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静脉穿刺用具在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永伯 陈曦 +2 位作者 高贵芳 张海霞 徐志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深静脉穿刺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 用具 2001年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在重度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华 张丽娜 艾宇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6-737,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 重度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深静脉穿刺包用于危重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小敢 沈光贵 +3 位作者 鲁卫华 吴敬医 王箴 金孝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09-2512,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单腔深静脉穿刺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53例(对照组)及采用单腔深静脉穿刺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 目的评价采用单腔深静脉穿刺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53例(对照组)及采用单腔深静脉穿刺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53例(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误入假道、导丝弯折、手术费用)、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渗血量、支气管痉挛、皮下气肿、心律失常、气管后壁穿孔、纵隔气肿、甲状腺损伤)发生情况和远期并发症(吞咽障碍、切口感染、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气管狭窄、套管脱出、瘢痕或肉芽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误入假道、导丝弯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9.472,P>0.05);而试验组患者手术费用较对照组降低〔(465±22)元与(3 310±1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术后渗血量及支气管痉挛、皮下气肿、心律失常、气管后壁穿孔、纵隔气肿、甲状腺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切口感染、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气管狭窄、套管脱出、瘢痕或肉芽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常规气管切开包作为经皮气管切开术材料比较,使用一次性单腔深静脉穿刺包作为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材料,同样具有微创、快速、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且其手术费用却较前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静脉切开 深静脉穿刺 危重病人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旷昕 李玉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2-543,共2页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pmy,OT)需要较高的专科技术,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设备器械要求高,且受场地、体位限制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急救和临床广泛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pmy,OT)需要较高的专科技术,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设备器械要求高,且受场地、体位限制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急救和临床广泛应用。我院麻醉科自2007年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OT比较,该方法快速、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传统气管切开 急危重症患者 时间 体位限制 并发症 麻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2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超 舒畅 +2 位作者 薛敏燕 李春艳 孙常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143-114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 临床治疗 疗效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人工气道建立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建如 韩旭东 +3 位作者 葛志华 黄晓英 王美兰 陶海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建立 SELDINGER 重症监护病房 基础 传统外科 后创面 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文涛 常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2-803,共2页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上呼吸道阻塞、急救、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麻醉科61例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置管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上呼吸道阻塞 操作不当 严重并发症 切开方法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留置套管的家庭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波 刘永珍 许莹 《护理研究》 2004年第7期1212-1213,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留置套管 家庭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垂直半喉术后病人气管外套管脱出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邵静 虞卫 姚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2期3186-3187,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后病人 套管 气管 脱出 气管套管 呼吸停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秋莲 王亚谊 《山西护理杂志》 1996年第3期95-96,共2页
针对目前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具体细节,特别是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情况,根据神经系统疾患特点及长期内套管护理的经验,对内套管更换时间、消毒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更换内套管,4小时与6小时、4小时与 8小... 针对目前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具体细节,特别是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护理的情况,根据神经系统疾患特点及长期内套管护理的经验,对内套管更换时间、消毒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更换内套管,4小时与6小时、4小时与 8小时菌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6小时与8小时菌数差异天显著性.A、B两种消毒方法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套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勍 姜宏英 +2 位作者 周婷 杨博 郭海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7-1232,共6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拟行拔管的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给予呼吸康复治疗后,按照是否...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拟行拔管的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给予呼吸康复治疗后,按照是否成功拔除气切套管分为拔管组和未拔管组。收集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拔管前或出院时的意识水平、氧分压、机械通气时间、上气道通畅情况、分泌物管理能力、能否耐受连续佩戴语音阀4h、咳嗽能力、吞咽能力等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成功拔除气切套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96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男性6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3.99±15.69)岁,拔管组60例和未拔管组36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气道通畅(OR 11.882,95%CI 1.181—119.519)、分泌物管理良好(OR11.512,95%CI 1.866—71.021)、能耐受4h语音阀佩戴(OR 49.217,95%CI 5.040—480.594)、PCF>100L/min(OR11.527,95%CI 1.053—126.12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困难拔管患者中,上气道通畅、分泌物管理良好、能耐受4h语音阀佩戴、咳嗽能力良好是成功拔除患者气切套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 拔除气切套管 呼吸康复 上气道通畅 分泌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晚泉 黄雪兰 +1 位作者 蔡敏 李中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69-2770,共2页
目的:总结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功能后再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经验。方法:对1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行紧急环甲膜穿刺给氧,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一步改善通气,对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及... 目的:总结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功能后再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经验。方法:对1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行紧急环甲膜穿刺给氧,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一步改善通气,对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及后遗症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后给氧,呼吸困难立即明显缓解,紫绀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升至90%以上。环甲膜穿刺器拔管后无声嘶、出血及喉狭窄等并发症。16例病人全部痊愈,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环甲膜穿刺快速、易行,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紧急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对于抢救急性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疾病 气管切开 环甲膜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惠仪 黎方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开展的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病例,通过对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前后的气管护理、心理护理、拔管护理,并观察其与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手...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开展的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病例,通过对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前后的气管护理、心理护理、拔管护理,并观察其与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出血及拔管后切口愈合的时间比较。结果: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较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安全、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的优点。结论:及时、快速配合进行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术后精心的气道护理,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气管置管病人的生活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穿刺 造口 临床护理 2002年10月 气管切开 传统外科 时间 2003年 救治成功率 生活舒适度 气管护理 穿刺造口 心理护理 拔管护理 切口 切口愈合 中出血 伤口愈合 气道护理 沟通技巧 合理运用 危重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留置气管套管不完全堵塞一例
14
作者 马平 张宏江 欧伙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4-774,共1页
患者,男,25岁,18d前因外伤入院,诊断:(1)急性颅脑损伤术后;(2)胸部闭合型损伤:左侧多发型肋骨骨折,左下肺挫裂伤,左侧胸腔积气;(3)左股骨中上段骨折。术中气管切开后置入8号硅胶气管套管,术后机械通气3h,自主呼吸恢... 患者,男,25岁,18d前因外伤入院,诊断:(1)急性颅脑损伤术后;(2)胸部闭合型损伤:左侧多发型肋骨骨折,左下肺挫裂伤,左侧胸腔积气;(3)左股骨中上段骨折。术中气管切开后置入8号硅胶气管套管,术后机械通气3h,自主呼吸恢复后脱机,留置气管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留置 急性颅脑损伤 股骨中上段骨折 气管切开后 肋骨骨折 肺挫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旭东 徐建如 +1 位作者 葛志华 王美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建立 重症患者 SELDINGER技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ICU患者 床边操作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家朋 覃红梅 +1 位作者 吴先荣 庞武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912-914,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改良方法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常规换管组(A组)和改良早期换管组(B组),B组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作为支架在发现气管切开套管漏气时即予更换,观察一... 目的:研究采用改良方法早期更换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常规换管组(A组)和改良早期换管组(B组),B组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作为支架在发现气管切开套管漏气时即予更换,观察一次性换管成功率、换管时间、漏气期间与换管后3d内平均每天发生气促次数、发现气囊漏气时及发现漏气后5d取痰行细菌培养并行床边胸部X线拍片以了解肺部感染情况、漏气期间及换管后均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气囊漏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现气囊漏气后ICU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早期更换组一次性换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换管时间亦短于常规组、换管期间SpO2下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局部出血少于常规组(均P<0.05)。换管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漏气后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B组均明显少于A组(均P<0.05)。结论:采用无气囊气管导管为支架更换早期气囊漏气的气管切开套管安全、可靠、有效,有利于改善氧合,可减少人机对抗,可更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气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套管护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7
作者 刘则杨 李家育 侯军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60-160,F003,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套管 消毒 气管切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后呼吸困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伟红 兰金山 +1 位作者 潘秋兰 李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0-1461,共2页
气管切开术最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有很大的扩展,尤其是颅脑外伤出血致昏迷及肺气肿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能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 气管切开术最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有很大的扩展,尤其是颅脑外伤出血致昏迷及肺气肿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能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死腔及呼吸次数,避免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一次性气管套管 临床分析 下呼吸道分泌物 置入后 气管切开 肺内气体交换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跃峤 陈文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99-2499,共1页
病例1 患者男,54岁,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窒息,昏迷,行气管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40d,神志清楚,病情平稳,肺部感染控制,准备拔除气切套管,常规吸痰,抽出气... 病例1 患者男,54岁,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窒息,昏迷,行气管插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40d,神志清楚,病情平稳,肺部感染控制,准备拔除气切套管,常规吸痰,抽出气囊内空气,拔除套管后,从气管切开瘘口处出现动脉性出血,出血较汹涌,患者呛咳,立即将气管套管自原窦道置入。气囊充气。后出血停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气切套管下方有活动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后出血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 气管切开 气切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套管固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晓微 潘进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固定方法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