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异味气体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
侯畅
袁孟韬
陈佳
尤巍
赵一凡
管航
李开开
郭磊
谢剑炜
|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顶空分析总状土木香精油成分 |
严志宏
许金娣
张臣
顿珠次仁
张宁方
罗珍
|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
陈鹏羽
张德权
李少博
王卫
徐乐
张佳敏
张锐
陈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4
|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
徐昕蓥
杨傲林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结合气味活力值鉴定槟榔香六堡茶关键香气物质 |
陈国和
胡腾飞
王乐涯
欧行畅
李勤
黄建安
刘仲华
王超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6
|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法分析20种辛香型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
曹博雅
蒲丹丹
郑瑞仪
孟瑞馨
孙宝国
张玉玉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7
|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
韩卓
刘禹慧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8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
王利萍
丁昱文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9
|
香气活性值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辣椒油的关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
余进
曾艳
白艳
张良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0
|
基于SBSE-GC-O-MS技术‘梅占’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
欧晓西
黄慧清
李秋明
余欣茹
姜能宝
林宏政
郑玉成
孙云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增强型去除脂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饲料中45种除草剂和杀虫剂农药残留 |
孟祥龙
王卉
宋苏
夏梦
范广宇
魏云计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美味牛肝菌风味活性物质 |
曹蓓
齐玉刚
张春霞
刘安军
王丽霞
郑捷
白云
宋晓娣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3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物质 |
李琴
朱科学
周惠明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14
|
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对红酸汤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林莉
董玮
严红光
袁玮
|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5
|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技术鉴定巧克力麦芽中可可特征风味物质 |
秦奔
张海鹏
郑飞云
钮成拓
刘春凤
王金晶
李永仙
李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6
|
SAFE结合GC-MS/O分离分析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
蒲丹丹
孟瑞馨
曹博雅
郑瑞仪
孙宝国
张玉玉
|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7
|
基于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度值解析及调控鸡蛋干关键风味物质 |
董园园
李睿佳
张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8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法分析异味薏米的异味成分 |
陈光静
郑炯
丁涌波
陈晓龙
夏季
阚建全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9
|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鉴定清炖猪肉汤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 |
徐永霞
陈清婵
吴鹏
徐晓云
王可兴
潘思轶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20
|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红枣白兰地风味成分 |
李树萍
邱诗棋
吴宛芹
张莹
李珊珊
李美萍
张生万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