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亚麻油/气相二氧化硅超疏水涂层在液体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1
作者 高佳佳 张胜 +1 位作者 魏梦茹 邢彦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7,共10页
液体食品在包装过程中的黏附现象会引发严重的食物浪费与环境问题。采用柠檬酸(CA)对环氧亚麻油(ELO)进行固化处理,在玻璃基材表面制备具有黏附特性的涂层CELO。随后在CELO层上喷涂气相二氧化硅AEROSIL R972,成功构建出具备超疏水性能的... 液体食品在包装过程中的黏附现象会引发严重的食物浪费与环境问题。采用柠檬酸(CA)对环氧亚麻油(ELO)进行固化处理,在玻璃基材表面制备具有黏附特性的涂层CELO。随后在CELO层上喷涂气相二氧化硅AEROSIL R972,成功构建出具备超疏水性能的CELO/R972表面。研究结果显示,当R972质量分数为6%时,CELO/R972涂层的水接触角达154.3°,滚动角已无法测量,涂层表面具备超疏水特性。历经10次胶带剥离试验、5次砂纸磨损试验以及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测试后,CELO/R972涂层依旧维持优异的疏水性能,有力证实了其卓越的机械耐久性与耐磨性。尤为关键的是,CELO/R972超疏水涂层不仅对水等低黏度液体呈现出显著的排斥性,对于蚝油、酸奶等高黏度液体也具备良好的排斥能力。此特性意味着CELO/R972涂层在食品包装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环氧亚麻油 气相二氧化硅 液体食品包装 喷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表面有机化处理及其对PVC发泡的改善作用
2
作者 郑文涛 周宏涛 +3 位作者 郑智焕 章泽杰 涂伟旭 李启智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9,187,共7页
为提升聚氯乙烯(PVC)材料发泡均匀性和力学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表面处理剂,对PVC中填料气相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改性前后气相二氧... 为提升聚氯乙烯(PVC)材料发泡均匀性和力学性能,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作为表面处理剂,对PVC中填料气相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改性前后气相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能变化,并将改性后的气相二氧化硅应用于PVC发泡材料。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未处理气相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524.34 nm,在最优反应温度(70℃)下经KH570改性后平均粒径降至118.68nm,经KH550改性后降至175.26nm,分散性显著改善。水接触角测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改性后的气相二氧化硅疏水性明显增强,团聚现象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与未处理样品相比,改性后的气相二氧化硅羟基吸收峰强度减弱,表明硅烷偶联剂中的有机基团成功接枝于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未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在30~800℃范围内无明显失重;加热至800℃时,经KH570处理的样品失重率为17.10%,经KH550处理的样品失重率为17.90%,证实有机改性层的有效接枝。将质量分数1%的改性气相二氧化硅掺入PVC发泡体系后,PVC发泡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与未添加气相二氧化硅的样品相比,添加经KH570和KH550改性的气相二氧化硅后,样品的拉伸强度分别提升88.06%和37.31%,断裂标称应变分别提高30.55%和25.00%,PVC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有效强化。研究结果可为硅烷偶联剂改性气相二氧化硅在PVC发泡体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表面处理 聚氯乙烯发泡 孔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流变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杰 秦天 +1 位作者 胡利建 高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气相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可以作为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增稠触变剂。分析了不同改性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多元醇组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固化过程中不同改性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凝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 气相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可以作为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增稠触变剂。分析了不同改性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多元醇组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固化过程中不同改性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凝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PDMS改性的气相二氧化硅,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增稠触变性能较好;随着气硅添加量的增加,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凝胶时间延长,固化反应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动力电池胶粘剂 改性 流变性能 凝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三元无机水合盐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
作者 肖力光 朱晨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5-248,254,共5页
以气相二氧化硅作为多孔吸附材料,对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五水偏硅酸钠/十水碳酸钠低共熔相变材料进行封装,通过控制气相二氧化硅含量,制备出不同吸附量的气相二氧化硅/三元无机水合盐定型相变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气相二氧化硅作为多孔吸附材料,对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五水偏硅酸钠/十水碳酸钠低共熔相变材料进行封装,通过控制气相二氧化硅含量,制备出不同吸附量的气相二氧化硅/三元无机水合盐定型相变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定型相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二氧化硅的最佳含量为25%(质量分数),该条件下定型相变材料相变焓为95.96J/g;三元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与气相二氧化硅只是单纯的物理混合,并未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制备的定型相变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能 气相二氧化硅 定型相变材料 低碳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徐霞 杨秦欢 +4 位作者 雷万学 李正军 何壮志 林芳 张廷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447,共4页
以纳米气相Si O2为载体,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用N,N-二甲基十四烷基叔胺进行了季铵化反应制备季铵盐型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衍生物。用红外光谱,DSC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 以纳米气相Si O2为载体,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用N,N-二甲基十四烷基叔胺进行了季铵化反应制备季铵盐型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衍生物。用红外光谱,DSC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实验(Suspension quantitative test)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1)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与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羟基的反应键合到二氧化硅表面,随着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用量增加,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羟基被取代程度也增加;(2)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的零电位在pH4.8,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在pH10.5,季铵盐的引入使其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3)所制备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min后,平均抑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 FTIR DSC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改性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晓萍 朱光明 刘文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55,共5页
以4,4'-双(3-氨基苯氧基)联苯(4,3-BAPOBP)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单体,气相二氧化硅(Fumed SiO_2)为纳米粒子的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制备出SiO_2质量分数不同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纳米复合薄膜。采... 以4,4'-双(3-氨基苯氧基)联苯(4,3-BAPOBP)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单体,气相二氧化硅(Fumed SiO_2)为纳米粒子的前驱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制备出SiO_2质量分数不同的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纳米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力学和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亚胺化完全的TPI/SiO_2复合薄膜;SiO_2在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适量添加SiO_2能够显著提高基体的力学和介电性能,且当其质量分数(下同)为6%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击穿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5%和22%;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随SiO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含15%SiO_2薄膜的介电常数在1k Hz时由3.5增加到了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酰亚胺 气相二氧化硅 改性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现状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莉 唐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9期40-42,共3页
介绍了气相二氧化硅国内外生产状况,根据气相二氧化硅在涂料方面的应用特点及主 要技术关键的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生产现状 涂料 应用 氯硅烷烃 氢氧焰 高温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在胶衣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小妹 范云玉 +1 位作者 龙宁华 李彩霞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8-19,共2页
本文研究了德国N2 0、国产A2 0 0及A380二氧化硅对剪切拉伸强度及模量、弯曲强度及模量、冲击强度、粘度、触变性的影响 ,试验发现 ,加入气相二氧化硅能进一步提高力学强度。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胶衣树脂 应用 纳米材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玻璃钢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对铜系导电涂料沉降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硕 吴年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9期9-11,共3页
研究了气相SiO2含量及分散程度对铜粉填充的复合导电涂料沉降性的影响,为铜系复合导电涂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铜粉 导电涂料 气相二氧化硅 沉降性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汽油凝胶燃料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洪波 翁春生 白桥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4-1419,共6页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凝胶燃料的流变特性,采用超声波振荡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含铝与不含铝的气相二氧化硅/汽油凝胶燃料,使用旋转流变仪实验研究了各凝胶燃料的剪切变稀特性、触变性、屈服应力与粘弹性等流变参数。结果表明:气...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凝胶燃料的流变特性,采用超声波振荡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含铝与不含铝的气相二氧化硅/汽油凝胶燃料,使用旋转流变仪实验研究了各凝胶燃料的剪切变稀特性、触变性、屈服应力与粘弹性等流变参数。结果表明:气相二氧化硅/汽油凝胶燃料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和不可逆触变性。凝胶剂含量增加,凝胶燃料粘度和屈服应力增大。添加10μm粒径铝粉的粘度和屈服应力比5μm粒径铝粉的大,比1μm粒径铝粉的小,但均比不含铝凝胶燃料的大。凝胶燃料在低频振荡下更接近于流体,在高频振荡下具有类固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燃料 流变特性 气相二氧化硅 铝粉 幂律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季铵Gemini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体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小祥 陈宇 赵剑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5-2051,共7页
以zeta电位法研究了季铵Gemini表面活性剂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s-12,s=2,6)在水溶液中修饰气相二氧化硅(F-Si O2)粒子。这些粒子随表面活性剂浓度C增加经历了表面从原先的亲水到疏水再重新亲水的改变,其中疏水粒... 以zeta电位法研究了季铵Gemini表面活性剂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s-12,s=2,6)在水溶液中修饰气相二氧化硅(F-Si O2)粒子。这些粒子随表面活性剂浓度C增加经历了表面从原先的亲水到疏水再重新亲水的改变,其中疏水粒子可以自发吸附在气泡液膜中,从而很好地稳定泡沫。重新亲水的粒子脱附出液膜,仅留下表面活性剂稳定气泡。强的液膜弹性对应于稳定的泡沫。联接链长度影响了Gemini在F-SiO_2粒子表面的吸附,因而也影响了液膜的弹性和对泡沫的稳定。超短s=2联接链的12-2-12由于反离子解离不完全而带有较少的正电荷,在粒子表面的初始吸附弱于12-6-12,但因此减少了吸附分子头基间的静电排斥,可以形成更致密的吸附层。由于12-2-12本身比12-6-12具有更强的界面吸附能力,F-SiO_2粒子和12-2-12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稳定泡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粒子 GEMINI表面活性剂 表面改性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协效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亚新 虞鑫海 李四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SiO2)协效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氢氧化镁(KH550-MH)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对比了不同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50-MH占体系的47%、SiO2...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SiO2)协效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氢氧化镁(KH550-MH)制备了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复合材料,对比了不同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50-MH占体系的47%、SiO2占体系的8%时,体系的阻燃等级为V-0级,断裂伸长率达到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为载体固定金纳米和酪氨酸酶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文娟 董川 蔡明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1-644,共4页
采用硅烷试剂对气相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活化,并以此为载体固定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NAC-金纳米)和酪氨酸酶,最后得到的复合物作为荧光探针,建立测定邻苯二酚的固体荧光猝灭分析方法。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酪氨酸酶和NAC-金纳... 采用硅烷试剂对气相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活化,并以此为载体固定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NAC-金纳米)和酪氨酸酶,最后得到的复合物作为荧光探针,建立测定邻苯二酚的固体荧光猝灭分析方法。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酪氨酸酶和NAC-金纳米固定到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用荧光光谱仪对NAC-金纳米-酪氨酸酶-气相二氧化硅的固体荧光进行研究并加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通入不同浓度的邻苯二酚溶液,固体粉末的荧光被有效猝灭,基于此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的固体荧光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7mol/L,线性范围为5.0×10-7~4.0×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金纳米 酪氨酸酶 邻苯二酚 固体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硫酸溶液触变特性及触变性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小祥 赵剑曦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69-2172,共4页
在描述气相二氧化硅(F-SiO_2)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F-SiO_2作为铅酸蓄电池硫酸电解液胶凝剂的触变性质。介绍了F-SiO_2触变性的流变触变环测试方法,讨论了影响测定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样品静置时间、最大剪切速率、线性增加(或减小... 在描述气相二氧化硅(F-SiO_2)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F-SiO_2作为铅酸蓄电池硫酸电解液胶凝剂的触变性质。介绍了F-SiO_2触变性的流变触变环测试方法,讨论了影响测定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样品静置时间、最大剪切速率、线性增加(或减小)剪切速率的持续时间。以两个实例强调了触变性对F-SiO_2胶凝剂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铅酸蓄电池 胶凝剂 触变性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分散粒径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小祥 赵剑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0-342,共3页
通过讨论粒度分析仪依据的光散射原理,强调排除浓度效应的必要性,提出可用简单的外推图解法准确获得商品气相二氧化硅(F-SiO_2)的分散粒径d。对F-SiO_2而言,外推线性区通常在0.1%~1.0%浓度范围内。举例说明分散粒径对F-SiO_2在硫酸溶... 通过讨论粒度分析仪依据的光散射原理,强调排除浓度效应的必要性,提出可用简单的外推图解法准确获得商品气相二氧化硅(F-SiO_2)的分散粒径d。对F-SiO_2而言,外推线性区通常在0.1%~1.0%浓度范围内。举例说明分散粒径对F-SiO_2在硫酸溶液中胶凝行为的强烈影响,发现随着分散粒径的增大,电解液的触变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粒径测试 粒子浓度影响 图解法 气相二氧化硅(F-S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28/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小燕 凌子夜 +1 位作者 方晓明 张正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8-1183,共6页
利用气相二氧化硅吸附液态RT28,制备了RT28质量分数分别为60%、70%、80%的复合相变材料。液漏测试发现60%(wt)和70%(wt)含量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定型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 利用气相二氧化硅吸附液态RT28,制备了RT28质量分数分别为60%、70%、80%的复合相变材料。液漏测试发现60%(wt)和70%(wt)含量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定型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份,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其热物性。结果显示,复合相变材料为50~100 nm的团聚颗粒,气相二氧化硅与RT28复合仅为物理吸附;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相变焓和比热容均随着RT28含量的减少而降低。选用70%(wt)RT28的复合相变材料作为实验对象,其相变焓为155.4J×g^(-1),比热容为1.62 J×g^(-1)×℃^(-1),热导率为0.17 W×(m×K)^(-1),采用低温自然冷却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包裹复合相变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保温时间比没有相变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提高了160%,且其温度较稳定,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28 气相二氧化硅 锂离子电池 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云 段先健 +4 位作者 王大海 胡光辉 吴春蕾 张梅 刘伟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5-720,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化学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含量的新方法。实验取气相二氧化硅放入顶空瓶中于105℃烘箱中加热2 h去除水分,将甲苯稀释的格氏试剂注入密闭的顶空瓶中,格氏试剂与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快速反应产... 建立了一种基于化学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含量的新方法。实验取气相二氧化硅放入顶空瓶中于105℃烘箱中加热2 h去除水分,将甲苯稀释的格氏试剂注入密闭的顶空瓶中,格氏试剂与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快速反应产生甲烷(CH_(4)),甲烷量与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含量成正比。经过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甲烷,通过外标法定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羟基含量。同时对反应溶液用量与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2.0 mL反应溶液,反应15 min为最优的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硅羟基含量与气相色谱信号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30 mg/g,定量限为1.00 mg/g,开展了4家实验室对5个不同比表面积的样品测试,数据结果的重复性限(r)小于2.5%,再现性限(R)小于6.5%。该方法结合自动化技术,顶空反应操作简单,样品量和试剂用量少,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优于酸碱滴定法,适用于快速检测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的含量,解决了硅羟基利用传统方法难以准确测定的难题。该方法的建立对我国二氧化硅产业硅羟基检测标准的制定和产业技术优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化学反应 硅羟基 气相二氧化硅 格氏试剂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十六醇/气相二氧化硅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锦涛 尹冠生 +4 位作者 史明辉 刘勇 韦鹏飞 冯俊杰 郑小海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43-12151,共9页
为寻求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材料,本研究提出了具有合适相变温度以及较高相变潜热的癸酸(DA)-十六醇(HD)低共熔相变材料,并以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为多孔吸附材料制备出不同吸附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探究了最大DA-HD吸附率的定型复合相... 为寻求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材料,本研究提出了具有合适相变温度以及较高相变潜热的癸酸(DA)-十六醇(HD)低共熔相变材料,并以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为多孔吸附材料制备出不同吸附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探究了最大DA-HD吸附率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以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为吸附材料,采用多孔材料吸附法制备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并利用DSC、FT-IR、SEM和TGA对DA-HD/气相二氧化硅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A-HD低共熔相变材料中DA与HD的最佳质量比为71.81∶28.19,此时相变温度为23.64℃,相变潜热为174.5 J/g。DA-HD低共熔相变材料被吸附到气相二氧化硅的纳米孔隙中,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最大吸附率为60%,且吸附过程仅为物理结合,无化学反应。制备的DA-HD/气相二氧化硅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9.20℃,相变潜热为93.1 J/g,相变温度处于维持室内环境舒适的温区之内,且相变潜热较大,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 气相二氧化硅 吸附 复合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物理吸附水测定及与表面硅羟基含量之间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修昊 段先健 +5 位作者 张婷婷 赵友博 郭真有 吴春蕾 王跃林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8,149,共8页
热重分析法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含量操作简便、无化学试剂、误差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其中物理吸附水脱除的条件还存在争议。文中选用国内外2家代表性公司生产的相同比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为对象,详细地研究了升温模... 热重分析法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硅羟基含量操作简便、无化学试剂、误差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其中物理吸附水脱除的条件还存在争议。文中选用国内外2家代表性公司生产的相同比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为对象,详细地研究了升温模式、升温速率、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对其表面物理吸附水脱除的影响。确定了物理吸附水脱除的最优测试条件:10℃/min升温至200℃等温5 min。对比发现,相同条件下,国外产品的脱水量高于国内产品,这可能是由于国外产品具有更高的硅羟基含量所致。本工作不但找到了国内外产品关键性能的差距,而且完善了热重分析法测定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量,并为相关测试标准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硅羟基 热重分析 物理吸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对瓷器文物修复仿釉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涵辉 温建华 周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0-615,共6页
瓷器文物修复作色上釉时使用的无色透明有机涂料称为仿釉涂料,目前常用于瓷器文物修复的仿釉涂料普遍存在着耐老化性差和硬度不足这两个问题。为了使仿釉涂料更好地满足修复需求,研究使用气相二氧化硅粉体材料,对陶瓷修复常用的三种仿... 瓷器文物修复作色上釉时使用的无色透明有机涂料称为仿釉涂料,目前常用于瓷器文物修复的仿釉涂料普遍存在着耐老化性差和硬度不足这两个问题。为了使仿釉涂料更好地满足修复需求,研究使用气相二氧化硅粉体材料,对陶瓷修复常用的三种仿釉涂料(硝基涂料、丙烯酸光油和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改性实验,并对改性前后涂膜的硬度、光泽度、接触角、附着力和抗老化性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加入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体积比为5%时硝基涂料涂膜铅笔硬度提升到3H,丙烯酸涂料和聚氨酯涂料涂膜铅笔硬度均能提升到H,且三种涂料的涂膜附着力、抗光老化性、环境耐候性和抗污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涂膜会损失一定光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修复 仿釉涂料 涂料改性 气相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