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
陈鹏羽
张德权
李少博
王卫
徐乐
张佳敏
张锐
陈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结合气味活力值鉴定槟榔香六堡茶关键香气物质 |
陈国和
胡腾飞
王乐涯
欧行畅
李勤
黄建安
刘仲华
王超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3
|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
韩卓
刘禹慧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4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
王利萍
丁昱文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5
|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微分流技术测定重芳烃中萘 |
王红卫
王华
张晓冬
王爱国
陆彩霞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技术鉴定巧克力麦芽中可可特征风味物质 |
秦奔
张海鹏
郑飞云
钮成拓
刘春凤
王金晶
李永仙
李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7
|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
徐昕蓥
杨傲林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度值解析及调控鸡蛋干关键风味物质 |
董园园
李睿佳
张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9
|
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对红酸汤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林莉
董玮
严红光
袁玮
|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法分析20种辛香型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
曹博雅
蒲丹丹
郑瑞仪
孟瑞馨
孙宝国
张玉玉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1
|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鉴定清炖猪肉汤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 |
徐永霞
陈清婵
吴鹏
徐晓云
王可兴
潘思轶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12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闻法分析异味薏米的异味成分 |
陈光静
郑炯
丁涌波
陈晓龙
夏季
阚建全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3
|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红枣白兰地风味成分 |
李树萍
邱诗棋
吴宛芹
张莹
李珊珊
李美萍
张生万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4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美味牛肝菌风味活性物质 |
曹蓓
齐玉刚
张春霞
刘安军
王丽霞
郑捷
白云
宋晓娣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15
|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柴油中硫化物 |
凌凤香
姚银堂
马波
王少军
|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6
|
|
16
|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牦牛肉的“膻味”成分 |
吕玉
史智佳
曲超
贡慧
乔晓玲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7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四特酒香气成分 |
蒋玉洁
申明月
谢明勇
刘倩
梅江
王玉婷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8
|
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葫芦巴净油的热裂解产物 |
叶荣飞
程侠
宋森川
李峰
黄飞
任成龙
宋化灿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9
|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同位素峰形校正检索技术鉴别芝麻油风味成分 |
马育松
王敬
艾连峰
窦彩云
贾海涛
于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20
|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分析烟熏液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
吕玉
臧明伍
史智佳
曲超
乔晓玲
|
《肉类研究》
|
2012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