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刘沛沛 周艳艳 吴梦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研究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思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研究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思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异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指标[血清癌抗原125(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殖激素水平[孕激素(P)、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殖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χ^(2)=0.240,P=0.624)。结论 内异方对治疗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方 炎症因子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小琳 胡晓萌 +4 位作者 杨东霞 宋思钰 朱泽文 韩延华 韩亚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77-80,共4页
目的采用内异止痛方口服联合中药直肠滴入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治疗,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提供科学借鉴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对照方法,筛选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 目的采用内异止痛方口服联合中药直肠滴入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治疗,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提供科学借鉴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对照方法,筛选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EMs痛经患者并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观察组内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优思明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以异位病灶体积、COX痛经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为观测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异位病灶体积较治疗前比较均提示明显缩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痛经症状积分评分及3个月后临床疗效判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直肠滴入组及优思明组在治疗气滞血瘀型EMs痛经方面均有效,且综合来看内异止痛方联合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效果更理想,即可明显缩减或抑制异位病灶体积的增长,又在改善COX痛经症状积分和临床表现上疗效显著,并且尚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内异止痛方 中药直肠滴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从“瘀”论治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袁小琴 边文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64-2465,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止于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其病因、病机尚未阐明。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可列为“血瘀证”范畴,主要证型有: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湿血瘀证、热郁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始于细胞水平而终止于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其病因、病机尚未阐明。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可列为“血瘀证”范畴,主要证型有: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湿血瘀证、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等,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纲,兼顾补肾、疏肝、健脾等法。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应用该疗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从“”论治 实验研究 寒凝血 肾虚血 盆腔疼痛 细胞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元欢 毛海燕 +6 位作者 武权生 申剑 张小花 冯鹏 乔新颖 蔡爽 周小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70-4475,共6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炎症性疾病,西医采用对症治疗,无根治之法,且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究其主要原因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未能完全探明,因此,对于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结合临床治疗发现,中医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炎症性疾病,西医采用对症治疗,无根治之法,且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究其主要原因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未能完全探明,因此,对于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结合临床治疗发现,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且针对不同的证型予以专方专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因此,构建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明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而且可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构建病证结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凝血 肾虚血 虚血 热灼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轶凡 李旭京 +1 位作者 郝世凤 李培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86-1587,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之为参照,评价内膜移植法所建立的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并探讨病证结合动物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EMT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的比较...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之为参照,评价内膜移植法所建立的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并探讨病证结合动物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EMT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的比较,建立EMT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可以参照的标准。观察内膜移植法所建立大鼠模型相应微观指标的变化,结合中药"证实"与"证伪",评价此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此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可模拟部分EMT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变化,其中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模拟较理想。结论:此大鼠模型与EMT气滞血瘀证有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能完全模拟EMT气滞血瘀证。需要将内膜移植与其它证候造模方法相结合,以探索契合度更高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证结合动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