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界面强化CO_(2)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驰
门广平
+2 位作者
朱俊超
王欣妍
李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2,共6页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反应效能,讨论传质强化对PC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鼓泡塔反应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将反应体系气液界面尺度由mm-cm级调控为μm级,大幅度提高了相界面积和质能传递效率,导致相同间歇反应工况下反应速率提升77%,CO_(2)利用率提高40%;在较温和条件(110℃,2 MPa)、催化剂用量(摩尔分数)0.375%、空时3.3 h、n(CO_(2)):n(PO)=1.25:1下进行连续化反应,PC收率稳定在98%以上。研究结果为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应用于碳酸丙烯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界面强化反应器
碳酸丙烯酯
CO_(2)
气液体系特征参数
传质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界面强化CO_(2)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驰
门广平
朱俊超
王欣妍
李磊
机构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JCX23_0013)的支持。
文摘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反应效能,讨论传质强化对PC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鼓泡塔反应器,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将反应体系气液界面尺度由mm-cm级调控为μm级,大幅度提高了相界面积和质能传递效率,导致相同间歇反应工况下反应速率提升77%,CO_(2)利用率提高40%;在较温和条件(110℃,2 MPa)、催化剂用量(摩尔分数)0.375%、空时3.3 h、n(CO_(2)):n(PO)=1.25:1下进行连续化反应,PC收率稳定在98%以上。研究结果为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应用于碳酸丙烯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键词
微界面强化反应器
碳酸丙烯酯
CO_(2)
气液体系特征参数
传质强化
Keywords
microinterface intensified reactor
propylene carbonate
CO_(2)
gas-liquid system characteristics
mass transfer intensification
分类号
TQ021.4 [化学工程]
TQ225.5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界面强化CO_(2)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周驰
门广平
朱俊超
王欣妍
李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