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在高速公路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马旭文
|
《山西交通科技》
|
2016 |
1
|
|
2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技术分析不同乳饮料风味的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 |
闵捷
刘玉茹
宁淼
李云江
李慧
贺凯茹
乌日娜
赵三军
武俊瑞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5 |
0 |
|
3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紫丁香与小叶丁香花中的挥发性成分 |
白千祥
胡文静
王蒙
刘洋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4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芜菁冻干片挥发性成分 |
岳丽
张英仙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毛红艳
于明
热依拉木·海力力
|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室内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及其新型替代品 |
王林啸
高珂
李建佳
彭佳慧
杨紫砚
牙尔肯
郑丛宜
魏巍
鲁理平
程水源
|
《色谱》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香气活度值分析膜分离精制技术对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郭英杰
郭智鑫
卞建明
谢秋涛
李高阳
汪凯
郭佳婧
朱向荣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不同干制方式下红托竹荪香气特征 |
李莉莉
李晓贝
董慧
赵晓燕
王琴
周晓倩
姜力煌
刘晓瑾
周昌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胡柚花窨制红茶香气成分特征 |
张慧静
王悦
杨波
王长法
陆胜民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
0 |
|
9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润滑油中N-甲基吡咯烷酮残留量 |
王昱霞
张伟亚
陈向阳
李成发
陈国峰
|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高效液相色谱、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电子鼻分析重庆烤鱼调料的风味特性 |
屠大伟
马宏能
唐敏
尤琳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基于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8种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分析研究 |
张琳
叶汉钟
陈红平
张颖彬
|
《中国茶叶》
|
2024 |
0 |
|
12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李亚男
张尚耀
孔祥奚
|
《食品安全导刊》
|
2025 |
0 |
|
13
|
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陈酿时间对酱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黄冰羽
王淋
刘源
王惠
石学梅
潘丽娜
傅其旭
王宪斌
李丹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5 |
0 |
|
14
|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
陈鹏羽
张德权
李少博
王卫
徐乐
张佳敏
张锐
陈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5
|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等级郫县豆瓣煸炒后风味特征差异 |
张浩
顾思远
邓静
周剑琴
唐英明
易宇文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6
|
基于电子鼻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调味小龙虾挥发性风味特征差异 |
张权
李金林
胡明明
彭斌
钟比真
涂宗财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7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 |
王娜
沈毅
庄园
程伟
罗森
张亚东
刘子轩
刘冰
高红波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芫荽风味物质的影响 |
张文玉
李雅
马赫
刘常金
张军兵
江慎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9
|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
韩卓
刘禹慧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
王利萍
丁昱文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