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林强
昝林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366,共3页
分析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并研究肌内脂肪酸抗氧化,提供肌内脂肪酸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肌内脂肪酸的组成;通过Schaal烘箱法(63±1℃)研究肌内脂肪酸的抗氧化特性。GC-MS分析结果表明:肌内脂肪...
分析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并研究肌内脂肪酸抗氧化,提供肌内脂肪酸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肌内脂肪酸的组成;通过Schaal烘箱法(63±1℃)研究肌内脂肪酸的抗氧化特性。GC-MS分析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主要含13种脂肪酸,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18∶124.2%,C16∶015.4%,C16∶113.7%,C18∶28.2%,C20∶56.7%,C18∶34.5%,C22∶64.3%,C14∶13.0%,C18∶02.8%,C22∶52.6%,C20∶42.2%,C17∶02.0%,C17∶11.9%。饱和脂肪酸(SFA)为20.2%,不饱和脂肪酸(UFA)达71.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具有保健功能性作用的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ω-6型与ω-3型PUFA比为0.8。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中国大鲵肌内脂肪富含ω-3和ω-6型PUFA,极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肌内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普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鲵油脂肪酸组成、抗氧化及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林强
昝林森
任正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6,共5页
分析中国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大鲵油抗氧化和流变学行为,提供大鲵油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Schaal烘箱法(63±1)℃研究大鲵油的抗氧化特性;流变仪测定大鲵油和花生油不同配比(...
分析中国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大鲵油抗氧化和流变学行为,提供大鲵油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Schaal烘箱法(63±1)℃研究大鲵油的抗氧化特性;流变仪测定大鲵油和花生油不同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黏度和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GC-MS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主要含13种脂肪酸(24.2%C18∶1,15.4%C16∶0,13.7%C16∶1,8.2%C182∶,6.7%C20∶5,4.5%C18∶3,4.3%C22∶6,3.0%C14∶1,2.8%C18∶0,2.6%C22∶5,2.2%C20∶4,2.0%C170∶,1.9%C17∶1),饱和脂肪酸(SFA)为20.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大鲵油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流变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及其与花生油75∶25、25∶75配比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变化不大,二者50∶50的配比黏度显著降低,大鲵油及其和花生油不同配比呈牛顿流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普法
抗氧化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林强
昝林森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366,共3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推广专家支持计划"项目
文摘
分析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并研究肌内脂肪酸抗氧化,提供肌内脂肪酸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肌内脂肪酸的组成;通过Schaal烘箱法(63±1℃)研究肌内脂肪酸的抗氧化特性。GC-MS分析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主要含13种脂肪酸,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18∶124.2%,C16∶015.4%,C16∶113.7%,C18∶28.2%,C20∶56.7%,C18∶34.5%,C22∶64.3%,C14∶13.0%,C18∶02.8%,C22∶52.6%,C20∶42.2%,C17∶02.0%,C17∶11.9%。饱和脂肪酸(SFA)为20.2%,不饱和脂肪酸(UFA)达71.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具有保健功能性作用的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ω-6型与ω-3型PUFA比为0.8。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中国大鲵肌内脂肪富含ω-3和ω-6型PUFA,极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肌内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普法
抗氧化
Keywords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muscle fatty acids composition
GC- MS
antioxidation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鲵油脂肪酸组成、抗氧化及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林强
昝林森
任正东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86,共5页
文摘
分析中国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大鲵油抗氧化和流变学行为,提供大鲵油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大鲵油的脂肪酸组成;Schaal烘箱法(63±1)℃研究大鲵油的抗氧化特性;流变仪测定大鲵油和花生油不同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黏度和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GC-MS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主要含13种脂肪酸(24.2%C18∶1,15.4%C16∶0,13.7%C16∶1,8.2%C182∶,6.7%C20∶5,4.5%C18∶3,4.3%C22∶6,3.0%C14∶1,2.8%C18∶0,2.6%C22∶5,2.2%C20∶4,2.0%C170∶,1.9%C17∶1),饱和脂肪酸(SFA)为20.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大鲵油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流变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鲵油及其与花生油75∶25、25∶75配比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变化不大,二者50∶50的配比黏度显著降低,大鲵油及其和花生油不同配比呈牛顿流体特性。
关键词
中国大鲵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普法
抗氧化
流变性
Keywords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GC - MS, antioxidation, rheological behavior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研究
李林强
昝林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大鲵油脂肪酸组成、抗氧化及流变性研究
李林强
昝林森
任正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