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达木盆地涩北强水侵气藏稳产关键技术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伟
奎明清
+6 位作者
李江涛
王小鲁
刘俊丰
孙勇
温中林
杨国军
谭晓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5,共9页
涩北气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疏松砂岩强水侵气藏,受构造平缓、储层疏松、气层层数多且薄、气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影响,开发过程中遭遇气藏水侵严重、砂蚀砂埋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等技术挑战。为了保障涩北气田天然气产量,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保...
涩北气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疏松砂岩强水侵气藏,受构造平缓、储层疏松、气层层数多且薄、气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影响,开发过程中遭遇气藏水侵严重、砂蚀砂埋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等技术挑战。为了保障涩北气田天然气产量,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保持长期稳产,开展了地质、气藏、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一体化攻关研究,系统总结了气田地质特征,梳理了“十二五”以来气田稳产的关键技术,剖析了目前持续稳产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稳产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系统梳理、总结了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构造、储层、水侵等特征,以及出砂、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明确了制约气田稳产难题;②通过持续长期攻关,形成了具有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开发特色的砂体动静态精细描述与储量挖潜技术、开发指标监测与动态调控优化技术、水侵与砂患综合防控治理和地面集输净化与数字化等技术;③涩北气田持续稳产难度前所未有,需要以往经验技术为支撑,更需持续深化气藏认识、创新技术工艺以及加强综合应对实施,预计2023—2025年产气量有望保持在850×10 m3/a之上的持续稳产。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稳产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气田长期稳产,其经验对其他老气田开发稳产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
气田
边水侵入
治水治砂
强水侵气藏
稳产
关键技术
老
气田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气井多相流强化携液理论及排液采气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博峰
田伟
+7 位作者
赵昆鹏
贾友亮
李丽
杨旭东
赵峥延
李旭日
沈志昊
刘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用于积液轻微的浅直井且排液率较低。研究团队近年来聚焦天然气井排液采气难题,构建了基于气液流动结构调控的强化携液理论,突破了经典临界流速携液理论仅适用于环雾状流的局限;发明了抗油耐矿化度泡沫排液、复杂井筒速度管柱排液、超声速喷嘴雾化排液、气举柱塞接力举升排液等适用气井不同积液状态的高效低成本排液采气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长庆气田、中外合作开发区等11个气区,累计应用近12000口气井,占我国积液气井总数的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强化携液
排液采气
气田稳产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涩北强水侵气藏稳产关键技术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
6
1
作者
宋伟
奎明清
李江涛
王小鲁
刘俊丰
孙勇
温中林
杨国军
谭晓华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5,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复杂天然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21DJ1705)。
文摘
涩北气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疏松砂岩强水侵气藏,受构造平缓、储层疏松、气层层数多且薄、气水关系复杂等因素影响,开发过程中遭遇气藏水侵严重、砂蚀砂埋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等技术挑战。为了保障涩北气田天然气产量,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保持长期稳产,开展了地质、气藏、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一体化攻关研究,系统总结了气田地质特征,梳理了“十二五”以来气田稳产的关键技术,剖析了目前持续稳产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稳产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系统梳理、总结了涩北气田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构造、储层、水侵等特征,以及出砂、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明确了制约气田稳产难题;②通过持续长期攻关,形成了具有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开发特色的砂体动静态精细描述与储量挖潜技术、开发指标监测与动态调控优化技术、水侵与砂患综合防控治理和地面集输净化与数字化等技术;③涩北气田持续稳产难度前所未有,需要以往经验技术为支撑,更需持续深化气藏认识、创新技术工艺以及加强综合应对实施,预计2023—2025年产气量有望保持在850×10 m3/a之上的持续稳产。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稳产关键技术有效保障了气田长期稳产,其经验对其他老气田开发稳产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关键词
涩北
气田
边水侵入
治水治砂
强水侵气藏
稳产
关键技术
老
气田稳产
Keywords
Sebei gas field
Edge water intrusion
Water/sand control
Reservoir with severe water intrusion
St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table production of mature gas fields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井多相流强化携液理论及排液采气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博峰
田伟
赵昆鹏
贾友亮
李丽
杨旭东
赵峥延
李旭日
沈志昊
刘磊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51121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25603)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1E1306)。
文摘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用于积液轻微的浅直井且排液率较低。研究团队近年来聚焦天然气井排液采气难题,构建了基于气液流动结构调控的强化携液理论,突破了经典临界流速携液理论仅适用于环雾状流的局限;发明了抗油耐矿化度泡沫排液、复杂井筒速度管柱排液、超声速喷嘴雾化排液、气举柱塞接力举升排液等适用气井不同积液状态的高效低成本排液采气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长庆气田、中外合作开发区等11个气区,累计应用近12000口气井,占我国积液气井总数的30%以上。
关键词
多相流动
强化携液
排液采气
气田稳产
能源安全
Keywords
multiphase flow
enhanced liquid carrying
drainage and gas recovery
gas production
energy security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达木盆地涩北强水侵气藏稳产关键技术与开发对策
宋伟
奎明清
李江涛
王小鲁
刘俊丰
孙勇
温中林
杨国军
谭晓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然气井多相流强化携液理论及排液采气关键技术
白博峰
田伟
赵昆鹏
贾友亮
李丽
杨旭东
赵峥延
李旭日
沈志昊
刘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