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青菜与草莓中3种有机锡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红
沈伟健
+5 位作者
蔡理胜
吴斌
丁涛
姜珊
余可垚
王晓研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4-598,共5页
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PCI)两种电离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青菜和草莓中三环锡、三苯锡、苯丁锡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溴酸消解,丙酮-正己烷提取,经衍生后由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采用EI和...
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PCI)两种电离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青菜和草莓中三环锡、三苯锡、苯丁锡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溴酸消解,丙酮-正己烷提取,经衍生后由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采用EI和PCI两种电离源进行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测定,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3种有机锡农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两种方法中目标物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19~0.042 mg/kg和0.009~0.042 mg/kg,均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05、0.10、0.20 mg/kg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1%~93.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两种方法线性均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果蔬菜中有机锡农药的测定,且两种方法可实现互补,有助于提高定性和定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相色谱
-
串联
质谱
电子轰击
电离
源
正
化学
电离
源
有机锡
青菜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奶中3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美瑜
林竹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建立了牛奶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32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分析方法。针对目标物灵敏度不同选择电子轰击电离源或化学电离源,系统地优化了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在优...
建立了牛奶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32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分析方法。针对目标物灵敏度不同选择电子轰击电离源或化学电离源,系统地优化了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在优化条件下,32种农药在25(10)~50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4;倍硫磷和毒死蜱的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1. 7μg/kg和2. 8μg/kg,其它30种农药的MDL为0. 026~1. 2μg/kg;当样品的加标浓度水平为50、200μg/kg(有机氯类农药的加标浓度为20、100μg/kg)时,32种目标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 5%~116%,相对标准偏差为1. 9%~14%。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分析结果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相色谱
-
离子
阱
串联
质谱
(GC
-
IT
-
MS/MS)
电子轰击
电离
化学
电离
有机氯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元凤
闫惠
+1 位作者
杜然
刘建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
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370份交通事故案件中"酒驾"检测后剩余的微量陈旧血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好,测试样品中安非他明类毒品的检出率约为0.27%。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毒驾"案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检测方法,而且为相关法律措施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驾”案件
安非他明类毒品
质谱
证据
气
相色谱
-
正离子
化学
电离
-
串联
质谱
(
gc-pci-ms/ms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青菜与草莓中3种有机锡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红
沈伟健
蔡理胜
吴斌
丁涛
姜珊
余可垚
王晓研
机构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4-598,共5页
基金
PORTSIM 11TH 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RAC)MEETING(Analysis for Red Palm Oil Product Registration in China)(PORTSIM 061/2017)
文摘
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PCI)两种电离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青菜和草莓中三环锡、三苯锡、苯丁锡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氢溴酸消解,丙酮-正己烷提取,经衍生后由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采用EI和PCI两种电离源进行选择反应监测模式测定,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3种有机锡农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两种方法中目标物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19~0.042 mg/kg和0.009~0.042 mg/kg,均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05、0.10、0.20 mg/kg加标水平下,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1%~93.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两种方法线性均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果蔬菜中有机锡农药的测定,且两种方法可实现互补,有助于提高定性和定量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气
相色谱
-
串联
质谱
电子轰击
电离
源
正
化学
电离
源
有机锡
青菜
草莓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
tandem mass spectromety(GC
-
MS /MS)
electron impact ioniza
-
tion (EI)
positive chemical ionization (PCI)
organo
-
tin
green vegetables
strawberry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F76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奶中3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美瑜
林竹光
机构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603175)
文摘
建立了牛奶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32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分析方法。针对目标物灵敏度不同选择电子轰击电离源或化学电离源,系统地优化了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在优化条件下,32种农药在25(10)~50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4;倍硫磷和毒死蜱的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1. 7μg/kg和2. 8μg/kg,其它30种农药的MDL为0. 026~1. 2μg/kg;当样品的加标浓度水平为50、200μg/kg(有机氯类农药的加标浓度为20、100μg/kg)时,32种目标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 5%~116%,相对标准偏差为1. 9%~14%。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分析结果的假阳性。
关键词
气
相色谱
-
离子
阱
串联
质谱
(GC
-
IT
-
MS/MS)
电子轰击
电离
化学
电离
有机氯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
ion trap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
-
IT
-
MS/MS)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chemical ionization
organochlorine
organophosphate
pyrethroid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元凤
闫惠
杜然
刘建伟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8075)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文摘
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370份交通事故案件中"酒驾"检测后剩余的微量陈旧血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好,测试样品中安非他明类毒品的检出率约为0.27%。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毒驾"案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检测方法,而且为相关法律措施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毒驾”案件
安非他明类毒品
质谱
证据
气
相色谱
-
正离子
化学
电离
-
串联
质谱
(
gc-pci-ms/ms
)
Keywords
drug
-
driving cases
amphetamines
scientific evidence based on MS
gas chromatography positive chemical ionization
-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GC PCI
-
MS/M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青菜与草莓中3种有机锡类农药残留
王红
沈伟健
蔡理胜
吴斌
丁涛
姜珊
余可垚
王晓研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牛奶中3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
陈美瑜
林竹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王元凤
闫惠
杜然
刘建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