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直接策略与堵管策略对比的系统综述
1
作者 顾逸青 程舒芃 +2 位作者 李勇强 毛二莉 励建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6-673,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成年气管切开患者直接拔管策略与堵管策略的优劣。方法 构建PICO,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e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气管切开后的成年患者拔管措施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 目的 系统评价成年气管切开患者直接拔管策略与堵管策略的优劣。方法 构建PICO,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e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气管切开后的成年患者拔管措施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1日。直接拔管组在通过拔管评估后直接拔管,而不包含≥24 h堵管;堵管组拔管前实施≥24 h堵管,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及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文献质量。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提取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发表时间集中于2003年至2020年,来自西班牙、中国、尼泊尔和以色列4个国家,总样本量745例。非RCT研究的NOS评分为6~8分,RCT的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1篇较低,1篇中等。堵管策略包括完全堵管24~48 h后拔管、逐步缩小管径再堵管后拔管、逐步堵管后拔管;直接拔管策略包括通过拔管评估后直接拔管、内镜检查评估通过后直接拔管。与堵管策略对比,直接拔管策略可显著减少拔管时间,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种策略在拔管成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肺部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各项研究间结论不一致。GRADE评价拔管成功率和拔管时间为低质量证据,肺部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 成年气管切开患者中,直接拔管策略比堵管策略更优,直接拔管策略能缩短拔管时间,减少不良反应,而两种策略在拔管成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拔管 重症康复 堵管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