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0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2种氯丙醇的残留量及其释放规律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陈 吴亚平 孙多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4-829,共6页
将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裁剪成约1 cm^(2)的小块,取10 g样品置于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200 mL沸水,于80℃加热2 h,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50 mL。取5.00 mL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0.05 mL 10 mg·L^(−1)混合内标溶液和1 g氯化钠,溶解后过硅... 将食品接触用纸制品裁剪成约1 cm^(2)的小块,取10 g样品置于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200 mL沸水,于80℃加热2 h,冷却后,用水定容至250 mL。取5.00 mL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0.05 mL 10 mg·L^(−1)混合内标溶液和1 g氯化钠,溶解后过硅藻土固相萃取小柱,平衡10 min,用18 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加入4 g无水硫酸钠,静置10 min,过滤。收集过滤液,于45℃氮吹至近干,加入2 mL正己烷溶解,快速加入0.04 mL七氟丁酰基咪唑,涡旋30 s,于70℃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衍生30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0%(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2 mL,涡旋1 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溶液,加入0.3 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0.22μm尼龙滤膜,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滤液中2种氯丙醇[1,3-二氯-2-丙醇(1,3-DCP)、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2种氯丙醇的衍生物在SH-Rxi-5Sil MS色谱柱上按照柱升温程序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种氯丙醇的质量浓度均在0.5~200.0μg·L^(−1)内与其内标质量浓度的比值和对应的衍生物峰面积与内标衍生物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25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9%~11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58%~0.85%。方法用于分析20批食品接触用纸制品样品,1,3-DCP和3-MCPD均被检出,检出量分别为2.0~16μg·L^(−1),2.0~69μg·L^(−1);此外,接触食品温度越高、接触食品时间越长,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1,3-DCP和3-MCPD的释放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品接触用纸制品 1 3-二氯-2-丙醇(1 3-DCP) 3--1 2-丙二醇(3-MCPD)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瑶 高彤 +2 位作者 张浩 孙尚德 陈小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旨在为减控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s)的污染程度和监测其含量变化奠定基础,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且能同时对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采用甲醇钠-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碱水解反应12 min,用正己烷脱脂后... 旨在为减控3-氯丙醇酯(3-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s)的污染程度和监测其含量变化奠定基础,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且能同时对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采用甲醇钠-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碱水解反应12 min,用正己烷脱脂后,再用苯基硼酸(PBA)溶液衍生化20 min,采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提取液氮吹至干,用少量乙酸乙酯复溶后,作为待测样液,设置质谱电离能量60 eV,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70%~92.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0%~6.17%,3-MCPDE和GEs分别在40~15 000μg/kg和200~15 000μg/kg较宽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6 0);该方法准确可靠,与进出口标准(SN/T 5220-2019)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采用该方法对24份常见市售食用油脂的3-MCPDE和GEs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3-MCPDE的检出率高达95.83%,平均含量为1 077.7μg/kg, GEs的检出率为79.17%,平均含量为1 074.8μg/kg,且棕榈油和米糠油的3-MCPDE含量和GEs含量远高于其他植物油。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食用油脂中3-MCPDE和GEs的同时测定,另外,急需改善棕榈油和米糠油中3-MCPDE和GEs的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代用茶中125种农药残留
3
作者 张权 吴玉田 +6 位作者 彭蕾 毕珊 周贻兵 林野 刘利亚 陈庆园 周雪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5-814,共10页
利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代用茶基质中125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利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建立了代用茶基质中125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目标物经DB-1701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通过GC-MS/MS检测方法对代用茶中的125种代表性农药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M-PFC TD-1型茶叶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对铁皮石斛花提取液净化效果良好,而且能保证较高的农药回收率。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125种组分在0.01~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03~0.02 mg/kg,方法的定量限(LOQ,S/N=10)为0.01~0.05 mg/kg,在低、中、高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125种目标物的回收率范围为62.6%~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3.8%(n=6)。与其他经典的前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无需活化、平衡、洗脱步骤,消耗溶剂较少,且M-PFC TD-1柱在净化效果方面表现得更好,可直接吸附代用茶基质中的色素、生物碱等大分子干扰物,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大批量代用茶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筛查。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贵州省食药物质试点生产企业提供的50份代用茶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在2份代用茶样品中各检出至少1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4%。本研究为掌握代用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种类及水平,提高相关的地方标准指标设置或技术要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性净化 农药残留 快速筛查 代用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4
作者 周康宁 潘方方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8-964,共7页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s)农药的分析方法。DTCs农药首先与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在顶空瓶中密闭水浴反应,释放出的二硫化碳(CS_(2))经正庚烷萃取,采用GC-MS/MS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技术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s)农药的分析方法。DTCs农药首先与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在顶空瓶中密闭水浴反应,释放出的二硫化碳(CS_(2))经正庚烷萃取,采用GC-MS/MS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1000μg/L范围内,CS_(2)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在空白样品中添加0.005、0.05、0.5 mg/kg 3个水平的CS_(2),回收率为81%~94%,相对标准偏差为3.7%~5.2%,检测重复性良好。将所建方法应用于30批次茶叶中,发现DTCs检出率为10.00%,最高检出量为0.32 mg/kg。所建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选择性强的优势,适用于茶叶中DTCs农药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二硫化碳 茶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62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5
作者 杨天福 林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8-1168,共11页
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置于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中,固相萃取柱依次用5 mL二氯甲烷、5 mL乙酸乙酯淋洗,再依次用10 mL甲醇、10 mL水活化,以10 mL·min^(-1)流量上样,用50 mL水洗涤并上样,抽干后用氮气干燥5 min,依次用5 mL甲醇、4... 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置于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中,固相萃取柱依次用5 mL二氯甲烷、5 mL乙酸乙酯淋洗,再依次用10 mL甲醇、10 mL水活化,以10 mL·min^(-1)流量上样,用50 mL水洗涤并上样,抽干后用氮气干燥5 min,依次用5 mL甲醇、4 mL乙酸乙酯、4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8 mL二氯甲烷洗脱,收集洗脱液。或者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样品1 L(pH为6~7),用30 mL二氯甲烷萃取5 min,收集有机相,重复萃取一次,水相用5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调节pH不大于2,加入30 mL体积比1∶1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萃取,合并所有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加入5 mL体积比1∶1的乙酸乙酯-环己烷的混合溶液,于35℃氮吹浓缩至1.0 mL,通过Bio-Beads S-X3凝胶色谱柱净化,收集净化液。洗脱液或者净化液于35℃氮吹浓缩至近干,加入10µL 10 mg·L^(-1)混合同位素内标使用液,用二氯甲烷定容至1.0 mL,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溶液中62种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在色谱分析中,以DB-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柱升温程序下分离;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2种有机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在5.00~250μg·L^(-1)内与其内标质量浓度的比值和对应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3.143s)为0.5~2.8 ng·L^(-1),液液萃取法的检出限(3.143s)为0.3~3.5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采用液液萃取法时,回收率为58.3%~12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25%;采用固相萃取法时,回收率为51.8%~12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活饮用水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6
作者 陈均 孙千然 +3 位作者 黄玉坤 刘俊 陈祥贵 苟圆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12,共11页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2,6-二异丙基萘、氟氯苯菊酯、苯嘧虫噁烷、Flupyrimin和氟唑环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丙酮(1∶1,V∶V)...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2,6-二异丙基萘、氟氯苯菊酯、苯嘧虫噁烷、Flupyrimin和氟唑环菌胺)残留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优化,样品经含1%乙酸的乙腈/丙酮(1∶1,V∶V)超声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GC-MS/MS测定。5种农药在0.0004~0.1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定量限为0.4~87.7μg/kg,样品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的回收率均在73.23%~111.92%之间,精密度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5%以内(n=5)。该方法相对于已有方法而言,前处理操作快速简便,检测结果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5种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新型农药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7种嘧啶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7
作者 丁可 葛伟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2,共6页
土壤样品经除杂、碾碎、风干和过筛后,分取10 g,加入10 mL水(浸润样品),再加入5 g氯化钠和20 m L乙腈,混匀后离心3 min,取10 m L有机层以流量10 m L·min^(-1)过活化好的HLB固相萃取柱,以体积比1∶1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5 m L洗... 土壤样品经除杂、碾碎、风干和过筛后,分取10 g,加入10 mL水(浸润样品),再加入5 g氯化钠和20 m L乙腈,混匀后离心3 min,取10 m L有机层以流量10 m L·min^(-1)过活化好的HLB固相萃取柱,以体积比1∶1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5 m 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50℃氮吹至近干,残留物用1 m L乙酸乙酯溶解,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按照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HP-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柱升温程序下分离;在质谱分析中,以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7种嘧啶类杀菌剂(嘧菌环胺、嘧菌腙、嘧霉胺、嘧菌酯、甲基嘧啶磷、氯苯嘧啶醇、嘧菌胺)的质量浓度在0.005~0.5 mg·L^(-1)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4 1~0.008 4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3%~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5份实际样品的分析,在2份样品中各检出了嘧菌环胺和嘧霉胺,检出量分别为0.032,0.05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土壤 嘧啶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8
作者 刘敏 王晓伟 +3 位作者 崔岩 朱梅洁 乔乐凤 张李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8,156,共8页
建立改进QuEChERS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小麦、玉米、稻谷作为样品,粉碎后加水浸润10 min,经乙腈-冰乙酸溶液(体积比99∶1)提取,再经无水MgSO_(4)、N-丙基乙二胺(PSA)、... 建立改进QuEChERS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同时测定粮食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小麦、玉米、稻谷作为样品,粉碎后加水浸润10 min,经乙腈-冰乙酸溶液(体积比99∶1)提取,再经无水MgSO_(4)、N-丙基乙二胺(PSA)、十八烷基硅烷(C_(18))及石墨化碳黑(GCB)净化,运用GC-MS/MS进行检测,基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目标农药在0.005~0.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范围为0.0025~0.0120 mg/kg,定量限范围为0.0036~0.0160 mg/kg,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0.2%~10.2%,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批量粮食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有机磷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谷中2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验证
9
作者 唐磊 陈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目的]提高稻谷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并把控检测分析的潜在风险点。[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选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稻谷中28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并从方... [目的]提高稻谷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并把控检测分析的潜在风险点。[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选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稻谷中28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并从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符合标准要求,可满足稻谷28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结论]该研究为实验室开展相关农产品农药残留方法验证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残留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
10
作者 袁新跃 孙云杰 +6 位作者 张金连 周阳元 廖刘伟 印方平 赵永强 吴敏锐 胡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9期166-169,共4页
[目的]建立乙腈萃取-QuEChERS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米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大米样品经乙腈萃取,C_(18)和PSA净化,浓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结果]17种PAEs在20~1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3个加标浓... [目的]建立乙腈萃取-QuEChERS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米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大米样品经乙腈萃取,C_(18)和PSA净化,浓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结果]17种PAEs在20~1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3个加标浓度下回收率为80.6%~112.4%,各加标浓度6次平行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9%~6.57%,检出限为0.337~7.214μg/kg。对44份大米样品中17种PAEs含量进行分析,3批次样品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2批次样品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2批次样品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但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要求,处于安全水平。[结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单,可以满足大米实际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大米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苯系物及氯苯类污染物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新茹 仝凯旋 +5 位作者 常巧英 张虹艳 陈辉 李相阳 张佳琳 李玲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4,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SPME/GC-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样中8种苯系物和12种氯苯类污染物的方法。采用DB-Heavy-Wax(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通过对升温程序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对待测物进行色...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SPME/GC-MS/MS),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样中8种苯系物和12种氯苯类污染物的方法。采用DB-Heavy-Wax(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通过对升温程序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对待测物进行色谱分离和特征识别。确定最佳前处理条件:向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 mL水样及2 g NaCl,在55℃下以500 r/min振荡1 min,萃取时间为10 min,解吸时间为1 min。在最优实验条件下,20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为0.000 2~50μg/L,相关系数(r^(2))为0.996 0~0.999 7。方法检出限(LOD)为0.000 1~0.2μg/L,定量下限(LOQ)为0.000 2~0.5μg/L;在不同加标水平(1、2、10倍LOQ)下的回收率分别为75.4%~119%、72.7%~109%和97.8%~118%,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9%。采用该法对20批环境水样进行检测,其中1批样品检出甲苯。该方法具有效率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环境友好的优点,可为环境保护和污染物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系物 氯苯类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改进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
12
作者 张新中 王雪梅 +4 位作者 陈军 张震 丁辉 杜新贞 卢小泉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5-1153,共9页
为了有效监测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水平,降低样品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本研究建立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改进的QuEChERS联合GC-MS/MS技术对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及色谱、... 为了有效监测农药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水平,降低样品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本研究建立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改进的QuEChERS联合GC-MS/MS技术对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及色谱、质谱分析条件,确定了蔬菜水果中34种农药及代谢物的最佳检测条件。具体方法如下:蔬菜水果样品经研磨粉碎,加入陶瓷均质子及QuEChERS EN-提取包,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转移至添加10 mg MWCNTs-COOH的净化管中,振荡离心后取2 mL上清液氮吹至近干,用含有内标的乙酸乙酯复溶,样品经0.22μm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后,经Agilent HP-5MS UI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34种农药及代谢物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4,此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LOD:0.023~0.817μg/kg)和定量限(LOQ:0.077~2.696μ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34种农药及代谢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8.9%~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8%。本方法净化效果显著,准确高效,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多组分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QUECHERS 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蔬菜水果 农药及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豆油加工过程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国峰 黄文功 +4 位作者 刘峰 董见南 程爱华 史冬梅 廖辉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变化特征,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系统分析大豆原料及其加工产物(豆皮、大豆仁、豆饼、压榨毛油、豆粕、浸出毛油和成...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变化特征,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系统分析大豆原料及其加工产物(豆皮、大豆仁、豆饼、压榨毛油、豆粕、浸出毛油和成品油)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特征。在黑龙江和安徽两地大豆田开展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的规范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结合加工因子(PF)校正的膳食风险评估模型,揭示其在不同加工环节的迁移规律及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大豆经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加工后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中吡唑醚菌酯均存在浓缩效应,加工因子在3.21~6.70之间,且浸出毛油的加工因子较压榨毛油高。大豆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精炼后成品油的加工因子在0.52~0.69之间,均低于1,与精炼过程中白土的吸附有关。国家估计普通人群吡唑醚菌酯在大豆加工前后的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为0.7393和0.7555 mg,风险系数分别为39.1%和40.0%。在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s,GAP)条件下施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及大豆加工后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较低,加工因子校正评估模型更切合实际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残留 加工 吡唑醚菌酯 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志磊 孙鸣 +2 位作者 刘冬冬 李迅 马力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建立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评定标准与表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 为建立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评定标准与表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包括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供试品测定3大方面.结果表明:菊花中29种农药质量浓度在0.002~0.1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97 36~0.999 82,定量限0.002 03~1.18 963 mg/L,检出限0.000 64~0.356 89 mg/L,添加回收实验中测定平均回收率为69.85%~93.26%,29种农药测量数值为0.04、0.06、0.1 mg/kg时,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 787~0.058 935 mg/kg.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显示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是本实验测定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实验结果可以为测定菊花中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菊花 农药残留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及角鲨烯热稳定性评价
15
作者 肖庚鹏 廖丹丹 +2 位作者 李桂生 罗香 袁璐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5-822,共8页
基于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食用油中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食用油样品,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与硅胶(CNW BOND Si)的混合吸附剂进行净化处理。通过TG-5ms色谱柱(30 m×0.25 mm... 基于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食用油中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食用油样品,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与硅胶(CNW BOND Si)的混合吸附剂进行净化处理。通过TG-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行分离,并以角鲨烷作为内标物,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应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对色谱柱和吸附剂的选择分别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经方法学验证表明,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分别在0.03~0.4 mg/L和0.29~3.8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2。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4 mg/kg和4.0 mg/kg,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1.2 mg/kg和12 mg/kg。在3种不同类型的食用油中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的回收率分别为81.9%~102.5%和89.4%~116.1%,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3.5%~6.8%和3.2%~7.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可靠、LOD低等优势,适用于食用油中角鲨烯和氧化角鲨烯的检测。利用该方法评价了花生油中角鲨烯的热稳定性,结果发现,当温度低于120℃时,角鲨烯未发生转化为氧化角鲨烯的现象;然而,当温度超过120℃后,角鲨烯的峰面积出现断崖式下降,且可明显检测到氧化角鲨烯的生成。利用该方法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4类食用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检出角鲨烯,而氧化角鲨烯未在任何样品中检出。该方法旨在为食用油的储存管理以及品质快速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相色谱-串联质谱 角鲨烯 氧化角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的青霉酸残留量
16
作者 胡贝贞 孙红 +3 位作者 陈瑶 王浩强 余作龙 韩超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0,共6页
建立了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的柱前衍生-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硅烷化衍生后供GC-MS/M... 建立了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的柱前衍生-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硅烷化衍生后供G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2~5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991,定量限(LOQ)为2.0μg/kg,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中三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5.2%~93.9%,相对标准偏差为4.7%~7.5%。该方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可满足食用油中青霉酸残留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青霉酸 柱前衍生 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微球材料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
17
作者 宋新力 朱淑琪 +2 位作者 武玉心 仲丽艳 刘雨晴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4-1161,共8页
多氯联苯(PCBs)是目前国际上关注的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本研究以碳纳米管复合微球(MWCNT@PS)为固相微萃取法(SPME)涂层材料,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 多氯联苯(PCBs)是目前国际上关注的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本研究以碳纳米管复合微球(MWCNT@PS)为固相微萃取法(SPME)涂层材料,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该涂层材料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对PCBs具有高效的萃取效果。本研究选择6种多氯联苯作为目标分析物,采用单因素优化法对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萃取条件(吸附时间为50 min,搅拌速率为600 r/min,pH值为6,NaCl浓度为1.5 mol/L,解吸温度为280℃,解吸时间为4 min)。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水样品中多氯联苯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TG-5 SIL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实现了环境水样中6种多氯联苯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优化条件下,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0.03~1000 ng/L)、检出限低(0.01~0.03 ng/L)和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9.38%,n=3)等优点。选择2 ng/L的6种多氯联苯进行重复性实验,日内和日间RSD为1.64%~8.16%和2.83%~8.41%。将方法成功应用于桶装饮用水、雨水和河水3种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检测,在低、中、高3个水平下,6种多氯联苯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13.2%,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环境中PCBs的富集与检测。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多氯联苯的定量分析,为快速、灵敏地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多氯联苯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复合微球材料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氯联苯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中残留缩合剂及催化剂
18
作者 梁梓洋 许锦峰 +5 位作者 康怀腾 罗毅 梁韵蕊 张伟川 罗辉泰 黄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1377,共7页
该文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司美格鲁肽原料药(APT)中残留缩合剂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及催化剂N,N'-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分析方法。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经乙腈提取后,以... 该文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司美格鲁肽原料药(APT)中残留缩合剂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及催化剂N,N'-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分析方法。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经乙腈提取后,以Agilent CP-Volamine色谱柱(30 m×0.32 mm)进行色谱分离,在电子轰击电离源(EI)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500 n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8~0.9999,方法检出限为0.1~0.5μg/g,定量下限均为1.0μg/g,平均加标回收率(n=9)为97.6%~99.2%,仪器精密度及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0%。对13批次司美格鲁肽原料药进行检测,其中1批次检出DMAP,含量为1.3μg/g。该方法具有方便、准确的优点,可为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 司美格鲁肽 原料药(APT) 杂质 碳二亚胺 N 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 N 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 N N'-二甲氨基吡啶(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志敏 薛华丽 +3 位作者 李坚 丁辉 赵波 张新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13,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和QuEChERSEN-提取包提取,用无水硫酸镁150 mg、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75 mg、石墨化碳黑(gr... 【目的】建立一种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57种农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乙腈和QuEChERSEN-提取包提取,用无水硫酸镁150 mg、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75 mg、石墨化碳黑(graphitized carbon black,GCB)5 mg的填料管净化,在GC-MS/MS的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157种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 1,检出限范围为0.032~6.198μg/kg,定量限为0.107~19.496μg/kg。在0.01、0.02、0.10mg/kg加标水平下157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4.5%~117.3%,RSD(n=6)为0.4%~10.5%。【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能够满足多种农残的同时检测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蔬菜等样品的筛查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多种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制品中69种农药的残留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婷 刘家新 +3 位作者 彭汝林 卓程梆 唐俗 朱雨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0-1287,共8页
豇豆因其生长习性和种植环境的特殊性,易发生农药残留问题,而生产、加工酸豆角和干豆角制品时也会引入农药,进一步增加了豇豆制品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但是豇豆制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将酸豆角、干... 豇豆因其生长习性和种植环境的特殊性,易发生农药残留问题,而生产、加工酸豆角和干豆角制品时也会引入农药,进一步增加了豇豆制品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但是豇豆制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将酸豆角、干豆角样品粉碎后,分取10 g酸豆角样品(分取5 g干豆角样品,加入5 mL水),加入10 mL乙腈,涡旋提取2 min。加入1颗陶瓷均质子和一个含4 g硫酸镁、1 g氯化钠、1 g柠檬酸钠和0.5 g柠檬酸氢二钠的QuEChERS萃取盐包,涡旋提取2 min,离心2 min。将上清液置于含900 mg无水硫酸镁、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15 mg石墨化碳黑(GCB)的QuEChERS净化管中,涡旋1 min,离心2 min。分取1 mL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取1 mL上清液,于40℃氮吹至近干,加入1 mL丙酮,涡旋30 s,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在GC-MS/MS分析中,41种农药在Thermo TG-5SILMS色谱柱上以程序升温条件分离,以电子轰击离子(EI)源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在LC-MS/MS分析中,28种农药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含0.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5 mol·L^(-1)乙酸铵溶液和含0.01%甲酸的甲醇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各农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0~0.400 mg·L^(-1)内(GC-MS/MS)和0.005~0.150 mg·L^(-1)内(LC-MS/MS)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0,测定下限(10S/N)为0.01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0.6%~11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5%~7.0%。方法用于26批酸豆角和22批干豆角样品的分析,阳性样品检出率高达81.2%,检出的农药多达5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 酸豆角 干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