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气管内喷雾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逸湘 周钦海 +2 位作者 朱敏敏 傅诚章 田伟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反应 罗哌卡因 临床观察 气管 喷雾 长效局部麻醉药 预防 酰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沈国容 陈莺 赵志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70-3871,3875,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DXM)组,每组各24例。观察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2、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DXM)组,每组各24例。观察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2、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诱导前与插管前SBP、DBP降低(P<0.05);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2 min时的SBP、DBP和HR均比诱导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XM组患者诱导前与插管前SBP、DBP、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2、5min与诱导前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2 min时的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5 min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XM可以很好的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并减轻心血管反应,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防 麻醉 气管插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诱导无肌松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浓度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春梅 何洹 施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测定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7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吸入8%七氟醚诱导同时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02ng/ml。患者... 目的测定七氟醚诱导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7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吸入8%七氟醚诱导同时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舒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02ng/ml。患者意识消失后七氟醚浓度降至5%,待舒芬太尼的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平衡1min后行气管插管。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出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0.325ng/ml,95%CI为0.307~0.342ng/ml;EC95为0.363ng/ml,95%CI为0.344~0.498ng/ml。结论七氟醚诱导时无肌松条件下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为0.325ng/ml和0.363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气管插管反应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润乔 张亮 +5 位作者 孙家骧 李朝鲜 夏文秀 梁淑筠 于亚洲 吴家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喉上神经阻滞 气管表面麻醉 气管插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时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南瑾 梁文华 +2 位作者 应婷婷 陈玲阳 蒋永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89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均给予丙泊酚(2.0 mg/kg)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患者,Probit回归分析计算阿芬太尼抑制双腔支...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均给予丙泊酚(2.0 mg/kg)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患者,Probit回归分析计算阿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 男性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为77.9(95%CI:34.4~92.9)μg/kg;女性组的ED50及其95%置信区间为66.7(95%CI:60.5~76.0)μg/kg,男性组大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合丙泊酚2 mg/kg时,阿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气管插管反应 半数有效剂量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纪宏新 张兴安 +2 位作者 邵伟栋 徐波 施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乳剂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3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3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 目的测定依托咪酯乳剂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选择23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0.3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2min内最高的SBP和/或HR高出基础值15%为气管插管反应阳性。雷米芬太尼靶浓度按改良序贯法增加或减少0.5ng/ml。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出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为3.06ng/ml,95%CI为2.56~3.47ng/ml;相应的EC95为3.85ng/ml,95%CI为3.45~6.64ng/ml。结论复合依托咪酯0.3mg/kg诱导时雷米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和EC95分别为3.06ng/ml和3.85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镜和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产生和预防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雯 傅润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7-819,共3页
喉镜和气管插管(1aryngoscopyandendotrachealintuba—tion,LETI)时,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神经一体液反射,给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死亡。虽然可以通过加深麻醉、使用降压药、抑制心率等药物方法降低... 喉镜和气管插管(1aryngoscopyandendotrachealintuba—tion,LETI)时,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神经一体液反射,给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起死亡。虽然可以通过加深麻醉、使用降压药、抑制心率等药物方法降低不良反应,但麻醉药或非麻醉药用量过大又会产生新的并发症,本文就其反应机理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预防 喉镜 非麻醉药 机械性刺激 心血管系统 不良反应 药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芬太尼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气管插管效果的随机双盲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佳佳 陈蒙蒙 +3 位作者 王睿娴 黄梦朦 李军 上官王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诱导对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阿芬太尼20μg/kg(A20组)、40μg/kg(A40组)和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诱导对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阿芬太尼20μg/kg(A20组)、40μg/kg(A40组)和60μg/kg(A60组)进行麻醉诱导,余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一致。评估3组患儿的Helbo-Hansen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入恢复室后的躁动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A20组比较,A40、A60组患儿Helbo-Hansen整体评分和咳嗽得分较低(P<0.05)。与T0比较,A40和A60组患儿在T1~T3时点MAP降低,A20组患儿T2、T3时点HR增快,A40组患儿T1时点HR减慢,A60组患儿T1~T3时点HR减慢(P<0.05);与A20组比较,A40组患儿T1~T3时点MAP较低,T2、T3时点HR较慢,A60组患儿T1~T3时点MAP较低、HR较慢(P<0.05)。A60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P<0.05)。结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诱导期给予阿芬太尼40μg/kg或60μg/kg联合丙泊酚3 mg/kg、罗库溴铵0.3 mg/kg均可使患儿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而前者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更平稳,可实现术后快速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气管插管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钮曙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25-102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雷米芬太尼 临床应用 麻醉诱导 麻醉性镇痛药 全凭静脉麻醉 气管插管反应 阿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监控下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对老年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尚华 刘小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1-942,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老年人 BIS 诱导方式 麻醉 气管插管反应 监控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