果与直接喉镜比较,AirtraqDL喉镜可以明显提高声门暴露程度(P<0.01),有27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时间为41(12~225)s。结论 AirtraqDL喉镜能够改善声门暴露程度并有效地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因此可以作为双腔气管插管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 气管导管 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宏伟 吴德华 +1 位作者 张晓峰 徐美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胸外科择期手术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不同分为A组(国产驼人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进口Portex双腔支气管导管)和C组(进口Tyco双腔支气管导...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胸外科择期手术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不同分为A组(国产驼人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进口Portex双腔支气管导管)和C组(进口Tyco双腔支气管导管),每组20例。记录插管时间和尝试插管次数、改变体位后需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次数、肺萎陷质量,观察平卧位双肺通气、侧卧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5 min、单肺通气30 min、双肺通气5 min时的吸气峰值压力(Ppeak)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的变化,以及术后24 h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发生情况。对记录和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间插管时间和尝试插管次数、改变体位后需纤支镜检查的次数、肺萎陷质量、相同时间点的Ppeak和Cdyn的变化以及术后24 h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双腔支气管导管与进口品牌产品在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气管导管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