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混合器混合效率分析及结构优化
1
作者 谭欢 邓国强 +3 位作者 黄天成 华剑 王林虎 詹望宇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4,共8页
为了解决油气混输过程中气液混合不均匀,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液混合器进行混合效率分析及结构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混合性能。分析了不同气液比和液相流速下的流场规律以及结构优化后的混合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油气混输过程中气液混合不均匀,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液混合器进行混合效率分析及结构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混合性能。分析了不同气液比和液相流速下的流场规律以及结构优化后的混合效果。结果表明,在气液比为40%、液相流速为2 m/s时混合段沿程气相体积分数标准差逐渐下降,混合均匀度不断升高,在出口截面处标准差取最小值0.042;环形气体腔上过多的喷气口数目会降低气相流速,影响气液混合效率,在喷气口数目为4时,具有最佳的混合效果;在混合段内增设一对前后交叉放置的“V”型扰流板有利于形成新湍流,增强两相间扰动,使出口截面上的气相体积分数标准差降至0.021,不均匀系数降至0.023,有效提升气液混合的均匀性,当扰流板张角为45°距混合段入口60 mm时,混合效率最佳。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不同的液相流速下呈现的规律相同,误差满足实验要求,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结果为气液混合器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混合效率 结构优化 混合均匀度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池塘圈养模式的气液混合泵的参数优化及增氧试验
2
作者 裴凯 王永江 +3 位作者 黄庆兰 朱明 何绪刚 冯耀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为探究气液混合泵能否满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对水体溶氧的需求,基于气液(氧气-水)混合泵搭建溶氧试验平台,在不同水温、不同出水压力和不同气水体积比的条件下,测试气液混合泵溶氧性能,并在池塘圈养桶(直径4 m,高2 m,养殖水体... 为探究气液混合泵能否满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对水体溶氧的需求,基于气液(氧气-水)混合泵搭建溶氧试验平台,在不同水温、不同出水压力和不同气水体积比的条件下,测试气液混合泵溶氧性能,并在池塘圈养桶(直径4 m,高2 m,养殖水体体积20 m^(3))内进行增氧试验。溶氧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出水压力为0.25 MPa、气水体积比为0.01~0.05时,在不同水温(5.6、13.5、30.3)条件下出水溶解氧与水温成反比,溶解氧在47.93~20.60 mg/L变化;氧气吸收效率与气水体积比呈反比,氧气吸收效率在91%~33.7%变化;动力效率与气水体积比成正比,动力效率在22.32~55.12 kg/(kW·h)变化。基于圈养桶的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有鱼耗氧的条件下(黄颡鱼,单个桶内养殖密度为13.19~16.49 kg/m^(3)),使用功率3 kW的气液混合泵为4个圈养桶增氧时,每个桶内水体溶解氧在光照时间内可达11 mg/L,夜间稳定保持在8 mg/L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泵可应用于高密度的水产养殖,并能有效应对夏季高温供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溶氧 混合 纯氧增氧 池塘圈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强化在固定床加氢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梦军 刘剑 +5 位作者 辛靖 陈禹霏 张海洪 韩龙年 朱元宝 李洪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加氢效率有助于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清洁燃料和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本文从固定床反应器滴流床加氢和液相加氢过程的氢油两相物料混合特性出发,综述了通过开发新型混氢设备和加氢工艺,强化气液混合过程,提高固定床多相催化加氢效率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固定床加氢反应过程气液混合强化技术发展趋势,为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提质增效、节能降碳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固定床加氢 多相反应 传质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气液混合清水植保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庄和安 赵江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降低农药使用量,采用非化学防治措施,利用臭氧对土壤及植株进行消毒,产出低残留的农作物。【方法】臭氧作为一种氧化性强、清洁、环保的广谱杀菌剂,是理想的强氧化药剂,研发制作一种环保型气液混合清水植保机,喷洒原料是清水,... 【目的】降低农药使用量,采用非化学防治措施,利用臭氧对土壤及植株进行消毒,产出低残留的农作物。【方法】臭氧作为一种氧化性强、清洁、环保的广谱杀菌剂,是理想的强氧化药剂,研发制作一种环保型气液混合清水植保机,喷洒原料是清水,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内产生含有臭氧成分的清水,并将臭氧清水混合喷洒在农作物与土壤表面,直接杀灭叶面病害,以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结果】清水植保机已在禾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山市万华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华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试用,企业评价良好,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结论】使用环保型气液混合清水植保机完美契合了广大农户的期望,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彻底消除了农药残留问题,从而有效规避了蔬果及环境污染的风险。为解决蔬菜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可借鉴的方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植保机 臭氧 混合 清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针-板脉冲放电气液混合反应器气液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冰 高志鹰 +3 位作者 内爱 朱小梅 严志宇 宋艳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研究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混合反应器两相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采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通过发射光谱测定不同背景气体下放电过程中气液界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氢自由基(·H)、氧自由基(·O)的变化规律,通... 为了研究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混合反应器两相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转移特性,采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通过发射光谱测定不同背景气体下放电过程中气液界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氢自由基(·H)、氧自由基(·O)的变化规律,通过化学方法研究了液相中活性物质过氧化氢(H2O2)和臭氧(O3)形成的特性规律,以及脉冲峰值电压、处理时间和溶液pH对H2O2和O3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气液两相活性物质的转移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在低电压条件下,利用多针对板混合反应器可以实现更多通道的均匀放电,使活性物质的产量大量增加;随着脉冲峰值电压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加长和溶液pH值的增加,H2O2和O3的质量浓度随之升高;对液相中H2O2和O3的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气体依次是氧气、空气、氩气、氮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针混合反应器 混合放电 活性物质 发射光谱 过氧化氢(H2O2) 臭氧(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体直流放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齐政 齐军 +1 位作者 顾温国 李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7,38,共3页
实验研究了水滴在电场中的碎裂现象、荷电极性以及雾状水滴、荷电雾状水滴 (EHD)在直流电晕电场中的伏安特性 ,以期利用混合二相体放电原理研制高效放电降解废水装置。实验发现系统中电子撞击雾滴皆荷负电 ,这有益于废水处理。
关键词 混合 直流放电 电晕 高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气率下增强叶轮内气液均匀混合的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金亚 朱宏武 +2 位作者 徐丙贵 丁矿 强睿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1-645,共5页
针对高含气率条件下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气液分离、泵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几种改进叶轮的措施(如添加短叶片、在气泡聚集处叶片上开孔、采用T型叶片等),以打碎气囊,从而增强气液的混合程度.基于设计流量与转速条件,采用Fluent软件对3种... 针对高含气率条件下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气液分离、泵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几种改进叶轮的措施(如添加短叶片、在气泡聚集处叶片上开孔、采用T型叶片等),以打碎气囊,从而增强气液的混合程度.基于设计流量与转速条件,采用Fluent软件对3种改进叶轮在入口含气率分别为60%与80%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3种措施均能改善液相流体在叶轮内的流线分布,增强气液混合程度;3个改进叶轮内最高含气率均低于原型叶轮,且含气率分布更加均匀.此外,对比4种叶轮的增压效果发现:在较低含气率下,改进叶轮的增压能力与原叶轮接近;在高含气率下,改进叶轮的增压能力普遍高于原叶轮.在3种改进的叶轮中,叶片上开孔的叶轮增压最大,并优于原型叶轮,表明该方法既增强了叶轮的气液混合能力,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额外的水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泵 叶轮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齐政 万辉 +1 位作者 李劲 李胜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43,共2页
研究了空气和水组成的气流混合两相体中气、液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液体流量对放电的影响要强于气体流量 ,适当增大液量能增加放电区域和提高放电强度 ;
关键词 流量 混合两相体 电流体放电 高电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反应器气液混合及传质特性的CFD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干禄 韦策 +4 位作者 吴昊 贺仁涛 吴兵 姜岷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气液混合时间和体积传质系数是气升式反应器设计和放大的重要参数。采用实验与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气液两相混合和溶氧过程开展研究。以欧拉-欧拉模型为基础,利用标准k-ε及多尺度气泡(MUSIG)... 气液混合时间和体积传质系数是气升式反应器设计和放大的重要参数。采用实验与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气液两相混合和溶氧过程开展研究。以欧拉-欧拉模型为基础,利用标准k-ε及多尺度气泡(MUSIG)模型耦合Higbie渗透理论进行计算,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混合和氧传质进行CFD数值模拟。考察示踪剂进样位置和表观气速对混合时间的影响,并研究表观气速对体积传质系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示踪剂注射位置越靠近曝气区,气液混合时间越小,在一定表观气速下,混合时间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体积传质系数则随着表观气速的提高而增大,CFD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进一步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技术在气升式反应器设计和放大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式反应器 CFD模拟 混合时间 氧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放电对水中阿特拉津的降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景伟 郑正 +4 位作者 罗兴章 聂耳 赵国华 高顺枝 黄星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711,共5页
采用气液混合放电降解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考察了放电输出功率、溶液pH值和Fe2+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放电输出功率、降低溶液pH值均能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相同实验条件下,添加Fe2+显著提... 采用气液混合放电降解水溶液中的阿特拉津,考察了放电输出功率、溶液pH值和Fe2+浓度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放电输出功率、降低溶液pH值均能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相同实验条件下,添加Fe2+显著提高了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在Fe2+添加量分别为0.2,0.6,2.0mmol·l-1时,随着Fe2+浓度的升高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也不断提高.阿特拉津在气液混合放电反应器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阿特拉津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产生∶脱烷基作用、烷基氧化作用、脱氯羟化作用和脱氯羟化-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混合放电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型制动系的执行机构建模试验和仿真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兴东 胡于进 +1 位作者 李成刚 刘爱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6-519,共4页
分析了用于多轴车制动系气液混合型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动态特性 ,结合其鼓式制动器 ,提出了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弹性特征模型 ;将各元器件有机结合 ,建立了整个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应用Mat lab工具进行仿真计算。将仿真计算... 分析了用于多轴车制动系气液混合型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动态特性 ,结合其鼓式制动器 ,提出了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弹性特征模型 ;将各元器件有机结合 ,建立了整个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应用Mat lab工具进行仿真计算。将仿真计算和试验获得的压力建立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验证了仿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机构 建模试验 仿真 混合型制动系 汽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式人工造雪喷雾场的全貌及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恒祥 刘斌 +2 位作者 毕丽森 曾涛 李嘉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0,共8页
在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国内冰雪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人造雪场的发展,给人工造雪的雪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研究表明,人工造雪的质量与其喷雾场中液滴粒径分布息息相关,且液滴粒径分布不仅受到液滴碰撞、聚合、分离的影响,还... 在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国内冰雪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人造雪场的发展,给人工造雪的雪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研究表明,人工造雪的质量与其喷雾场中液滴粒径分布息息相关,且液滴粒径分布不仅受到液滴碰撞、聚合、分离的影响,还受到人工造雪系统喷嘴间距分布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PIV系统和粒度仪测定了由气液混合式人工造雪系统经两个喷嘴雾化产生的喷雾场的整体形貌和液滴粒径分布,以此来研究人工造雪系统的气液质量混合比(g_(glr))和喷嘴间距对喷雾场中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_(glr)的增大,喷雾场的整体形貌呈向内收缩的趋势,且在喷嘴正下方液滴平均粒径存在最小值,而当g_(glr)不变时,双喷嘴间的干涉现象随喷嘴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在随轴向距离增大而增大的同时,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呈m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雪 粒径分布 气液混合比 喷嘴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气液混合弹射动力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文昂 赵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8,共6页
现有的机载导弹弹射系统主要采用热气弹射和冷气弹射两种动力源,这两种弹射方式每次弹射后都需要及时维护更换。课题组早期提出一种气液混合式弹射动力系统,弹射效果良好,基本免维护,但也存在分离角速度不可调的不足之处。为此提出了一... 现有的机载导弹弹射系统主要采用热气弹射和冷气弹射两种动力源,这两种弹射方式每次弹射后都需要及时维护更换。课题组早期提出一种气液混合式弹射动力系统,弹射效果良好,基本免维护,但也存在分离角速度不可调的不足之处。为此提出了一种分离式气液混合弹射动力系统,采用双流量阀控制双多级液压缸的结构,有利于速度和角速度的控制。在对动力系统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在Matlab平台上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编制仿真程序,对分离速度、角速度与阀口开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建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射 混合 分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工业用P型搅拌桨气液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惠娣 伍星 孙吉兴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8-561,共4页
采用搅拌功率测定与氧传递性能试验的方法,对Parabola型搅拌桨叶的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Ruston桨的对比表明,P型桨具有如下优点:1通气搅拌功率不降低,搅拌剪切力小;2在一定功率输入和通气量下,容积传氧系数较高。因此,P型桨应用... 采用搅拌功率测定与氧传递性能试验的方法,对Parabola型搅拌桨叶的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Ruston桨的对比表明,P型桨具有如下优点:1通气搅拌功率不降低,搅拌剪切力小;2在一定功率输入和通气量下,容积传氧系数较高。因此,P型桨应用于生物好氧反应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桨 -混合 生物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中气液两相混合物流动的等熵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俊 王宝寿 +2 位作者 陈玮琪 王军锋 李焻锋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9-1233,共15页
文章基于均质混合物的等熵和正压条件,建立了喷管内定常气液两相流动的等熵模型及其微分方程,并因此得到了喷管内混合物压力、体积分数、马赫数以及温度之间的等温与等熵的解析关系。解析解表明,气液质量流率之比增加,喷管内混合物的温... 文章基于均质混合物的等熵和正压条件,建立了喷管内定常气液两相流动的等熵模型及其微分方程,并因此得到了喷管内混合物压力、体积分数、马赫数以及温度之间的等温与等熵的解析关系。解析解表明,气液质量流率之比增加,喷管内混合物的温度变化明显,而混合物的临界流动特性与滞止点的气体体积分数有关。基于以上解析关系以及连续性方程得到喷管线型与压力分布的解析关系,通过该关系可以根据期望压力分布逆向设计得到喷管线型,或者根据给定喷管线型求解得到喷管内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等熵流动 解析模型 极限流动 喷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泵气浮系统气泡粒径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金祥 李麦雨 +5 位作者 鲁勇朝 张延平 由昆 金星 罗迪 王勇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气液混合泵溶气气浮系统能产生较小粒径的微气泡,在印染、食品、环保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优化气泡粒径分布云图以及提供更真实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模型,选用中试气浮池结合显微摄像在不同因素下探究气浮池... 气液混合泵溶气气浮系统能产生较小粒径的微气泡,在印染、食品、环保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优化气泡粒径分布云图以及提供更真实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模型,选用中试气浮池结合显微摄像在不同因素下探究气浮池混合区与分离区的气泡粒径分布。控制水力负荷为2.67~8 m^(3)/(m^(2)·h),溶气压力为0.28~0.36 MPa,回流比为20%~80%,进气比为2%~10%,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多数气泡粒径维持在50~100μm,最小粒径可达20μm,系统微气泡最佳状态的运行参数:水力负荷为5.33 m^(3)/(m^(2)·h),溶气压力为0.34 MPa,回流比为40%,进气比为6%,在此条件下该系统的除油率可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体正极性电晕放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长河 许怀丽 +1 位作者 李劲 何正浩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5-336,339,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正棒-板电极间隙中气液混合体直流电晕放电的形态及其伏安特性,结果表明,不仅在棒电极头部有电晕放电现象发生,而且棒电极上的水滴表面也会产生较强的电晕放电。在相同电压作用下,自来水-空气混合体的放电电流最大,纯净水... 通过实验研究了正棒-板电极间隙中气液混合体直流电晕放电的形态及其伏安特性,结果表明,不仅在棒电极头部有电晕放电现象发生,而且棒电极上的水滴表面也会产生较强的电晕放电。在相同电压作用下,自来水-空气混合体的放电电流最大,纯净水-空气混合体的次之,单纯空气的最小。电流的增大主要与液滴的电导率、运动液滴对局部电场的畸变及对空间电荷的破坏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电晕电流 正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两相体中脉冲放电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世勋 叶齐政 +1 位作者 程虎 李劲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研究了气液混合两相体中线线电极脉冲放电现象。观测表明两相体的起晕电压降低,电晕区域明显加大,并且较为稳定,电极背侧也有较大区域的放电现象。分析表明上述现象的出现和空间水滴有很大关系,其作用为形成大体积两相体放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混合 脉冲放电 大体积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润滑动压轴承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海 白少先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4-46,共3页
考虑气体含量对液体粘度和液体密度的影响,建立了动压轴承气液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气液混合润滑动压轴承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体使得润滑液的粘度增加,液体等效密度减小。随着液体中气体含量的增加,油膜承载能力下降,... 考虑气体含量对液体粘度和液体密度的影响,建立了动压轴承气液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对气液混合润滑动压轴承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体使得润滑液的粘度增加,液体等效密度减小。随着液体中气体含量的增加,油膜承载能力下降,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润滑 体含量 粘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化电炉气液混合顶吹的气泡群形态及搅拌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冲 熊靓 +4 位作者 朱道飞 王仕博 王华 徐建新 刘泛涵 《冶金能源》 2014年第2期30-33,共4页
针对贫化电炉还原油枪中气、油混合顶吹对渣层搅拌效果的研究,等比例制作贫化电炉水模型,进行气液混合喷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顶吹气液两相混合射流在熔池中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或气泡群,气泡本身的形变、破裂以及气泡间的团聚运动决定... 针对贫化电炉还原油枪中气、油混合顶吹对渣层搅拌效果的研究,等比例制作贫化电炉水模型,进行气液混合喷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顶吹气液两相混合射流在熔池中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或气泡群,气泡本身的形变、破裂以及气泡间的团聚运动决定了油枪对熔池的搅拌效果。通过测量不同流量下气泡群尺寸的变化,分析气液流量混合比对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化电炉 混合 搅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