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气泡雾化喷嘴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联胜 杨华 +2 位作者 衡国辉 杜聪 张财红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Dual PDA对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的喷雾两相流场进行了诊断与分析,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雾颗粒群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只是轻微地改变了雾化锥角,但是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减小,雾化颗粒平均直径却有所增大.通过对液雾火焰的照片... 利用Dual PDA对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的喷雾两相流场进行了诊断与分析,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雾颗粒群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只是轻微地改变了雾化锥角,但是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减小,雾化颗粒平均直径却有所增大.通过对液雾火焰的照片进行分析后发现,气液质量流量比对火焰长度影响显著,在小气液质量流量比下,液雾颗粒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才能燃尽,因此火焰明显被拉伸.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测定的结果显示,气液质量流量比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产物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小气液质量流量比下,存在明显的不完全燃烧现象,同时氮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硫的生成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雾化喷嘴 气液质量流量比 燃烧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滴径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海峰 李伟锋 +4 位作者 陈谋志 秦军 许建良 曹显奎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 在气流式雾化过程的有限随机分裂模型基础上,结合液滴分裂时间和液滴运动规律,分析了大液气质量流量比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过程,得到了Sauter平均直径(SMD)的一般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SMD的关系式的形式是合理的,通过实验确定相关模型参数后,可以用来预测大液气质量流量比条件下同轴双通道气流式喷嘴的雾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喷嘴 流式 雾化 质量流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的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柳承徽 陈先锋 +3 位作者 张威 徐乐先 赵齐 黄楚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不同气压下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的形态变化,分别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定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气液质量流量比(GLR),分析气体驱动压力0.1~0.3 MPa范围内的水雾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0.1~0.4 MPa的氮气压力... 为探究不同气压下气动式细水雾流场的形态变化,分别使用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定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气液质量流量比(GLR),分析气体驱动压力0.1~0.3 MPa范围内的水雾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0.1~0.4 MPa的氮气压力下,气动式双流体细水雾喷嘴的无量纲GLR值与氮气压力呈现线性增长关系;GLR会影响喷嘴内部两相流的特性、液体破裂的机制、液滴动力学以及最终的液滴尺寸分布;当气体压力从0.1 MPa增长到0.3 MPa时,平均雾化锥角从55.02°收缩至27°,水雾粒子的主要速率区间从0~5 m/s增长至0~12 m/s;涡旋处的平均涡量从166.50281 s^-1增长至671.19126 s^-1,且水雾粒子气团的涡旋结构均呈现逆时针转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PIV) 动式细水雾 流场 气液质量流量比(GLR) 雾化锥角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混合喷嘴液相孔尺寸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敏 庄壮 +3 位作者 梁健 金政伟 匡建平 雍晓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借助"冷模"实验,以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外混合式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N_2和H_2O为实验模拟介质,考察了液相孔结构与气液质量流量比(G/L)对雾化粒径分布、雾化角和雾化覆盖直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G/L=12.19... 借助"冷模"实验,以甲醇制丙烯(MTP)反应器外混合式雾化喷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N_2和H_2O为实验模拟介质,考察了液相孔结构与气液质量流量比(G/L)对雾化粒径分布、雾化角和雾化覆盖直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G/L=12.19、截面积比为0.022 3时,雾滴对应特征中值直径和最大直径分别为16.75μm和60.81μm,雾滴粒径分布介于5.49~40.89μm之间,雾化角达12.2°;且覆盖直径随着截面积比增大而略有增加,当液相通道内径为1.0 mm、液相环隙通道外径为12.22 mm和气相环隙通道内径为13.34 mm时,喷嘴对应覆盖直径达7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反应器 外混合 -相喷嘴 喷嘴结构 气液质量流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栋 龙潭 朱锡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向不断增大;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液滴的平均直径不断减小,但减小趋势变缓;柴油雾化性能最好,生物油最差,添加乙醇能增强生物油的雾化性能。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生物油索特平均直径的经验公式,拟合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为生物油燃烧喷嘴的设计和运行工况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气液质量流量比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