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韩柳古文理论的一主三宾结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书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历来论者论韩柳古文理论,都是以"文以明道"为中心,而对于"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和"文以为戏"等说法,则往往孤立地看待。作者指出,韩柳古文理论包括一主三宾结构,文以明道为主,气盛言宜、不平...
历来论者论韩柳古文理论,都是以"文以明道"为中心,而对于"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和"文以为戏"等说法,则往往孤立地看待。作者指出,韩柳古文理论包括一主三宾结构,文以明道为主,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和文以为戏为宾。因为有了道的基准,他们的气、不平与游戏不致失去中正的方向。反过来,因为结合了气、不平与游戏,他们的道能够化儒道为文道,并进而化道为文。这种一主三宾的呼应结构,不仅使他们与一般儒者的文道论区别开来,而且使得他们的文章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人性;既有思想性,又有情感性;既有现实功用性,又有审美愉悦性,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古文,并进而完成古文复兴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柳
古文理论
一主三宾
文以明道
气盛言宜
不平则鸣
文以为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阐释中的辞气问题
2
作者
夏静
张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8,共7页
受制于文学自觉及文体成熟,从文本的维度考察文气话语生成,成为古代经典解释中内在研究路径的一个重要面向。作为文本之气的统一体,辞气的阐释及其衍生的诸问题,在不同时代阐释者眼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历代阐释者多从言辞、语气...
受制于文学自觉及文体成熟,从文本的维度考察文气话语生成,成为古代经典解释中内在研究路径的一个重要面向。作为文本之气的统一体,辞气的阐释及其衍生的诸问题,在不同时代阐释者眼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历代阐释者多从言辞、语气、文势、辞采等角度加以阐发,并形成将辞气的不同特质与文学思想史的阶段性特征相比附的解释模式。源于儒学一系的推崇,圣人辞气与圣人气象均指向言辞举止中流露出的精神气质与人格气象。韩愈的“气盛言宜”,将辞气视为文与道贯通的中介,运气以驭辞,铸辞以凝气,形成一个完整的辞气运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气
文本之气
“
气盛言宜
”
气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艳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68-70,共3页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周艳华“文以气为主”,可谓是古代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清代文章家曾国藩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论文十分注意“气”和“行气”。曾氏论气,与文章的情、声、辞、篇、脉及风格等累密相关。...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周艳华“文以气为主”,可谓是古代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清代文章家曾国藩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论文十分注意“气”和“行气”。曾氏论气,与文章的情、声、辞、篇、脉及风格等累密相关。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于我们学习古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文气论
第一义
“气”
日记
行气
因声求气
气盛言宜
桐城派
内在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柳古文理论的一主三宾结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书华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散文学史>(01JAZJD750.11-4404)
文摘
历来论者论韩柳古文理论,都是以"文以明道"为中心,而对于"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和"文以为戏"等说法,则往往孤立地看待。作者指出,韩柳古文理论包括一主三宾结构,文以明道为主,气盛言宜、不平则鸣和文以为戏为宾。因为有了道的基准,他们的气、不平与游戏不致失去中正的方向。反过来,因为结合了气、不平与游戏,他们的道能够化儒道为文道,并进而化道为文。这种一主三宾的呼应结构,不仅使他们与一般儒者的文道论区别开来,而且使得他们的文章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人性;既有思想性,又有情感性;既有现实功用性,又有审美愉悦性,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古文,并进而完成古文复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韩柳
古文理论
一主三宾
文以明道
气盛言宜
不平则鸣
文以为戏
Keywords
Han-Liu,ancient prose theory,one as the principal and three as the subordinate,'Prose throws light on truth(the Tao)','Forceful writings include proper words','Injustice provokes outcry','One writes for fun just as one plays game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阐释中的辞气问题
2
作者
夏静
张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家早期文学价值观研究”(16AZW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受制于文学自觉及文体成熟,从文本的维度考察文气话语生成,成为古代经典解释中内在研究路径的一个重要面向。作为文本之气的统一体,辞气的阐释及其衍生的诸问题,在不同时代阐释者眼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历代阐释者多从言辞、语气、文势、辞采等角度加以阐发,并形成将辞气的不同特质与文学思想史的阶段性特征相比附的解释模式。源于儒学一系的推崇,圣人辞气与圣人气象均指向言辞举止中流露出的精神气质与人格气象。韩愈的“气盛言宜”,将辞气视为文与道贯通的中介,运气以驭辞,铸辞以凝气,形成一个完整的辞气运行过程。
关键词
辞气
文本之气
“
气盛言宜
”
气骨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艳华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68-70,共3页
文摘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周艳华“文以气为主”,可谓是古代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清代文章家曾国藩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论文十分注意“气”和“行气”。曾氏论气,与文章的情、声、辞、篇、脉及风格等累密相关。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于我们学习古代的...
关键词
曾国藩
文气论
第一义
“气”
日记
行气
因声求气
气盛言宜
桐城派
内在之气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韩柳古文理论的一主三宾结构
罗书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典阐释中的辞气问题
夏静
张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曾国藩文气论初探
周艳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