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笑花挥发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汪洪武
刘艳清
+1 位作者
鲁湘鄂
郑海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7-539,共3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含笑花的挥发油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1个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挥发性组分主要是倍半萜氧化物、倍半萜类物质,其相对含量分...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含笑花的挥发油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1个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挥发性组分主要是倍半萜氧化物、倍半萜类物质,其相对含量分别是49.87%和32.08%。该法获得的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丁香烯环氧物(30.25%),其次是匙叶桉油醇(6.78%)、β-榄香烯(5.83%)。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长蠕孢吉码烯(5.62%)、棕榈酸(4.02%)、α-依兰烯醇(3.26%)、β-香桦烯(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诤质谱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含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中微量杂质及苯胺含量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红卫
侯晋
+2 位作者
江涛
王超颖
吕翔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436,共3页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丙烯酸丁酯(BAT)中的杂质成分并确定其中的苯胺为外界引入的污染物,也是造成BAT在使用中出现红色的原因。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选定的萃取温度(25℃)和萃取时间(2 h)条件下对污染物进行预富集后,用气...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丙烯酸丁酯(BAT)中的杂质成分并确定其中的苯胺为外界引入的污染物,也是造成BAT在使用中出现红色的原因。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选定的萃取温度(25℃)和萃取时间(2 h)条件下对污染物进行预富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作进一步检测,结果确定因苯胺与使用中加入的丙烯酸反应的生成物呈现红色。根据此红色生成物的质谱图,对其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诤质谱联用
法
丙烯酸丁酯
苯胺
固
相
微萃取
红
色
生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笑花挥发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汪洪武
刘艳清
鲁湘鄂
郑海燕
机构
肇庆学院轻工化学系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7-539,共3页
基金
肇庆市科技创新项目(2006G21)
肇庆学院科研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含笑花的挥发油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31个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挥发性组分主要是倍半萜氧化物、倍半萜类物质,其相对含量分别是49.87%和32.08%。该法获得的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丁香烯环氧物(30.25%),其次是匙叶桉油醇(6.78%)、β-榄香烯(5.83%)。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是:长蠕孢吉码烯(5.62%)、棕榈酸(4.02%)、α-依兰烯醇(3.26%)、β-香桦烯(3.25%)。
关键词
气相色诤质谱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含笑
Keywords
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Volatile essential oil
Chemical constituents
Michelia multifloliate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Q959.747.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中微量杂质及苯胺含量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红卫
侯晋
江涛
王超颖
吕翔
机构
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436,共3页
文摘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丙烯酸丁酯(BAT)中的杂质成分并确定其中的苯胺为外界引入的污染物,也是造成BAT在使用中出现红色的原因。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选定的萃取温度(25℃)和萃取时间(2 h)条件下对污染物进行预富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作进一步检测,结果确定因苯胺与使用中加入的丙烯酸反应的生成物呈现红色。根据此红色生成物的质谱图,对其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
气相色诤质谱联用
法
丙烯酸丁酯
苯胺
固
相
微萃取
红
色
生成物
Keywords
GC-MS in hyphenation
Butyl acrylate
Aminobenzene
SPME
Red-colored product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笑花挥发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汪洪武
刘艳清
鲁湘鄂
郑海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烯酸丁酯中微量杂质及苯胺含量
王红卫
侯晋
江涛
王超颖
吕翔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