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罩全身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小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
1
作者 王磊 王少超 +2 位作者 胡卫东 昝云雷 李全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小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评估小儿甲状腺位置...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小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评估小儿甲状腺位置及颈部血管走行,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并标记穿刺点,全身麻醉后使用喉罩控制呼吸以保障患儿通气,喉罩置入成功后由纤支镜引导完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统计并分析患儿一般情况、麻醉方案、通气模式、手术操作、生命体征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共40例患儿纳入分析,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9)min,麻醉时间(41±9)min。均成功置入喉罩,患儿均采用压力控制呼吸,吸气峰压12~20 cmH_(2)O。在纤支镜进入气道检查时气道压力有不同程度升高,潮气量略有降低,但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6/40),主要为胃肠胀气和低氧血症。结论小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围手术期麻醉管理风险高,喉罩全身麻醉可为患儿提供有效的通气和稳定的麻醉深度,维持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确保纤支镜引导下小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全身 纤维支气管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拔管影响因素及拔管指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银 青晨 +4 位作者 袁梅 阙湘 邹兴顺 何艾林 毛丽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对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拔管的影响因素、拔管指征及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病人拔管成功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拔管 影响因素 拔管指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出血麻醉管理一例
3
作者 段谟舜 马武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0,共1页
患者,男,49岁,163 cm,65 kg,因“气管切开术后10 d,切口渗血1 d”入院。患者10 d前因多发脑梗死、昏迷行气管切开术,于术后第9天出现伤口周围明显渗血。高血压10余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欠佳。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终末... 患者,男,49岁,163 cm,65 kg,因“气管切开术后10 d,切口渗血1 d”入院。患者10 d前因多发脑梗死、昏迷行气管切开术,于术后第9天出现伤口周围明显渗血。高血压10余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欠佳。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终末期肾病病史3年,透析治疗,一周3次。脑梗死病史2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麻醉管理 透析治疗 气管切开术后 规律服药 血压控制 2型糖尿病 多发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ssy-Muir说话瓣膜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明 魏珍 +1 位作者 祖合热·肉孜 李金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检测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评估PMV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技术(HRM)检测Passy-Muir说话瓣膜(PMV)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生物力学的作用,探讨利用咽腔与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参数评估PMV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0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PMV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PMV组在此基础上佩戴PMV,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并进行HRM检查,收集腭咽收缩压力峰值、腭咽收缩时长、UES松弛残余压和UES松弛时间等数据。将PMV组治疗后的MMASA评分与HRM压力参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各脱落4例。治疗后,两组UES松弛残余压显著降低(t> 47.403, P <0.001),MMASA评分、腭咽收缩压力峰值、腭咽收缩时长和UES松弛时间均显著增加(t> 19.621, P <0.001);PMV组均优于对照组(t>2.050, P <0.05)。治疗后PMV组腭咽收缩压力峰值(r=0.924, P <0.001)、腭咽收缩时长(r=0.948, P <0.001)和UES松弛残余时间(r=0.954, P <0.001)与MMASA评分呈正相关,UES松弛残余压与MMASA评分呈负相关(r=-0.939, P <0.001)。结论 佩戴PMV治疗能增强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咽腔和UES区域的吞咽生物力学水平。利用咽腔和UES区域的压力参数可预测佩戴PMV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气管切开 Passy-Muir说话瓣膜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临床实践的证据转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捷 彭琳 +3 位作者 黄晓燕 王园 王立芬 冯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临床实践的循证证据,将证据进行临床转化,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循证框架、结构化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整合,获得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气道评估、用物评估、氧储备、吸痰负压、吸...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临床实践的循证证据,将证据进行临床转化,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循证框架、结构化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整合,获得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气道评估、用物评估、氧储备、吸痰负压、吸痰深度、气道湿化、声门下吸引等证据共14条、形成审查指标16条,并将证据转化至临床实践。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相关理论知识得分提高[(58.30±12.27)分vs(63.68±11.88)分,P<0.05]、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的16条审查指标规范化执行率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P<0.05)。结论经循证实践,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临床操作现况与最佳证据之间的差距缩小,优化了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吸痰 证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8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武元星 孟赜 +6 位作者 王强 石广志 张铮 赵立红 郑一 陈光强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006年182例神经外科患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使用导丝扩张钳(GWDF)技术(152例)和经皮旋转扩张(Percutwist)技...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006年182例神经外科患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使用导丝扩张钳(GWDF)技术(152例)和经皮旋转扩张(Percutwist)技术(30例)。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支气管镜辅助。记录手术一般情况及并发症,随访3个月。比较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GWDF方法操作时间平均约4~5min,Percutwist方法操作时间平均约8.5min,其中熟练者操作约6~7min,欠熟练者操作约10min。并发症发生率为4.95%,常见并发症为切口出血(6例)及切口感染(2例)。发现1例皮下气肿。研究期间未见气胸、气管食管瘘和有症状的气管狭窄等,无与气管切开相关的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可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严格进行人员技术培训,认真操作。有条件时应使用支气管镜辅助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气管 并发症 经皮导丝扩张钳气管切开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6
7
作者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1 位作者 赵海平 王荣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881,共13页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达成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后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的专家共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形成问题清单和推荐意见,运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根据RIGHT清单报告专家共识结果。结果在康复医疗情境下,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达成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后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的专家共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形成问题清单和推荐意见,运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根据RIGHT清单报告专家共识结果。结果在康复医疗情境下,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的综合康复由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和护理人员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完成。针对气道功能的康复、气道功能的管理、拔管前的评估及拔管、拔管后的监测及康复管理4个领域,形成17条共识意见。结论针对康复医疗情境下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的相关问题达成专家共识意见,有助于提升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的质量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气管切开 康复 呼吸治疗 吞咽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喉镜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8
作者 何秀芳 陈穗俊 +1 位作者 傅敏仪 黄桂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730-3730,共1页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管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管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气管切开术后时有拔管困难等情况的发生,此时应及时行电子喉镜检查,查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电子喉镜检查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常规气管切开 紧急气管切开 环甲膜切开 急救手术 呼吸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气管套管联合自制堵管对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审绥 田旭东 +1 位作者 王伟丽 唐正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患者使用带气囊套管、金属气管套管联合自制堵管对气切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气管切开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患者使用带气囊套管、金属气管套管联合自制堵管对气切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气管切开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带气囊套管组(47例)和气囊套管+金属套管组(53例),两组均使用自制堵管,统计临床资料、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肺炎的临床分析、治疗方法、致病菌,总结气切后发生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气管切开术后,术后肺炎发生率为36.00%。气囊组相比于气囊+金属组,发生率为2.12%(P<0.0001),出血发生率为1%,皮下气肿1%。气囊组未出现脱管,而气囊+金属组脱管发生率为20%。所有患者未出现呼吸困难,拔管困难及气管食管瘘。此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及饮酒史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炎的发生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拔气管套管时间的长短及气管套管类型是气切后发生肺炎的综合危险因素(OR=0.021,95%CI:0.002~0.19,P<0.0001)。结论:在口腔颌面部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常规使用气囊套管联合自制堵管,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管套管 肺炎 自制堵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根因分析法在预防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清 马亚楠 +1 位作者 马红丽 王月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936-3940,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型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9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设为对照组,利用整合型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其发生的气道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 目的:探讨整合型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9例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设为对照组,利用整合型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其发生的气道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将分析后形成的改善措施应用于2023年7月—2024年2月诊疗的75例病人(试验组)中,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气道湿化效果及改善措施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安全胜任力及不良事件风险感知水平。结果:对照组病人共发生气道护理不良事件20例,试验组病人共发生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病人安全胜任力以及不良事件感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合型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气道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感知及应对能力,提升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气管切开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涛 闫燕 +6 位作者 朱丽 陶立元 刘俊秀 曾进 宋昱 王宇 王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09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71例传统气管切开(传统组)与62例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改良组)的临床资料,改良组在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基础上应用分层穿刺技术,比较2...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09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71例传统气管切开(传统组)与62例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改良组)的临床资料,改良组在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基础上应用分层穿刺技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操作时间(7.6±3.6)min,明显短于传统组(22.3±6.9)min(t=15.074,P=0.000);术中出血量(5.3±1.0)ml,明显少于传统组(14.5±5.3)ml(t=13.454,P=0.000);切口大小(2.6±0.5)cm,明显低于传统组(4.0±0.6)cm(t=14.495,P=0.000);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12.9%(8/62),明显低于传统组29.6%(21/71)(χ~2=5.397,P=0.020)。结论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能快速、微创地建立气道通道,操作相对简便、安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适应证较传统气管切开术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旭东 徐建如 +1 位作者 葛志华 王美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建立 重症患者 SELDINGER技术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ICU患者 床边操作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春刚 张燕 +1 位作者 岳凤枢 吴凤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915-916,91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2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9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4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4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2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9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4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4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P<0.05~0.01)。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传统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洋 李白翎 +3 位作者 张本 周炜 郑艳华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SSDT)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GWDF组和SSDT组,...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SSDT)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GWDF组和SSDT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扩张次数、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SSDT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GWDF组[(6.5±2.2)min vs(9.3±3.1)min,P=0.02],扩张次数明显少于GWDF组[(1.10±0.05)次vs(1.53±0.22)次,P=0.001],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GWDF组(P=0.000),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WDF组(P=0.000)。结论 SSDT与GWDF相比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心脏术后危重患者气管切开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经皮气管切开 导丝扩张钳技术 单步扩张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气道管理新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被引量:21
15
作者 贾东林 王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21-824,共4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微创技术 经皮气管切开 气道梗阻 急救复苏 操作时间 皮肤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保建 董迎春 +2 位作者 王新河 李刚 苏荣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同期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tomy,ST)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口腔颌面...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同期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tomy,ST)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行肿瘤根治伴皮瓣转移修复并且做气管切开术的124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用药、气管切开时的生命体征、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24例患者中41例行PDT(P组),83例行ST(S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S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S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T相比,PDT具有更多优点,更加适合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气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并发症 口腔颌面外科 外科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气管切开术预防烧伤后上呼吸道梗阻27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刚 黄金华 +3 位作者 周杰 周荣芳 刘森 刘亦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38-4239,共2页
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常常发生上呼吸道急性梗阻。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此类患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防止窒息的发生已成为烧伤科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气管切开的指征更... 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常常发生上呼吸道急性梗阻。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往往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此类患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防止窒息的发生已成为烧伤科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气管切开的指征更是有比以往放宽的趋势。我科自2007年以来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代替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治疗中重度吸人性损伤及严重头面颈部烧伤患者27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上呼吸道梗阻 烧伤后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上呼吸道急性梗阻 烧伤患者 预防 头面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韬滔 何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3-2415,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DT患者(PDT组)和24例ST患者(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患者较ST组患者...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DT患者(PDT组)和24例ST患者(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患者较S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1.2)min与(21.0±4.8)min〕短、切口〔(1.7±0.3)cm与(3.9±0.8)cm〕小、术中出血量〔(4.6±0.9)ml与(9.0±4.0)ml〕少、切口愈合时间〔(3.0±0.9)d与(6.0±1.1)d〕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除切口渗痰发生率(0)较ST组〔4/24(16.7%)〕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较传统的ST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愈合快,且切口渗痰的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气管切开 危重病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外科气管切开术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来 万小健 +2 位作者 卞金俊 朱科明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5-1026,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外科气管切开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旷昕 李玉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2-543,共2页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pmy,OT)需要较高的专科技术,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设备器械要求高,且受场地、体位限制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急救和临床广泛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pmy,OT)需要较高的专科技术,操作步骤复杂,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设备器械要求高,且受场地、体位限制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制约,不利于急救和临床广泛应用。我院麻醉科自2007年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与OT比较,该方法快速、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 临床应用 传统气管切开 急危重症患者 手术时间 体位限制 并发症 麻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