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厚鳞柯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
陈海彬
黄俊添
李志海
黄百祺
廖宗浪
陆洋洋
付晓云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基于顶空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8种香型凤凰单丛茶香气分析研究 |
张琳
叶汉钟
陈红平
张颖彬
|
《中国茶叶》
|
2024 |
1
|
|
3
|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
韩卓
刘禹慧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4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分析不同残糖含量蓝莓酒体风味 |
王利萍
丁昱文
吴颜欣
邱树毅
戴怡凤
周鸿翔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5
|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全血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及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
陈智
冯泽阳
曾力希
赵晶
王广
张娜
谢依侨
|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
徐昕蓥
杨傲林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对红酸汤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林莉
董玮
严红光
袁玮
|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基于HS-SPME-GC-MS和HS-GC-IMS联用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陈家齐
李佳霖
赵吉春
李洪海
明建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基于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烘焙温度对菊苣根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李瑞丽
赵俊俊
戴水平
邹恩凯
刘语煊
胡亚宁
梁淼
张峻松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百里香油挥发性成分 |
林洁
王新惠
何峰
王翰书
张逸寒
李瑞丽
潘文亮
|
《农产品加工》
|
2024 |
0 |
|
11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李佳鑫
周玲娟
张丽霞
苏晶
任佳慧
周天浩
王金辉
李光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2
|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牛至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
蒲海
王远强
张婧诗
王勇
王桂江
林治华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7 |
6
|
|
13
|
SPME-Arrow/G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批次爆珠香精组分差异 |
刘琪
张华
叶远青
刘昌泽
袁益来
廖惠云
吴君章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麝香的多成分含量分析 |
张皓冰
何昱
贾国惠
洪筱坤
王智华
叶愈青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15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热处理前后番木瓜汁挥发性香气 |
孔祥琪
施瑞城
张彦军
谭乐和
皋香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6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四特酒香气成分 |
蒋玉洁
申明月
谢明勇
刘倩
梅江
王玉婷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7
|
基于游离氨基酸呈味分析结合SPME-GC-MS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豆豉风味的影响 |
侯智勇
张浩
易宇文
王林
杨静
胡佳莉
张静茹
|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窖龄窖泥浸出液的分析研究 |
卫春会
甄攀
罗惠波
杨洁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9
|
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葫芦巴净油的热裂解产物 |
叶荣飞
程侠
宋森川
李峰
黄飞
任成龙
宋化灿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20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不同产地藜麦中脂肪酸及小分子物质组成分析 |
郭敏
卢恒谦
王顺合
陈卫
赵建新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