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导管经导管芯塑形钩S形气管插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郁万友 吕洁 +3 位作者 庆晓峰 陈庆 王琦 向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58-958,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法 气管导管 管芯 临床 困难气管插管 麻醉医师 成人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腔狭小者气管插管法
2
作者 邹玉梅 李玉兰 高蕾 《护理研究》 2005年第7期1164-116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法 喉腔 呼吸衰竭病人 经口气管插管 常用方 组织水肿 气管切开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易用的逆行气管插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国才 鲁开智 +2 位作者 王秀琼 文欣荣 毕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法麻醉 逆行气管插管 COO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腔狭小者胃管引导气管插管新法
4
作者 邹玉梅 李玉兰 高蕾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胃管引导 喉腔 呼吸衰竭患者 经口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法 常用方 紧急抢救 气管切开 组织水肿 效果满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导管塑形方法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挺 李民 +1 位作者 徐懋 郭向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将导管气管腔开口分别置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和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塑形方法在插管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行择期胸外科手术并需进行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 目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将导管气管腔开口分别置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和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塑形方法在插管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行择期胸外科手术并需进行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根据气管导管塑形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U组和T组,患者使用的双腔气管导管均沿视可尼喉镜镜杆塑形,T组塑性后导管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凸面,U组气管腔开口置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全麻诱导后,采用塑形后的导管在视可尼喉镜引导下插管,记录患者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支气管插管错位、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总时间及是否有口唇和牙齿损伤,评估术后1 h及24 h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情况。结果:136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68例。U组患者视可尼插管操作时间少于T组[(35.1±6.1)s vs.39.6±11.8)s,P=0.007],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6%vs.88.2%,P=0.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插管阻力评分更低;T组支气管插管错位的例数少于U组(4 vs.13,P=0.020),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44.1±20.9)s vs.(53.6±29.2)s,P=0.032];两组患者插管总时间以及两组口唇、牙齿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声音嘶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术后1 h时U组均低于T组;而在咽喉疼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术后1 h和24 h时U组均低于T组。结论:使用视可尼喉镜引导左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时,将导管沿视可尼镜杆塑形,使其气管腔开口位于塑形后导管远端弯曲的凹面能够节省视可尼喉镜插管操作时间,并减少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这种塑形方法会增加支气管插管错位的发生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喉镜 有效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彭亮 张立贤 +2 位作者 曹阳 梁冰 黄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45-2346,共2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54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术前访视时接受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记录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血压及心率、苏醒... 目的:观察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54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术前访视时接受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记录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血压及心率、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与术毕时相比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使循环相对平稳,但对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插管 气管 手术期间 心理支持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的气管插管固定法
7
作者 李霞 杨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1期47-47,共1页
众所周知,气管插管是抢救患者及复苏时常采用的技术方法,妥善的固定是护理的重点。目前紧急气管插管时的固定方法仍以橡胶胶布交叉固定为主,有时遇到危重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及皮脂汗腺分泌旺盛时,会因胶布松动失去粘性从而导致气管插管... 众所周知,气管插管是抢救患者及复苏时常采用的技术方法,妥善的固定是护理的重点。目前紧急气管插管时的固定方法仍以橡胶胶布交叉固定为主,有时遇到危重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及皮脂汗腺分泌旺盛时,会因胶布松动失去粘性从而导致气管插管移位。我们也曾使用透明贴重新粘贴于胶布之上再用寸带固定的方法,但遇有躁动患者时此法也容易松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固定 紧急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口腔分泌物 交叉固定 固定方 汗腺分泌 躁动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管困难行双管法气管插管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会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5-,共1页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双管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gas和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冬 邓晓明 +4 位作者 佟世义 唐耿志 魏灵欣 隋静湖 王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比较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和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FT-LMA)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使用盲探插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86例,采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CILA组(n=43)和FT... 目的比较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和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FT-LMA)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使用盲探插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86例,采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CILA组(n=43)和FT-LMA组(n=43)。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CILA或FT-LMA,经CILA或FT-LMA直接盲探气管插管,记录CILA和FT-LMA置入次数和时间、盲探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喉罩拔除时间,以及在实施盲探气管插管前经喉罩插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镜下声门暴露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喉罩插入后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拔除喉罩后即刻以及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8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或FT-LMA,首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LA组35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5和2例分别在第2、3次成功插管,1例插管失败,改用FOB经CILA引导插管;FT-LMA组32例1次插管成功,4例2次成功,3例3次成功,4例失败,其中3例改用FOB经FT-LMA引导插管,1例由FOB引导完成插管。与CILA组比较,FT-LMA组喉罩置入时间[(22.4±18.9)s比(34.2±13.9)s]显著延长(P<0.05),而经CILA和FT-LMA引导盲探气管插管时间[(46.0±26.7)s比(51.8±41.1)s]及喉罩退出时间[(39.3±11.9)s比(35.3±10.4)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ILA和FT-LMA盲探气管插管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但CILA置入更容易,盲探气管插管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面罩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gas和Fastrach插管型喉罩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用于预测重度困难气道管理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冬 邓晓明 +8 位作者 佟世义 唐耿志 张雁鸣 魏灵欣 隋静湖 孙玉蕾 刘具会 王磊 刘孝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比较Cookgas插管型喉罩(CILA)和Fastrach插管型喉罩(FT-LMA)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在预测重度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同时具有甲颏距离<60 mm;门齿间... 目的比较Cookgas插管型喉罩(CILA)和Fastrach插管型喉罩(FT-LMA)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在预测重度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同时具有甲颏距离<60 mm;门齿间距<35 mm;Mallampati分级Ⅲ或Ⅳ级)60例,随机分为CILA组(n=30)和FT-LMA组(n=30)。麻醉诱导后,经口置入CILA或FT-LMA,获得喉罩最佳通气位置后,采用FOB经CILA或FT-LMA寻找声门,并引导完成气管插管。主要观察指标是喉罩置入和FOB引导气管插管成功与否,以及成功操作的次数和所用时间。结果 CILA组30例患者和FT-LMA组27例患者成功置入喉罩,在3例FT-LMA置入失败患者,改用CILA成功完成喉罩置入;CILA组有26例患者由FOB引导首次气管插管成功,4例患者在第2次成功插管。在成功置入FT-LMA的27例患者中,有20例FOB引导1次插管成功,4例2次成功,3例失败,改置入CILA后,2例由FOB引导首次成功,1例2次成功插管。与CILA组比较,FT-LMA组喉罩置入时间[(23.9±17.5)s比(35.3±12.8)s]显著延长(P<0.05),而FOB经CILA和FT-LMA引导气管插管时间[(48.6±13.5)s比(53.2±14.2)s]及喉罩退出时间[(40.4±10.2)s比(38.5±11.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中以及术后随访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CILA和FT-LMA联合FOB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重度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但在重度面颈瘢痕挛缩和颈部置有巨大扩张器患者,CILA置入和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均优于FT-L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面罩 纤维光导支气管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鑫 王江梅 +1 位作者 王东披 胡智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5%七氟烷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诱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36例,年龄6~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的眼科手术的小儿,入室后吸入5%七氟烷,2min后在1 min内静脉注射瑞芬... 目的观察小儿5%七氟烷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诱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36例,年龄6~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的眼科手术的小儿,入室后吸入5%七氟烷,2min后在1 min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在呼吸末端七氟烷浓度为3.2%~3.4%时,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2μg/kg加深麻醉。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插管满意率、患儿呼吸情况及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等。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4.4%,插管满意率为80.6%。麻醉诱导后与插管时、插管后比较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较小,患儿自主呼吸保持良好。结论吸入5%七氟烷联合0.3μg/kg瑞芬太尼诱导过程平稳,在保证自主通气的前提下能顺利完成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小颖 王薇 +2 位作者 杨秀凤 关婷婷 吴新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 目的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应用降压药情况,有无呛咳与屏气反应及气管插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显著差异。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均低于C组,呛咳、屏气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但拔管后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高于C组。两组咽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术后1d咽部异物感及咽痛均明显好转。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可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抑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麻醉 气管 插管 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声门下吸引功能的气管插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于鑫 刘阳 +3 位作者 吕晓楠 李国强 李国锋 魏路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3-738,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声门下吸引(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但是某些研究结论与之相反。目的探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背景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声门下吸引(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但是某些研究结论与之相反。目的探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对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148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15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入院类型(术后、内科疾病、创伤)、是否使用肌肉松弛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气管切开、是否再插管、VAP发生率、VAP发病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VAP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气管插管类型、年龄、是否使用肌肉松弛剂、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气管切开、是否再插管是VA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气管插管类型、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再插管是VAP的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无VAP累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住院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采用具有SSD功能的气管插管可降低VAP发生率;高龄、较高的APACHEⅡ评分、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亦是VAP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插管 气管 声门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Glide 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弓胜凯 张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比较Glide Scope视频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患者60例,分为Glide Scope视频喉镜组(G组,n=30)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n=30)。术前... 目的:比较Glide Scope视频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患者60例,分为Glide Scope视频喉镜组(G组,n=30)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n=30)。术前应用改良Mallampati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气道评估,诱导后分别用两种喉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记录Cormack-Lehane分级、插管时间及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变化情况,计算首次插管成功率。结果:G组声门显露程度优于M组(Z=3.907,P<0.001),插管后G组pMA和fH的变化较M组明显轻微(t=2.473、2.647,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G组(86.7%)明显高于M组(63.3%)。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Glide Scope视频喉镜能明显改善OSAS患者临床插管条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插管工具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GLIDE SCOPE视频喉镜 MACINTOSH喉镜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导管管理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悦 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07-4110,共4页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在无拔管指征的情况下,自行将插管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气管插管脱出,可能导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后果。本文就有效导管管理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气管...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在无拔管指征的情况下,自行将插管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气管插管脱出,可能导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后果。本文就有效导管管理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气管插管的置入、导管固定、气囊管理、气道分泌物管理、及时拔管等方面阐述,旨在科学管理气管插管,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为临床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适宜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海燕 班博 +1 位作者 刘鹏飞 柳秋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30-36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的适宜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作者实习单位)急诊就诊并行气管插管的患者235例,将收集的前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的适宜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作者实习单位)急诊就诊并行气管插管的患者235例,将收集的前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对照组的结果将试验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57例)、B组(60例和C组(54例),即分别在插管第6 h、第8 h和第10 h介入口腔护理,然后进行采样,与对照组一致。在气管插管即刻、第6 h、第8 h、第10 h和第12 h 5个时间点进行牙菌斑评分和牙菌斑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4组不同时间牙菌斑评分和牙菌斑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管插管即刻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 h牙菌斑评分和牙菌斑细菌培养结果A组低于其他3组(P<0.05);第8 h B组低于其他3组(<0.05);第10 h C组低于其他3组(P<0.05);第12 h对照组高于其他3组(P<0.05)。4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6 h低于气管插管即刻和第8 h(P<0.05);B组第8 h低于第6 h和第10(P<0.05);C组第10 h低于第8 h和第12 h(P<0.05)。口腔护理后2 h B组牙菌斑评分差值低于A组和C组,C组牙菌斑细菌培养结果差值高于A组和B组(P<0.05);口腔护理后4 h A组与B组牙菌斑评分和牙菌斑细菌培养结果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牙菌斑评分看,在第8 h介入口腔护理在抑制牙菌斑增长方面要优于第6和第10 h;从细菌量看,在第6 h和第8 h口腔护理短期内抑制细菌增长要优于在第10 h。以此结合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在第8 h进行第一次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口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oy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全麻诱导后困难插管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宏 顾正峰 +2 位作者 姚敏 过伟 胡毅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23-3325,共3页
目的:观察McCoy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诱导后McCoy喉镜窥喉不能看见声门任何部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20):FOB经鼻插管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McCoy喉镜联合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诱导后McCoy喉镜窥喉不能看见声门任何部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20):FOB经鼻插管组(对照组)和McCoy喉镜联合FOB经鼻插管组(研究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首次插管前(T1)、插管成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后1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统计两种方法插管一次成功率、多次成功率、插管耗时和插管并发症。结果:T0、T1、T2、T3等时点两组间SBP、DBP和H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研究组(100%)高于对照组(75%)(P<0.05),多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耗时研究组(103±25)s较对照组(178±47)s短(P<0.05),两组间插管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Coy喉镜联合FOB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耗时短,可作为全麻诱导后困难插管时插管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MCCOY喉镜 光导纤维支气管 困难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 被引量:23
18
作者 焦亮 刘瑞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效果。方法:颌面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30例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氟比洛...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效果。方法:颌面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30例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氟比洛芬酯(1 mg/kg)或地佐辛(0.1 mg/kg)。记录患者拔管后0.5 h、1 h、2 h、6 h咽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伯格曼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以及每组的咽痛例数。结果:F组与C组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咽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后0.5 h、1 h时,F组咽痛的VAS低于C组(P<0.01),BCS高于C组(P<0.05);术后2 h、6 h时,F组的VAS、BCS评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术后咽痛的VAS低于F组,BCS高于F组。结论:地佐辛用于防治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术后咽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氟比洛芬 插管 气管 口腔外科手术 咽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用于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功胜 郑贤军 +1 位作者 裴万敏 孔高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Shikani喉镜用于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是否可减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30例ASAⅠ~Ⅲ级65岁以上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用Shikani喉镜(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M组)行... 目的:探讨Shikani喉镜用于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是否可减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30例ASAⅠ~Ⅲ级65岁以上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用Shikani喉镜(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M组)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的血压(BP)、心率(HR),并计算各时点RPP(rate pressure product)指数。同时采血测定T0、T3的皮质醇浓度。记录两组插管时间,计算一次插管成功率,并记录插管时的并发症。结果: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 M组SBP及RPP指数均显著高于S组(P<0.01)。插管时SBP两组均显著低于诱导前,S组插管后5min SBP仍显著低于诱导前(P<0.001),而M组插管后5min SBP与诱导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插管后5min HR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插管后5min RPP指数也显著高于诱导前(P<0.001)。M组插管后皮质醇浓度较诱导前高95(33~156)nmol/L(P<0.01),也高于S组插管后皮质醇浓度(P<0.01)。两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Shikani喉镜用于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可减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加老年人围术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应激反应 老年人 SHIKANI喉镜 MACINTOSH直接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唤醒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鲲鹏 王宝宁 +3 位作者 申琰琰 李卫霞 李昭 姚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2-747,共6页
目的:对比观察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唤醒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年龄19~66岁拟在经口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手术的... 目的:对比观察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对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唤醒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年龄19~66岁拟在经口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手术的胸外科患者,分别为常规全身麻醉诱导下直接喉镜双腔气管插管组(T组,20例)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复合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后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组(E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二重指数(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的变化,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BP和RPP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较,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BP、HR和RPP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气管插管后E组患者BP明显降低,T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约1 min。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均明显升高,T组患者HR增快持续约4 min,E组患者HR增快持续约1 min。与E组相比较,观察期内气管插管后T组SBP、DBP、MAP、HR和RPP均明显升高。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的BIS值均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比较,观察期T组SBP大于基础值30%和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且E组中未见SBP大于基础值30%和RPP大于22 000的患者。结论:在双腔气管插管期间,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轻插管导致的剧烈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对唤醒反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 利多卡因 血流动力学 麻醉 全身 麻醉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