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1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1
作者 徐昕蓥 杨傲林 +7 位作者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0-248,共9页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找出气味和QDA属性之间相关联特征;结合消费者测评进行惩罚分析,探究各产品优先改进的感官属性及改进方向。通过GC-MS技术在5种不同的植物乳样品中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是醛类、醇类和吡嗪类,这几类挥发性化合物为植物乳提供花生味、苦杏仁味、核桃味等多种坚果味。最后惩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植物乳无需改进,由单一植物来源制成的乳制品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描述分析 惩罚分析 植物乳 感官属性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花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
作者 陈艳 高嵩 +2 位作者 黄晓雅 谢晓芳 彭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处理后红花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差异。电子鼻结果显示,W1W、W2W、W5S、W1S传感器在分析时发挥主要区分作用,且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红花样品存在差异。气相色谱-离子... 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处理后红花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差异。电子鼻结果显示,W1W、W2W、W5S、W1S传感器在分析时发挥主要区分作用,且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红花样品存在差异。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的红花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二聚体物质),包括21个醛类、9个酮类、9个酯类、6个醇类、5个烯类、4个含硫化合物、1个吡嗪类、1个酸类、1个呋喃类。经过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红花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更为丰富,总体含量更高,微波干燥法处理的红花产生了较多不良风味物质。因此,真空冷冻干燥是保留红花挥发性物质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电子鼻 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物质 干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定性定量分析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128种单体化合物
3
作者 李群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6,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确定了色谱条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GC-TOF MS/FID)分析,得到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单体化合物的组成信息,将化合物按z值分类法进行分类,共得到5种...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确定了色谱条件;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GC-TOF MS/FID)分析,得到煤直接液化石脑油中单体化合物的组成信息,将化合物按z值分类法进行分类,共得到5种族类别化合物,极性由低到高依次为链烷烃类、一环烷烃类、二环烷烃类、烷基苯类和一环烷苯类化合物,其中芳烃类化合物共检测到13种,12种为烷基苯类,1种为茚满;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TOF MS/FID)分析,定性定量128种单体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环烷烃类,少量为链烷烃类,环烷烃类化合物多为带侧链的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煤直接液化石脑油 单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与电子鼻联用对金鲳鱼粗脂肪特征挥发性化合物表征及分析
4
作者 王钰翔 张吉祥 +6 位作者 赵晨阳 潘佳宇 吴非凡 叶锦明 应晓国 邓尚贵 马路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0期43-50,共8页
目的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与电子鼻联用技术,系统分析金鲳鱼粗脂肪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特征。方法采用GC-IMS对金鲳鱼不同部位(鱼头、腹部及内脏)粗脂肪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 目的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与电子鼻联用技术,系统分析金鲳鱼粗脂肪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特征。方法采用GC-IMS对金鲳鱼不同部位(鱼头、腹部及内脏)粗脂肪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重点识别醇、酮、酸和醛类等关键风味组分的差异。结合电子鼻技术对各部位粗脂肪的整体风味轮廓进行表征,进一步评估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对风味形成的贡献。结果金鲳鱼不同部位粗脂肪均属于优质脂质,但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鱼头组主要为醇和酮类化合物;腹部组则以醇、烷烃和酸类物质为主;内脏组含有较高的挥发性酸类物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金鲳鱼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为其风味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副产物如内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电子鼻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法分析20种辛香型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博雅 蒲丹丹 +3 位作者 郑瑞仪 孟瑞馨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1-132,共12页
为研究辛香型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推进其加工和应用标准化进程,本实验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分离提取香辛料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20种辛香型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嗅闻分析,在香辛料... 为研究辛香型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推进其加工和应用标准化进程,本实验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分离提取香辛料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20种辛香型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嗅闻分析,在香辛料样品中共嗅闻到203种香气活性化合物(香气稀释因子≥9),主要由醇类、含硫类化合物、烯烃类、酯类、酮类、醛类、酚类、酸类组成,不同种类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所有样品可以很好地划分为3组。大蒜、大葱、小葱、洋葱的香气活性成分以含硫类化合物为主,其余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以烯烃类、醇类、酚类、酮类为主。含硫类香气活性成分在大蒜中检出含量最高,为3 484 777.68μg/kg,在大蒜中检出多种具有葱属植物风味特征的二硫醚、三硫醚等含硫类化合物;烯烃类香气活性成分在姜中检出含量最高,为72 847 224.14μg/kg,检出姜的主要香气成分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等;醇类香气活性成分和酮类香气活性成分在野薄荷中检出含量较高,分别为284 886.09μg/kg和196 167.66μg/kg,检出野薄荷的特征香气成分薄荷醇、香芹酮;醛类香气活性成分在木姜子中检出含量较高,为469 242.68μg/kg,检出木姜子的主要香气成分柠檬醛、香茅醛等。本研究解析了辛香型香料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其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香型香辛料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蛋中五氯苯酚的含量
6
作者 鲁晋南 王丽 +1 位作者 王云 梁杭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考虑到鸡蛋样品基质复杂,其中五氯苯酚(PCP)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PCP和其钠盐可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特点,提出了题示方法。取鸡蛋样品5.00 g,加入30μL 10.0 mg·L^(-1)2,4,6-三溴苯酚内标溶液、10 mL体积比9∶1的正己烷... 考虑到鸡蛋样品基质复杂,其中五氯苯酚(PCP)检测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PCP和其钠盐可在一定酸度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特点,提出了题示方法。取鸡蛋样品5.00 g,加入30μL 10.0 mg·L^(-1)2,4,6-三溴苯酚内标溶液、10 mL体积比9∶1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和2.5 mL 5%(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溶液,涡旋振荡5 min,超声提取10 min,在0℃下离心5 min。吸取上层有机相,于60℃氮吹至3 mL,加入3 mL 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涡旋振荡3 min,在0℃下离心2 min。弃去上层有机相,在水相中加入0.5 mL 6 mol·L^(-1)盐酸溶液和5 mL正己烷,涡旋振荡2 min,在0℃下离心2 min。吸出上层有机相,于60℃氮吹至干,加入1.5 mL乙腈,超声2 min,离心2 min,吸取上层乙腈相,过活化好的SLC固相萃取柱,用4 mL乙腈洗脱柱子,收集洗脱液,于60℃氮吹至0.5 mL,加入0.2 mL体积比1∶1的乙酸酐-吡啶混合溶液,密封后于60℃反应15 min。加入1 mL正己烷和2.0 mL 0.2 mol·L^(-1)碳酸钾溶液,涡旋振荡2 min,离心2 min,吸取有机相,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在Rtx-5ms色谱柱上以升温程序分离溶液中的PCP,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200 ng,检出限(3S/N)为0.11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0%~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2%~9.4%。方法用于18份市售鸡蛋样品的分析,在1份鸡蛋样品中检出PCP,检出量为5.07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相色谱-质谱 内标 柱前衍生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
7
作者 童光森 杨葵 +6 位作者 李想 昝博文 黄开正 陈韬 高原菊 伟雯婷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154,共11页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感官评价、质构和色差分析表明辐照剂量对样品的影响不大;电子鼻分析表明样品的气味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GC-IMS分析共鉴定出55种VOCs,醛类、烃类、吡嗪类和酸类是主要VOCs;乙酸乙酯、庚醛-D、β-月桂烯-M、己醛-D、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松油烯、(E)-2-庚烯醛-M、β-月桂烯-D、丁酸甲酯、(E)-2-庚烯醛-D、异丁醛、β-蒎烯-M、己醛-M等是样品差异性VOCs。6 kGy^(60)Co-γ及以上的剂量均能有效灭杀微生物;辐照灭菌能使部分VOCs的浓度得到提高,未检测到有明显异味的VOCs。6,10,14 kGy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均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吃兔 辐照剂量 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电子鼻 味活性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筛查车内空气中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8
作者 江楠 万伟 +2 位作者 游刚 何海峰 赵军霞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5期38-43,共6页
对11个国家车内/室内空气质量指南的化合物进行梳理,获得31种值得关注的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限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清单。以M1类新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车内空气中的10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将测试... 对11个国家车内/室内空气质量指南的化合物进行梳理,获得31种值得关注的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限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清单。以M1类新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车内空气中的10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将测试结果与清单限值比对,筛查出除国标规定的8项外,车内空气中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二氯甲烷(2.45~706μg/m^(3))、乙酸乙烯酯(0.91~440μg/m^(3))、4-甲基-2-戊酮(0.49~372μg/m^(3))、萘(0~24.2μg/m^(3))、丁二烯(0.14~4.80μg/m^(3))、四氯化碳(0~7.15μg/m^(3))、三氯乙烯(0~5.01μg/m^(3))、1,2-二溴乙烷(0~1.59μg/m^(3))。对后续车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修订提出扩大车内空气中VOC的管理清单、重新评估现行国家标准中8项物质的限值、设置预防性浓度与危害性浓度2个限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空 苏玛罐-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法分析异味薏米的异味成分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光静 郑炯 +3 位作者 丁涌波 陈晓龙 夏季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0-23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别对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成分,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中分别鉴定出47、43和51种挥发性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别对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成分,新鲜薏米、弱异味薏米和强异味薏米中分别鉴定出47、43和5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6.14%、98.68%和98.00%。通过对比上述3种不同异味程度的薏米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GC-O-MS),采用气味活度值(OAV)结合气味强度值对强异味薏米中的异味成分进行鉴定。从强异味薏米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12种异味成分,分别为己醛、庚醛、2-庚烯醛、辛醛、反-2-辛烯醛、壬醛、反-2-壬烯醛、癸醛、2-癸烯醛、己酸、2-壬酮和6-十一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异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不同干制方式下红托竹荪香气特征
10
作者 李莉莉 李晓贝 +6 位作者 董慧 赵晓燕 王琴 周晓倩 姜力煌 刘晓瑾 周昌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1-320,共10页
为探明不同干制方式之间红托竹荪气味特征差异,对3种干制方式下(燃煤干燥、电热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红托竹荪干品中气味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特征香气差异物质。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 为探明不同干制方式之间红托竹荪气味特征差异,对3种干制方式下(燃煤干燥、电热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红托竹荪干品中气味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特征香气差异物质。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C×GC-TOF-MS,HS-SPME-GC×GC-TOF-MS)对所有样品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通过计算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筛选特征香气差异物质。结果显示,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32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酮类、杂环类、烃类、醇类、酯类、醛类和酸类等,其中,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苯乙醇、1-辛烯-3-醇、苯甲醛、正戊醛、苯乙醛、正辛醛、2-正戊基呋喃和2,5-二甲基吡嗪是红托竹荪干品中重要气味贡献物质。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OAV>1确定了11种关键差异气味物质,其中,有7种在真空冷冻干燥组气味贡献度最大,1种在燃煤干燥组贡献最大,3种在电热烘干组贡献最大。差异气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可能会造成红托竹荪气味物质损失,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红托竹荪保留与果香、花香、草木香、豆香、泥土香、脂肪味、酒精味、蜂蜜味等相关的气味物质,如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苯甲醛、苯乙醇、正辛醛、2-正戊基呋喃和异戊醇等,电热烘干因温度可控会减少此类物质的损失,燃煤干燥会造成此类物质的严重损失,降低竹荪生鲜类风味。以上结果对红托竹荪干制方式的选择以及红托竹荪在干制过程中香气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多元统计分析 味活度值 关键差异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萃取-解吸土壤中7种芳香族化合物
11
作者 李丙阳 王钊 +1 位作者 陈佳 邱洪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功能化修饰固相微萃取(GO@SPME)针,结合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建立了检测土壤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包括甲苯、氯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和萘)的快速萃取和解吸策略。考察了萃取液... 利用氧化石墨烯功能化修饰固相微萃取(GO@SPME)针,结合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建立了检测土壤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包括甲苯、氯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和萘)的快速萃取和解吸策略。考察了萃取液体积、搅拌速率、萃取温度、加盐量、解吸温度、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对目标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内标物质(氘代甲苯),经甲醇提取,顶空固相微萃取快速富集,再结合GC-FID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在15 s内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快速萃取与解吸(萃取时间12 s,解吸时间3 s)。土壤样品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89,方法检出限(LOD,S/N=3)为1.71~11.60μg/g,定量下限(LOQ,S/N=10)为5.70~38.67μg/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60、120、180μg/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7.3%~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成本较低,数据稳定可靠,适用于土壤样品中芳香族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氧化石墨烯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 快速萃取-解吸策略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12
作者 陈智 冯泽阳 +4 位作者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为探究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微塑料的基质效应影响以及建立相关的定量方法,该文以聚苯乙烯微塑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3种基质和2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以期找到降低基质效应影响的最优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加标样品均存在显著的基质增强效应,但使用氢氧化钾(KOH)试剂法进行前处理后基质效应的影响明显减弱,且优于目前主流的酶法前处理结果。该方法易于操作,试剂成本低,可应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是目前最优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基础上建立了PY/GC-MS测定全血样品中聚苯乙烯微塑料的定量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26 ng/mL和100 ng/mL,可用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对于其他生物基质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相色谱-质谱联用 聚苯乙烯微塑料 定量分析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压榨植物油中6种挥发性溶剂的残留量
13
作者 黄斌 李政 +1 位作者 李灿 陈同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可以给人体提供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1-2]。目前,食用植物油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物理压榨法与溶剂浸出法,其中物理压榨法就是采用物理挤压的方式... 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可以给人体提供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1-2]。目前,食用植物油的制取方法主要有物理压榨法与溶剂浸出法,其中物理压榨法就是采用物理挤压的方式从油料中榨取植物油,无需添加六号溶剂,也无需脱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相色谱 压榨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鹏羽 张德权 +5 位作者 李少博 王卫 徐乐 张佳敏 张锐 陈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8-305,共8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肉煮制后风味的差异,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后欧拉羊、巴...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肉煮制后风味的差异,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后欧拉羊、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背最长肌和霖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拉羊肉煮制后的电子鼻图谱轮廓区别于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运用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羊肉挥发性风味指纹进行分析,3种羊肉共检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及其他类,其中20种挥发性化合物可被嗅闻出,19种香气活度值≥1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1-辛烯-3-醇、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乙酯、二甲基三硫和2-戊基呋喃等。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巴寒杂交羊肉和宁夏滩羊肉煮制后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相近,与欧拉羊肉差距较大,这与电子鼻结果一致。该项研究为羊肉风味品质评价、产地溯源、真伪鉴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煮制 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产地溯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柑橘中2,4-滴的含量
15
作者 邢梦珂 李雪银 +2 位作者 黄孟丽 詹密 黄浩伦 《现代食品》 2025年第7期179-182,共4页
本文分别建立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柑橘类水果中2,4-滴含量的方法,并分别对质控样及市售的柑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质量浓度为0.02~1.00μg·mL^(-1)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7,方法定量限为0.004 mg·... 本文分别建立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柑橘类水果中2,4-滴含量的方法,并分别对质控样及市售的柑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质量浓度为0.02~1.00μg·mL^(-1)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7,方法定量限为0.004 mg·kg^(-1)。气相色谱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2.9%~113.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5.1%~104.3%,满足检测需求。本文建立的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前处理简单、试剂消耗少,节约了时间及检测成本,适合批量检测,可为柑橘类水果中2,4-D农药残留的检测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及有效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 相色谱-质谱 柑橘类水果 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16
作者 欧廷峰 曹聪聪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2期89-92,96,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茶叶中11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乙腈萃取待测组分,萃取液经过旋转蒸发浓缩至1 m L左右;固相萃取净化后,样品经过DB-17MS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茶叶中11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乙腈萃取待测组分,萃取液经过旋转蒸发浓缩至1 m L左右;固相萃取净化后,样品经过DB-17MS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用本法抽查了市场上购买的按照常规加工方法制备的绿茶共56件,14组样品中有13组共37件样品中检出联苯菊酯,含量范围在0.011~1.600 mg·kg^(-1);11组共22件样品中检出氯氟氰菊酯,含量范围在0.016 1~0.213 0 mg·kg^(-1);2组共3件样品中检出甲氰菊酯,含量范围在0.104~0.158 mg·kg^(-1);8组共11件样品中检出氯氰菊酯,含量范围在0.040~0.661 mg·kg^(-1);1组样品中检出三氯杀螨醇0.617 mg·kg^(-1)。结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茶叶基质中11种目标农药残留的检测在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及定量限等关键参数上均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多残留同步检测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
17
作者 蔡慧敏 曹新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方法。方法:样品经Chem Elut硅藻土柱净化富集、二氯甲烷洗脱浓缩,采用DB-1701气相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结果:4-甲基咪唑在100~5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方法。方法:样品经Chem Elut硅藻土柱净化富集、二氯甲烷洗脱浓缩,采用DB-1701气相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结果:4-甲基咪唑在100~5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 m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在100.2%~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2%~0.5%。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能够满足分析检测的需求,适合在焦糖色素质量控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咪唑 固相萃取 相色谱 焦糖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R-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中的杂质
18
作者 赵军霞 洪瑞梅 +1 位作者 李慧思 孙保国 《福建分析测试》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开发了一种能同时检测4-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2-氯乙酰乙酸乙酯、4-氯乙酰乙酸甲酯、3-羟基丁酸乙酯和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等六种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方法。用DB-WAX色谱柱,采用分流进样方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能够... 本文开发了一种能同时检测4-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2-氯乙酰乙酸乙酯、4-氯乙酰乙酸甲酯、3-羟基丁酸乙酯和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等六种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方法。用DB-WAX色谱柱,采用分流进样方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能够检测和分离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各物质。4-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2-氯乙酰乙酸乙酯、4-氯乙酰乙酸甲酯、3-羟基丁酸乙酯和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分别在4.497~29.98μg/mL、3.001~30.01μg/mL、3.021~30.21μg/mL、1.517~22.76μg/mL、1.577~23.66μg/mL和1.001-12006.9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9998、0.9991、0.9990、0.9990、0.9996和0.9999。4-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2-氯乙酰乙酸乙酯、4-氯乙酰乙酸甲酯和3-羟基丁酸乙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8.51%~98.93%、98.94%~102.93%、99.35%~103.31%、95.23%~99.58%和97.23%~98.79%。本方法可用于酶法合成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反应过程中杂质研究和最终产品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杂质检测。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灵敏度和准确性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 R-4--3-羟基丁酸乙酯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及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七种烯类有机物的对比实验
19
作者 林仰锋 刘晓玉 +1 位作者 张炫非 罗丹纯 《城镇供水》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七种烯类有机物,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顶空气相色谱法标准系列线性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及准确度高,样品前处理简便,保存时间较短,适合数量较少的地表水样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七种烯类有机物,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顶空气相色谱法标准系列线性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及准确度高,样品前处理简便,保存时间较短,适合数量较少的地表水样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系列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样品前处理复杂,保存时间更长,适合数量较多的地表水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相色谱 吹扫捕集-相质谱 烯类有机物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磷酸芦可替尼中13种溶剂
20
作者 宋小飞 王红芳 +3 位作者 宋素丽 姚凯 杨玲玲 张永林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芦可替尼原料药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乙酸异丙酯、正庚烷、1,4-二氧六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13种有机溶剂残留。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芦可替尼原料药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乙酸异丙酯、正庚烷、1,4-二氧六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13种有机溶剂残留。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顶空平衡温度为100℃,顶空平衡时间为30 min,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利用色谱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13种残留有机溶剂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02~3.35μg/mL,定量限为0.07~11.18μg/m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1%~107.4%,9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6.9%。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检测磷酸芦可替尼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相色谱 磷酸芦可替尼 有机溶剂残留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