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气爆震源性能研究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化龙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善辉 王伟涛 +5 位作者 许卫卫 王力伟 马晓娜 王翔 孟川民 杨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69-4279,共11页
针对近年兴起的甲烷气爆主动震源,设计了不同尺寸震源装置,分别在不同激发环境下,通过比较激发信号能量及频带分布进行了震源性能研究,实现了震源参数优化.同点甲烷气爆和炸药震源成像结果研究表明,甲烷气爆震源引起的地表振动速度更小... 针对近年兴起的甲烷气爆主动震源,设计了不同尺寸震源装置,分别在不同激发环境下,通过比较激发信号能量及频带分布进行了震源性能研究,实现了震源参数优化.同点甲烷气爆和炸药震源成像结果研究表明,甲烷气爆震源引起的地表振动速度更小,更符合安全环保的需求.将优化后的甲烷气爆震源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化龙断裂浅部结构勘查,单炮记录结果可见高信噪比初至信号.对10炮激发记录进行初至走时拾取后进行走时层析成像发现,化龙断裂推测位置附近纵波速度在第四系下方200~400 m深度范围明显错断.基于横波/纵波波谱比分析结果(HVSR),根据经验关系推断了该地区沉积层厚度分布,发现与走时层析成像结果中的第四系沉积底界面位置吻合良好.以上成像结果与该地区已有钻孔及早期反射地震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此次采用的甲烷气爆主动震源作为炸药震源的替代品,在未来城市地下结构浅勘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爆震源 层析成像 化龙断裂 HVSR 浅层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烷气爆震源在青藏高原激发的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冀战波 李宗旭 +2 位作者 贺日政 牛潇 吴蔚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34,共11页
利用人工震源(又称主动震源)激发地震波是区域地下结构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绿色环保和安全理念日渐盛行下,寻找适用于生态脆弱和自然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的人工震源需求迫切。本文介绍了新型甲烷气爆震源在高海拔低气压的青藏高原内部... 利用人工震源(又称主动震源)激发地震波是区域地下结构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绿色环保和安全理念日渐盛行下,寻找适用于生态脆弱和自然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的人工震源需求迫切。本文介绍了新型甲烷气爆震源在高海拔低气压的青藏高原内部进行实验的相关过程及其效果。利用聚类分析、线性叠加、相位加权叠加等信号处理方法,并与同期共线的炸药震源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甲烷气爆震源(WB-76-1700,WB-70-2000及WB-60-500型震源当量分别为1.72 kg、1.72 kg和0.25 kg炸药)激发的地震波频率较高(频带范围1–50 Hz,主频为5–30 Hz),传播距离可达6.5 km;同期炸药震源(48 kg)激发的地震波信号频率低于甲烷震源(主频低于20 Hz);甲烷震源信号波形与实验所用甲烷震源型号无关,与台站到震源的距离有关,并推测可能与随机爆轰激发过程也相关;甲烷震源适合于浅层速度结构探测,特别是适合在波传播路径更加复杂的金属矿集区环境条件,且施工效率更高。总之,通过本次在青藏高原实验并与同期共线的炸药震源对比,甲烷震源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绿色环保型人工震源。鉴于此次实验甲烷气爆当量较小,较炸药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输距离近。未来继续拓展实验,进一步提高甲烷气爆震源当量并获得较大炮检偏移距的高信噪比地震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气爆震源 青藏高原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