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混合泵气浮系统气泡粒径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傅金祥 李麦雨 +5 位作者 鲁勇朝 张延平 由昆 金星 罗迪 王勇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气液混合泵溶气气浮系统能产生较小粒径的微气泡,在印染、食品、环保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优化气泡粒径分布云图以及提供更真实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模型,选用中试气浮池结合显微摄像在不同因素下探究气浮池... 气液混合泵溶气气浮系统能产生较小粒径的微气泡,在印染、食品、环保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优化气泡粒径分布云图以及提供更真实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模型,选用中试气浮池结合显微摄像在不同因素下探究气浮池混合区与分离区的气泡粒径分布。控制水力负荷为2.67~8 m^(3)/(m^(2)·h),溶气压力为0.28~0.36 MPa,回流比为20%~80%,进气比为2%~10%,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多数气泡粒径维持在50~100μm,最小粒径可达20μm,系统微气泡最佳状态的运行参数:水力负荷为5.33 m^(3)/(m^(2)·h),溶气压力为0.34 MPa,回流比为40%,进气比为6%,在此条件下该系统的除油率可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混合泵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气液混合泵气浮系统处理低浓度二级出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兆亮 孟雪征 +1 位作者 曹相生 张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共4页
以低浓度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小试装置,以COD、TP和浊度为考察指标,对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部分溶气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 以低浓度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小试装置,以COD、TP和浊度为考察指标,对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部分溶气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对COD、TP的去除率略高于全溶气气浮系统;二级出水浊度较低时,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的出水浊度反而升高,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不适合处理低浊度的二级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处理 二级出水 气液混合泵 回流加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好氧法+新型外置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乳品废水研究
3
作者 马安然 李小利 赵继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74,共4页
利用缺氧-好氧法(A/O)+外置膜生物反应器(MBR)对乳品废水进行试验,MBR与A/O工艺结合,强化脱氮,利用气液混合泵曝气代替鼓风曝气。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泵充氧效率高、能耗低。进水COD和NH3-N、TN、TP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994 mg.L-1和38.7、7... 利用缺氧-好氧法(A/O)+外置膜生物反应器(MBR)对乳品废水进行试验,MBR与A/O工艺结合,强化脱氮,利用气液混合泵曝气代替鼓风曝气。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泵充氧效率高、能耗低。进水COD和NH3-N、TN、TP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994 mg.L-1和38.7、76.3、8.8 mg.L-1时,出水COD和NH3-N、TN、TP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7.8mg.L-1和6.9、16、1.27 mg.L-1,去除率分别为98.2%和82%、78.9%、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膜生物反应器 气液混合泵 缺氧-好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