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7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2种氯丙醇的残留量及其释放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陈 吴亚平 孙多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4-829,共6页
将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裁剪成约1 cm^(2)的小块,取10 g样品置于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200 mL沸水,于80℃加热2 h,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50 mL。取5.00 mL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0.05 mL 10 mg·L^(−1)混合内标溶液和1 g氯化钠,溶解后过硅... 将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裁剪成约1 cm^(2)的小块,取10 g样品置于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200 mL沸水,于80℃加热2 h,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50 mL。取5.00 mL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0.05 mL 10 mg·L^(−1)混合内标溶液和1 g氯化钠,溶解后过硅藻土固相萃取小柱,平衡10 min,用18 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加入4 g无水硫酸钠,静置10 min,过滤。收集过滤液,于45℃氮吹至近干,加入2 mL正己烷溶解,快速加入0.04 mL七氟丁酰基咪唑,涡旋30 s,于7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衍生30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0%(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2 mL,涡旋1 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溶液,加入0.3 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0.22μm尼龙滤膜,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滤液中2种氯丙醇[1,3-二氯-2-丙醇(1,3-DCP)、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2种氯丙醇的衍生物在SH-Rxi-5Sil MS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种氯丙醇的质量浓度均在0.5~200.0μg·L^(−1)内与其内标质量浓度的比值和对应的衍生物峰面积与内标衍生物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25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9%~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58%~0.85%。方法用于分析20批食品接触用纸制品样品,1,3-DCP和3-MCPD均被检出,检出量分别为2.0~16μg·L^(−1),2.0~69μg·L^(−1);此外,接触食品温度越高、接触食品时间越长,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1,3-DCP和3-MCPD的释放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品接触用纸制品 1 3-二氯-2-丙醇(1 3-DCP) 3--1 2-丙二醇(3-MCPD)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代用茶中125种农药残留
2
作者 张权 吴玉田 +6 位作者 彭蕾 毕珊 周贻兵 林野 刘利亚 陈庆园 周雪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5-814,共10页
利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代用茶基质中125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利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代用茶基质中125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通过GC-MS/MS检测方法对代用茶中的125种代表性农药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M-PFC TD-1型茶叶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对铁皮石斛花提取液净化效果良好,而且能保证较高的农药回收率。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125种组分在0.01~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03~0.02 mg/kg,方法的定量限(LOQ,S/N=10)为0.01~0.05 mg/kg,在低、中、高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125种目标物的回收率范围为62.6%~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3.8%(n=6)。与其他经典的前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无需活化、平衡、洗脱步骤,消耗溶剂较少,且M-PFC TD-1柱在净化效果方面表现得更好,可直接吸附代用茶基质中的色素、生物碱等大分子干扰物,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大批量代用茶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筛查。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贵州省食药物质试点生产企业提供的50份代用茶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在2份代用茶样品中各检出至少1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4%。本研究为掌握代用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种类及水平,提高相关的地方标准指标设置或技术要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性净化 农药残留 快速筛查 代用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青贮玉米中20种农药残留
3
作者 岳泰新 成宇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5-131,共7页
本实验以青贮玉米为试验样品,旨在建立测定青贮玉米中常规抽检20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方式、提取溶剂、净化剂、基质效应对其结果的影响,最终建立青贮玉米中农药残留最优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本实验以青贮玉米为试验样品,旨在建立测定青贮玉米中常规抽检20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方式、提取溶剂、净化剂、基质效应对其结果的影响,最终建立青贮玉米中农药残留最优分析方法。结果表明:20种农药在浓度为0.05~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检出限为0.058~2.658μg/kg;定量限为0.193~6.860μg/kg;向S1样品中添加0.01、0.10、1.0 mg/kg的三水平浓度,每个水平做6次重复实验,其20种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65%~98.5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4%~8.954%。因此,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结果准确的特点,适用于青贮玉米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残留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瑶 高彤 +2 位作者 张浩 孙尚德 陈小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旨在为减控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s)的污染程度和监测其含量变化奠定基础,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且能同时对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采用甲醇钠-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碱水解反应12 min,用正己烷脱脂后... 旨在为减控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s)的污染程度和监测其含量变化奠定基础,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且能同时对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采用甲醇钠-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碱水解反应12 min,用正己烷脱脂后,再用苯基硼酸(PBA)溶液衍生化20 min,采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提取液氮吹至干,用少量乙酸乙酯复溶后,作为待测样液,设置质谱电离能量60 eV,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70%~92.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0%~6.17%,3-MCPDE和GEs分别在40~15 000μg/kg和200~15 000μg/kg较宽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6 0);该方法准确可靠,与进出口标准(SN/T 5220-2019)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该方法对24份常见市售食用油脂的3-MCPDE和GEs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3-MCPDE的检出率高达95.83%,平均含量为1 077.7μg/kg, GEs的检出率为79.17%,平均含量为1 074.8μg/kg,且棕榈油和米糠油的3-MCPDE含量和GEs含量远高于其他植物油。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的同时测定,另外,急需改善棕榈油和米糠油中3-MCPDE和GEs的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苯系物及氯苯类污染物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新茹 仝凯旋 +5 位作者 常巧英 张虹艳 陈辉 李相阳 张佳琳 李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4,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SPME/GC-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样中8种苯系物和12种氯苯类污染物的方法。采用DB-Heavy-Wax(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通过对升温程序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对待测物进行色...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SPME/GC-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样中8种苯系物和12种氯苯类污染物的方法。采用DB-Heavy-Wax(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通过对升温程序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对待测物进行色谱分离和特征识别。确定最佳前处理条件:向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 mL水样及2 g NaCl,在55℃下以500 r/min振荡1 min,萃取时间为10 min,解吸时间为1 min。在最优实验条件下,20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为0.000 2~50μg/L,相关系数(r^(2))为0.996 0~0.999 7。方法检出限(LOD)为0.000 1~0.2μg/L,定量下限(LOQ)为0.000 2~0.5μg/L;在不同加标水平(1、2、10倍LOQ)下的回收率分别为75.4%~119%、72.7%~109%和97.8%~118%,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9%。采用该法对20批环境水样进行检测,其中1批样品检出甲苯。该方法具有效率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环境友好的优点,可为环境保护和污染物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系物 氯苯类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清 曾玉雪 +4 位作者 李上 兰姝姝 周娇 冉崇钧 房翠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8-1335,共8页
基于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待测水样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萃取,氮吹浓缩,TG-5SIL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GC-MS/MS测定... 基于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待测水样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经正己烷萃取,氮吹浓缩,TG-5SIL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GC-MS/MS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丰度比定性,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1.0~200μg·L^(-1)浓度范围内,17种PAEs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s)为0.03~0.1μg·L^(-1),定量限(LOQs)为0.1~0.3μg·L^(-1)。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3%~1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8.9%(n=6)。应用本方法测定30组生活饮用水,检出5种PAEs,含量较低。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大批量生活饮用水中PAEs的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同位素稀释 生活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片-吸附管串联捕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
7
作者 李俊杰 刘百战 +5 位作者 张玮 虞桂君 戚大伟 费婷 吴达 束茹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9-1024,共16页
为同时、高效检测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采用自制活性炭吸附管,提出了题示方法,并应用于3R4F参比卷烟的检测。用转盘型吸烟机抽吸卷烟,用直径为92 mm的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透过滤片的气相部分通过自制活性炭吸附管(内装0.5 g... 为同时、高效检测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采用自制活性炭吸附管,提出了题示方法,并应用于3R4F参比卷烟的检测。用转盘型吸烟机抽吸卷烟,用直径为92 mm的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透过滤片的气相部分通过自制活性炭吸附管(内装0.5 g活性炭)捕集。卷烟抽吸完毕后,收集吸附管及滤片,用二氯甲烷淋洗,加入含2 g·L^(-1)乙酸异丁酯、己酸异丁酯、十一酸乙酯、十七烷酸乙酯的异丙醇溶液(内标),振荡萃取30 min后取上层滤出清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对检出的未知成分,通过解卷积后采用NIST质谱库检索定性,并辅以保留指数比对确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全捕集卷烟主流烟气全成分,共准确鉴定出257种成分,包括气相成分65种,粒相成分105种,有机蒸汽相(气粒两相共存)成分87种;251种成分的半定量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不大于10%。建立了19种代表性烟气成分(含气相成分、粒相成分及有机蒸汽相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19种代表性烟气成分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3~22.4 ng·支^(-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9.0%~115%,测定值的RSD(n=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烟 活性炭捕集 全成分 有机蒸汽相 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11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8
作者 雷承霖 龚艳 +6 位作者 闻胜 周妍 曹文成 刘小方 陈海川 程青云 刘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73-280,共8页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水产品中11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benzotriazole ultraviolet stabilizers,BUVs)的方法。通过10 mL乙腈-水溶液(4∶1,V/V)超声提取后,加入2.5 g氯化钠盐析分层,...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水产品中11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benzotriazole ultraviolet stabilizers,BUVs)的方法。通过10 mL乙腈-水溶液(4∶1,V/V)超声提取后,加入2.5 g氯化钠盐析分层,上清液经3次冷冻除脂后依次通过PRiME HLB和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目标化合物使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并在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1种BUVs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检出限为0.11~1.08 ng/g(以干质量计),定量限为0.33~3.24 ng/g(以干质量计)。在2、10、50 ng/g 3个不同含量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11种BUVs的回收率为71.98%~119.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60%。应用此方法对两类水产品进行检测,发现多种BUVs单体均有不同程度检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精密度高,有效解决了高脂肪含量生物基质中BUVs的提取与净化问题,可为水产品中BUVs的准确定量分析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水产品 固相萃取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改进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
9
作者 张新中 王雪梅 +4 位作者 陈军 张震 丁辉 杜新贞 卢小泉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5-1153,共9页
为了有效监测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水平,降低样品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本研究建立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改进的QuEChERS联合GC-MS/MS技术对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及色谱、... 为了有效监测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水平,降低样品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本研究建立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改进的QuEChERS联合GC-MS/MS技术对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及色谱、质谱分析条件,确定了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的最佳检测条件。具体方法如下:蔬菜水果样品经研磨粉碎,加入陶瓷均质子及QuEChERS EN-提取包,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转移至添加10 mg MWCNTs-COOH的净化管中,振荡离心后取2 mL上清液氮吹至近干,用含有内标的乙酸乙酯复溶,样品经0.22μm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后,经Agilent HP-5MS UI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4种农药及代谢物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4,此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LOD:0.023~0.817μg/kg)和定量限(LOQ:0.077~2.696μ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34种农药及代谢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8.9%~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8%。本方法净化效果显著,准确高效,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多组分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QUECHERS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蔬菜水果 农药及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10
作者 范文耀 曹立峰 +2 位作者 王敏捷 张兰 杨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643,共7页
取已除杂、混匀的土壤样品20.00 g,加入约4 g硅藻土,经搅拌吸水混匀后,以体积比1∶1的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为萃取溶剂,在100℃、10 MPa条件下加速溶剂萃取5 min,循环2次。将萃取液旋转蒸发至5~8 mL,用正己烷置换除水2次(每次加入5 mL正己... 取已除杂、混匀的土壤样品20.00 g,加入约4 g硅藻土,经搅拌吸水混匀后,以体积比1∶1的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为萃取溶剂,在100℃、10 MPa条件下加速溶剂萃取5 min,循环2次。将萃取液旋转蒸发至5~8 mL,用正己烷置换除水2次(每次加入5 mL正己烷),经无水硫酸钠除水后,于37℃氮吹至1 mL,加入4000 mg·L^(−1)5种氘代物内标混合溶液20μL,混匀,使用快速滤过型净化(m-PFC)小柱净化后,在HP-5MS UI色谱柱上采用柱升温程序分离其中的23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质谱分析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m-PFC技术能减少前处理流程和降低实验室空白。23种PAEs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PAEs与对应内标的峰面积之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0.004~0.23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空白土壤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4.5%~12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0%~15%。方法用于分析10个实际土壤样品,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苄酯被检出,检出量为1.04~36.9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快速滤过型净化(m-PFC) 邻苯二甲酸酯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锥栗中20种农药的残留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延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3,共7页
取5.00 g锥栗样品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5 mL水,振荡摇匀,静置30 min。在离心管中加入1颗陶瓷均质子,加入15 mL体积比1∶99的乙酸-乙腈混合液,置于冰水浴中,再加入6.0 g无水硫酸镁和2.0 g无水乙酸钠,快速振荡摇匀,冰水浴中静置10 ... 取5.00 g锥栗样品置于50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5 mL水,振荡摇匀,静置30 min。在离心管中加入1颗陶瓷均质子,加入15 mL体积比1∶99的乙酸-乙腈混合液,置于冰水浴中,再加入6.0 g无水硫酸镁和2.0 g无水乙酸钠,快速振荡摇匀,冰水浴中静置10 min。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8 mL置于装有1000 mg无水硫酸镁+300 mg C_(18)+3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的15 mL离心管中,涡旋振荡5 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2 mL,于35℃水浴中氮气吹至近干,加入乙酸乙酯至1 mL,涡旋振荡混匀,过0.22μm有机滤膜,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滤液中20种农药的含量。20种农药在HP-5MS UI色谱柱上程序升温分离,以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20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在5~500μg·L^(−1)内与对应的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1~1.4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9.2%~97.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锥栗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豆油加工过程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峰 黄文功 +4 位作者 刘峰 董见南 程爱华 史冬梅 廖辉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变化特征,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系统分析大豆原料及其加工产物(豆皮、大豆仁、豆饼、压榨毛油、豆粕、浸出毛油和成...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变化特征,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系统分析大豆原料及其加工产物(豆皮、大豆仁、豆饼、压榨毛油、豆粕、浸出毛油和成品油)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特征。在黑龙江和安徽两地大豆田开展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的规范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结合加工因子(PF)校正的膳食风险评估模型,揭示其在不同加工环节的迁移规律及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大豆经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加工后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中吡唑醚菌酯均存在浓缩效应,加工因子在3.21~6.70之间,且浸出毛油的加工因子较压榨毛油高。大豆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精炼后成品油的加工因子在0.52~0.69之间,均低于1,与精炼过程中白土的吸附有关。国家估计普通人群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前后的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为0.7393和0.7555 mg,风险系数分别为39.1%和40.0%。在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s,GAP)条件下施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及大豆加工后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较低,加工因子校正评估模型更切合实际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残留 加工 吡唑醚菌酯 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13
作者 陈均 孙千然 +3 位作者 黄玉坤 刘俊 陈祥贵 苟圆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12,共11页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2,6-二异丙基萘、氟氯苯菊酯、苯嘧虫噁烷、Flupyrimin和氟唑环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丙酮(1∶1,V∶V)...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2,6-二异丙基萘、氟氯苯菊酯、苯嘧虫噁烷、Flupyrimin和氟唑环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丙酮(1∶1,V∶V)超声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GC-MS/MS测定。5种农药在0.0004~0.1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定量限为0.4~87.7μg/kg,样品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的回收率均在73.23%~111.92%之间,精密度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5%以内(n=5)。该方法相对于已有方法而言,前处理操作快速简便,检测结果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新型农药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青霉酸残留量
14
作者 胡贝贞 孙红 +3 位作者 陈瑶 王浩强 余作龙 韩超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0,共6页
建立了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的柱前衍生-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硅烷化衍生后供GC-MS/M... 建立了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的柱前衍生-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硅烷化衍生后供G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5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991,定量限(LOQ)为2.0μg/kg,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中三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5.2%~93.9%,相对标准偏差为4.7%~7.5%。该方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可满足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青霉酸 柱前衍生 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15
作者 刘敏 王晓伟 +3 位作者 崔岩 朱梅洁 乔乐凤 张李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8,156,共8页
建立改进QuEChERS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小麦、玉米、稻谷作为样品,粉碎后加水浸润10 min,经乙腈-冰乙酸溶液(体积比99∶1)提取,再经无水MgSO_(4)、N-丙基乙二胺(PSA)、... 建立改进QuEChERS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小麦、玉米、稻谷作为样品,粉碎后加水浸润10 min,经乙腈-冰乙酸溶液(体积比99∶1)提取,再经无水MgSO_(4)、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硅烷(C_(18))及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运用GC-MS/MS进行检测,基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目标农药在0.005~0.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范围为0.0025~0.0120 mg/kg,定量限范围为0.0036~0.0160 mg/kg,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2%,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批量粮食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有机磷农药残留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嘧啶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16
作者 丁可 葛伟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2,共6页
土壤样品经除杂、碾碎、风干和过筛后,分取10 g,加入10 mL水(浸润样品),再加入5 g氯化钠和20 m L乙腈,混匀后离心3 min,取10 m L有机层以流量10 m L·min^(-1)过活化好的HLB固相萃取柱,以体积比1∶1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5 m L洗... 土壤样品经除杂、碾碎、风干和过筛后,分取10 g,加入10 mL水(浸润样品),再加入5 g氯化钠和20 m L乙腈,混匀后离心3 min,取10 m L有机层以流量10 m L·min^(-1)过活化好的HLB固相萃取柱,以体积比1∶1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5 m 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50℃氮吹至近干,残留物用1 m L乙酸乙酯溶解,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按照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HP-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柱升温程序下分离;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7种嘧啶类杀菌剂(嘧菌环胺、嘧菌腙、嘧霉胺、嘧菌酯、甲基嘧啶磷、氯苯嘧啶醇、嘧菌胺)的质量浓度在0.005~0.5 mg·L^(-1)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4 1~0.008 4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3%~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5份实际样品的分析,在2份样品中各检出了嘧菌环胺和嘧霉胺,检出量分别为0.032,0.05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土壤 嘧啶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17
作者 周康宁 潘方方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8-964,共7页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s)农药的分析方法。DTCs农药首先与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在顶空瓶中密闭水浴反应,释放出的二硫化碳(CS_(2))经正庚烷萃取,采用GC-MS/MS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s)农药的分析方法。DTCs农药首先与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在顶空瓶中密闭水浴反应,释放出的二硫化碳(CS_(2))经正庚烷萃取,采用GC-MS/MS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1000μg/L范围内,CS_(2)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在空白样品中添加0.005、0.05、0.5 mg/kg 3个水平的CS_(2),回收率为81%~94%,相对标准偏差为3.7%~5.2%,检测重复性良好。将所建方法应用于30批次茶叶中,发现DTCs检出率为10.00%,最高检出量为0.32 mg/kg。所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选择性强的优势,适用于茶叶中DTCs农药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二硫化碳 茶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62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18
作者 杨天福 林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8-1168,共11页
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置于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中,固相萃取柱依次用5 mL二氯甲烷、5 mL乙酸乙酯淋洗,再依次用10 mL甲醇、10 mL水活化,以10 mL·min^(-1)流量上样,用50 mL水洗涤并上样,抽干后用氮气干燥5 min,依次用5 mL甲醇、4... 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置于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中,固相萃取柱依次用5 mL二氯甲烷、5 mL乙酸乙酯淋洗,再依次用10 mL甲醇、10 mL水活化,以10 mL·min^(-1)流量上样,用50 mL水洗涤并上样,抽干后用氮气干燥5 min,依次用5 mL甲醇、4 mL乙酸乙酯、4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8 mL二氯甲烷洗脱,收集洗脱液。或者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pH为6~7),用30 mL二氯甲烷萃取5 min,收集有机相,重复萃取一次,水相用5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调节pH不大于2,加入30 mL体积比1∶1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萃取,合并所有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加入5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酯-环己烷的混合溶液,于35℃氮吹浓缩至1.0 mL,通过Bio-Beads S-X3凝胶色谱柱净化,收集净化液。洗脱液或者净化液于35℃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10µL 10 mg·L^(-1)混合同位素内标使用液,用二氯甲烷定容至1.0 mL,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溶液中62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在色谱分析中,以DB-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柱升温程序下分离;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2种有机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在5.00~250μg·L^(-1)内与其内标质量浓度的比值和对应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3.143s)为0.5~2.8 ng·L^(-1),液液萃取法的检出限(3.143s)为0.3~3.5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采用液液萃取法时,回收率为58.3%~12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25%;采用固相萃取法时,回收率为51.8%~12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液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活饮用水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结合GC-MS/O分离分析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4
19
作者 蒲丹丹 孟瑞馨 +3 位作者 曹博雅 郑瑞仪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158,共15页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络可视化图。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44种香气活性成分,其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为151种,包括烯烃类31种、醇类20种、酯类13种、酮类18种、醛类13种、酚类10种、含硫类11种、酸类9种、醚类6种、烷烃类7种和含氮类4种。芳樟醇和香兰素分别在28、25种淡香型香辛料中检出。香荚兰、枯茗、芒果和月桂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别为香兰素、4-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和4-异丙基苯甲醛;枫茅、月桂叶、豆蔻、甘牛至、草果、迷迭香、罗幌子和藏红花中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香叶醇、α-松油醇、桉叶油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4-萜品醇、桉叶油醇、(1α,2α,5α)-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醇;刺柏、圆叶当归、姜黄、甘草、迷迭香、调料九里香和菖蒲中的烯烃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茴香脑、大根香叶烯、α-姜黄烯、反-菖蒲烯、β-瑟林烯、洋芹脑和茴香脑;蒙百里香、葫芦巴、罗幌子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丁香酚;刺山柑、欧芹中主要的酯类化合物为乙酸松油酯;芒果、香椿中的含硫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高,分别为3-甲硫基丙醛和1-甲基乙基丙基二硫;芝麻主要以2,6-二甲基吡嗪和4-烯丙基苯甲醚为主;石榴和山奈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茴香脑;杨桃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水杨酸甲酯。29种淡香型香辛料分为4大类,其中香椿的介中心度最高,表明其在淡香型香辛料网络中起着核心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香型香辛料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 相色谱-串联质谱/嗅闻仪 活性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豆饲料中141种农药残留
20
作者 刘慧玲 张璐 +3 位作者 田佳丽 王伊璇 谷灿 王敬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0-3040,共11页
试验旨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CC-MS/MS)同时测定饲料中141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提取方式和提取溶剂,优化了净化方式,使用1%乙酸的乙睛溶液提取,经氯化钠盐析离心后,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净化,利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 试验旨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CC-MS/MS)同时测定饲料中141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选择合适提取方式和提取溶剂,优化了净化方式,使用1%乙酸的乙睛溶液提取,经氯化钠盐析离心后,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净化,利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实验的141种农药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0~0.999之间,绝大多数农药在0.01mg/kg的浓度下能够检出。在0.01.0.02、0.10mg/kg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61.56%~121.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0~12.23。研究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覆盖目标物范围广,能够对饲料中痕量多组分农药残留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豆饲料 农药多残留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