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品质及香气影响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1
作者 刘景超 高杨 +3 位作者 廖方舟 李焕勇 郭兴科 杨丽芳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研究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理化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以六代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套袋与不套袋对照处理,通过测量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为研究套袋处理对六代红星苹果理化品质及香气的影响,以六代红星苹果为试材,采用套袋与不套袋对照处理,通过测量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联用法测定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果质量增加,果实密度减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有所降低。香气成分分析显示,套袋处理能改变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显著提高六代红星苹果的色泽和香气品质。综上,套袋处理后,六代红星苹果能更好的保持苹果香气,提高苹果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苹果 套袋处理 相色谱/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芥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
2
作者 贺茂芳 张博 +4 位作者 唐一梅 张育珍 张剑 韩禄 秦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1,共6页
研究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直接分析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含量;将芥花油中的脂肪酸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当顶空进样器... 研究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直接分析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含量;将芥花油中的脂肪酸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当顶空进样器在170℃平衡20min、芥花油质量为3.0g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丰度最强。在最佳进样条件下,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物质,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20%;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共20种,占比61.52%;醇类共10种,占比17.74%;烯类共4种,占比13.70%;其他种类5种,占比5.24%。含量在5%以上的物质有6种,它们分别是王醛,(E)-2-十烯醛,(E,E)-2-十一烯醛,1-甲氧基-2-丙烯,已醛,1-甲基环丙烷甲醇。芥花油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共11种,占比5.94%;单不饱和脂肪酸共6种,占比9.92%;多不饱和脂肪酸共2种,占比84.14%。含量最高的是α-亚麻酸(63.25%),其次是亚油酸(2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花油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顶空进样 相色谱-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油中脂肪酸不同的酯化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2 位作者 李铁纯 朱永强 刘晓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花籽中棉籽油进行了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1和酯化方法2分别鉴定出11种和7种脂肪酸,占棉籽油总量的96.16%和...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花籽中棉籽油进行了提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酯化方法1和酯化方法2分别鉴定出11种和7种脂肪酸,占棉籽油总量的96.16%和98.32%,方法1酯化的棉籽油中鉴定出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7.26%,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0.24%,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27%;方法2酯化的棉籽油中鉴定出的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7.12%,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8.00%,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脂肪酸 分离鉴定 相色谱-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牦牛、黄牛不同品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明 龙虎 +3 位作者 文勇立 王建文 傅昌秀 张金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449,共6页
分析四川九龙、昂科两个牦牛品种和宣汉、平武、川南、峨边4个黄牛品种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点。肌肉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除硬脂酸外的十六种脂肪酸在品种间均有差... 分析四川九龙、昂科两个牦牛品种和宣汉、平武、川南、峨边4个黄牛品种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点。肌肉提取脂肪后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除硬脂酸外的十六种脂肪酸在品种间均有差异(p<0.0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从40.13%~49.40%不等,牦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48.49%)显著高于黄牛(41.87%),其中又以九龙牦牛最高(49.40%);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九龙牦牛和平武黄牛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5.41%和15.72%,MUFA/PUFA分别为3.69:1和2.53:1。这表明九龙牦牛肌肉脂肪酸营养价值高,对肉品开发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黄牛 脂肪酸 背最长肌 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稻米油脂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3 位作者 李铁纯 邢晓燕 刘晓媛 刁全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49-352,共4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稻米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的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稻米、辽宁稻米、吉林稻米、四川稻米、浙江稻米及深圳稻米油脂中鉴定出的脂肪酸分别占...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稻米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的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稻米、辽宁稻米、吉林稻米、四川稻米、浙江稻米及深圳稻米油脂中鉴定出的脂肪酸分别占检出化合物总量的98.95%、92.70%、84.28%、95.80%、93.46%和68.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2.93%、69.21%、61.62%、68.62%、68.16%和5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脂肪酸 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文鱼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刁全平 侯冬岩 +3 位作者 回瑞华 李铁纯 李学成 魏晓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7-548,共2页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三文鱼鱼肉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共检测出25中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71.9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9.4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1...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三文鱼鱼肉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共检测出25中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1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71.9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9.4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1.77%,同时检出了15-二十四碳烯酸(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脂肪酸 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翠艳 侯冬岩 +2 位作者 回瑞华 李学成 刘晓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8-430,共3页
对葵花籽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葵花籽中分离鉴定出4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关键词 葵花籽 脂肪酸 相色谱-谱联用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09
8
作者 杨春英 刘学铭 陈智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1-214,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方法。方法选用NaOH-甲醇溶液作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极性毛细管柱,分流比为20:1,对15种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用SPSS软件对植物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方法。方法选用NaOH-甲醇溶液作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极性毛细管柱,分流比为20:1,对15种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用SPSS软件对植物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除椰子油外,其余14种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75%以上,大于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植物油 相色谱-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书倩 辛广 +2 位作者 张博 梁攀 陈洪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58,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对野生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测定、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红蘑鉴定出3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3.47%,9,12-十八碳二烯酸28.30%,油酸58.23%;猴头菇签定出4种脂肪酸,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对野生红蘑、猴头菇、香菇三种食用菌中脂肪酸含量与组成进行测定、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红蘑鉴定出3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3.47%,9,12-十八碳二烯酸28.30%,油酸58.23%;猴头菇签定出4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24.03%,9,12-十八碳二烯酸21.85%,油酸42.40%,硬脂酸11.73%;香菇中鉴定出2种脂肪酸,其比例为十六酸11.86%,9,12-十八碳二烯酸8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蘑 猴头菇 香菇 脂肪酸 相色谱-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1 位作者 李铁纯 刘晓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1-542,共2页
对板栗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板栗中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关键词 板栗 脂肪酸 相色谱-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苣荬菜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翠艳 侯冬岩 +2 位作者 回瑞华 刘晓媛 朱永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05-307,共3页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苣荬菜中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由苣荬菜中分离鉴定出12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0.21%,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2.09%,饱和脂肪酸占脂肪...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苣荬菜中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由苣荬菜中分离鉴定出12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0.21%,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2.09%,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苣荬菜 脂肪酸 相色谱-谱联用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孢霉菌丝体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吕晴 余德顺 雷邦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对采自云南白马雪山土壤中并经分离和发酵培养的被孢霉菌株SM96的菌丝体油脂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测定 ,共检测出30种脂肪酸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4 %,主要为亚油酸、α_亚麻酸 (ALA) ...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对采自云南白马雪山土壤中并经分离和发酵培养的被孢霉菌株SM96的菌丝体油脂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测定 ,共检测出30种脂肪酸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4 %,主要为亚油酸、α_亚麻酸 (ALA) ,还有少量的γ_亚麻酸、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 (EPA)等 ,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产生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孢霉 菌丝体 脂肪酸 相色谱- 多不孢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蜂蜜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晓玲 朱婕妤 +2 位作者 朱露 文红 刘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38-342,共5页
对湖北产荆条蜜、紫云英蜜、柑橘蜜、油菜蜜4个蜂蜜品种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乙醚提取蜂蜜中的脂肪酸,再以硫酸-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鉴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4种... 对湖北产荆条蜜、紫云英蜜、柑橘蜜、油菜蜜4个蜂蜜品种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乙醚提取蜂蜜中的脂肪酸,再以硫酸-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鉴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4种蜂蜜中共分离出14种脂肪酸,其中荆条蜜、紫云英蜜及油菜蜜中分别鉴定出8种脂肪酸,柑橘蜜中鉴定出7种脂肪酸,另外,14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5.53%~79.31%,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6.68%~40.77%,4种蜂蜜中均含有棕榈酸和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脂肪酸 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与真空冷冻干燥猪里脊肉中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召华 罗婧 +1 位作者 宁浩然 崔松焕 《肉类研究》 2014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建立猪肉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检测方法,并对冷鲜和真空冷冻干燥猪肉中脂肪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处理猪肉脂肪酸的差异。方法:猪肉进行真空冷冻,脂肪酸利用GC-MS测定。结果:在冷鲜猪肉和... 目的:建立猪肉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检测方法,并对冷鲜和真空冷冻干燥猪肉中脂肪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处理猪肉脂肪酸的差异。方法:猪肉进行真空冷冻,脂肪酸利用GC-MS测定。结果:在冷鲜猪肉和真空冷冻干燥猪肉样品中脂肪酸分别确定了11种和8种;猪肉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其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硬脂酸、棕榈酸、反亚油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花生四烯酸、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花生酸、癸酸;真空冷冻干燥猪肉粉未检出癸酸、花生四烯酸和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冷鲜猪肉中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无显著差异。结论:GC-MS法能有效对脂肪酸进行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是一种可行的干燥方法,能有效保持猪肉中脂肪酸成分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真空冷冻干燥 相色谱-谱法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种子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静 王晓春 +2 位作者 李铁纯 回瑞华 侯冬岩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利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地区的紫茄子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提取,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和浓硫酸-甲醇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甲酯化方法得到的脂肪酸成分基... 利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地区的紫茄子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提取,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和浓硫酸-甲醇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甲酯化方法得到的脂肪酸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些差异。两种酯化方法得到的脂肪酸主要有8,11-十八碳二烯酸、十六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分别为29.87%-62.60%、12.83%-16.19%和5.17%-7.17%。氢氧化钾-甲醇法比浓硫酸-甲醇法更加适合辽宁茄子种子样品中脂肪酸的甲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茄子 种子 脂肪酸成分 索氏提取 相色谱-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旭光 侯冬岩 +1 位作者 关崇新 刘晓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51-253,共3页
对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由棚栽苣荬菜中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30.87%;... 对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由棚栽苣荬菜中分离鉴定出1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30.87%;由野生苣荬菜中分离鉴定出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苣荬菜 棚栽 野生 脂肪酸 相色谱-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海胆黄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全平 侯冬岩 +2 位作者 回瑞华 徐丽丽 李铁纯 《特产研究》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为了了解紫海胆黄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紫海胆黄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32.89%;不饱和脂肪酸8... 为了了解紫海胆黄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紫海胆黄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6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32.89%;不饱和脂肪酸8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67.11%,其中,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2.73%和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 脂肪酸 相色谱-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基质对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18
作者 董翊 姜阳 +3 位作者 于瑞祥 高艳秋 任逸尘 魏王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VOCs的质量在不同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0~1.00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5.7%;除甲醇基质中低含量丙酮和异丙醇的回收率大于200%外,3种基质中不同含量的5种VOCs的回收率均在90.0%~110%内,推测残留在检测器中的甲醇影响了与甲醇保留时间接近的丙酮和异丙醇的电离,导致离子强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管采样 热脱附 相色谱-谱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影响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子油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19
作者 邹耀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6,21,共4页
以2-氨基-2-甲基-丙醇为脂肪酸的化学修饰试剂,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GC-EI MS)分析葵子油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将脂肪酸羧基修改为含氮杂环,使在EI源中避免了链烯基中碳碳双键的移动。解析了葵子油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 以2-氨基-2-甲基-丙醇为脂肪酸的化学修饰试剂,气相色谱-电子轰击质谱(GC-EI MS)分析葵子油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将脂肪酸羧基修改为含氮杂环,使在EI源中避免了链烯基中碳碳双键的移动。解析了葵子油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产物的EI质谱图,讨论了烯酸中碳碳双键的定位规则,确定了葵子油脂肪酸中碳碳双键的位置。鉴定出葵子油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9.41%,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占65.30%。本方法为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子油 脂肪酸 2-氨基-2-甲基-丙醇 化学修饰 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37种脂肪酸的含量
20
作者 王溪 钟诚 +3 位作者 荣维广 顾显显 顾慧丽 吉文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1230,共9页
为提高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用油中多种脂肪酸的灵敏度和定性定量效果,进行了题示研究。参考GB 5009.168—2016进行样品前处理。取1 g混合均匀的食用油样品,加入含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8 mL,于(80±1)℃加热回流至... 为提高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用油中多种脂肪酸的灵敏度和定性定量效果,进行了题示研究。参考GB 5009.168—2016进行样品前处理。取1 g混合均匀的食用油样品,加入含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8 mL,于(80±1)℃加热回流至油滴消失。在回流冷凝器上端加入7 mL 15%(体积分数)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80±1)℃加热回流2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 mL正庚烷,振摇2 min,再加入3 mL饱和氯化钠溶液,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溶液5 mL,加入3 g无水硫酸钠,振摇1 min,静置5 min,上层溶液采用大气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7种脂肪酸甲酯以CD-2560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大气压气相色谱电离源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37种脂肪酸甲酯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 0,检出限(3S/N)为0.1~1.3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0%~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0%。方法用于5种食用油样品的分析,饱和脂肪酸检出量最高的为猪油(54.450 7%),其余依次为玉米油(22.970 2%)、橄榄油(20.556 1%)、核桃油(11.367 4%)、菜籽油(9.530 8%);不饱和脂肪酸检出量最高的为菜籽油(90.463 0%),其余依次为核桃油(88.626 8%)、橄榄油(79.436 0%)、玉米油(77.025 0%)、猪油(45.547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谱法 食用油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