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油污水气浮絮凝处理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德豪 何东升 +1 位作者 陈建军 钟华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4-37,共4页
将无机及有机两种高分子絮凝剂复合使用 ,对炼油污水进行了工业运行试验。对两种絮凝剂的配比、加入位置及加入方式作了考察。复合使用结果表明气浮出水稳定 ,COD的去除率为 43%~ 86% ,石油类物去除率为 75%~ 93% ,为后续的生化处理... 将无机及有机两种高分子絮凝剂复合使用 ,对炼油污水进行了工业运行试验。对两种絮凝剂的配比、加入位置及加入方式作了考察。复合使用结果表明气浮出水稳定 ,COD的去除率为 43%~ 86% ,石油类物去除率为 75%~ 93% ,为后续的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水质 ,保证了氨氮降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处理 絮凝 气浮 炼油 气浮絮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污水气浮絮凝处理中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德豪 梁晓 +2 位作者 赵果鲜 钟华文 沈豪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2-34,共3页
气浮絮凝是炼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步 ,它是确保炼油污水生化处理顺利运行的关键 ,而开发和筛选优良的絮凝剂则又是提高气浮处理效果的保证。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进行炼油污水的中试试验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 ,确定了复合絮凝... 气浮絮凝是炼油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一步 ,它是确保炼油污水生化处理顺利运行的关键 ,而开发和筛选优良的絮凝剂则又是提高气浮处理效果的保证。采用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进行炼油污水的中试试验 ,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 ,确定了复合絮凝剂投药剂量、投药间隔时间和投药方式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效果 ,CODCr的去除率 5 5 % ,石油类去除率 >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污水处理 复合絮凝 中试试验 气浮絮凝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炼油废水气浮絮凝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培风 袁宏林 朱开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390-392,共3页
针对炼油废水处理工艺中气浮絮凝处理效果较差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说明采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I(自配)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理配伍,能够大幅度提高气浮絮凝效果.对PAFC—I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的... 针对炼油废水处理工艺中气浮絮凝处理效果较差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说明采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I(自配)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理配伍,能够大幅度提高气浮絮凝效果.对PAFC—I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的最佳投药量、复配比例、应用条件等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对炼油废水气浮絮凝处理过程中的药剂投加、操作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废水 气浮絮凝 絮凝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气浮法处理环烷酸废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永辉 杨旭 +4 位作者 朱静东 李作臣 肖羽堂 蔡钊荣 孙承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对絮凝法处理环烷酸废水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小试实验研究,得出了去除废水中CODCr的最佳絮凝条件:选用聚合硫酸铁(PFS)+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HP)药剂,PFS投药质量浓度为275mg/L,PHP投药质量浓度为8mg/L;pH值对絮凝没有影响;温度... 对絮凝法处理环烷酸废水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小试实验研究,得出了去除废水中CODCr的最佳絮凝条件:选用聚合硫酸铁(PFS)+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HP)药剂,PFS投药质量浓度为275mg/L,PHP投药质量浓度为8mg/L;pH值对絮凝没有影响;温度对絮凝效果有影响,温度越低絮凝效果越好。以小试实验数据为依据,确定中试实验最佳投药量,PFS为275mg/L,PHP为6.7mg/L,在此条件下处理环烷酸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气浮 环烷酸废水 废水处理 聚合硫酸铁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态运行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娄敏 王毅力 +2 位作者 侯立安 刘杰 廖柏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8-493,共6页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 通过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的动态试验研究,确定其运行周期为72h,能很好地去除水中腐殖酸有机物,但不同纳滤膜组成的集成工艺处理效果不同。采用PACl絮凝剂处理水样2时,以流程1运行的含TQ5636FC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为0.45mg/L,UV254nm在0.0033左右波动,且有95%以上的脱盐率。以流程2运行的含MN1812A型纳滤膜的集成工艺处理3种水样时的膜清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0.75mg/L左右波动,UV254nm大都远小于0.0075,有时甚至为0。水样1和水样3的UV254nm平均值为0.0054,水样2的最低,平均值为0.0033,脱盐率只有6%~10%。以PACl为絮凝剂时,集成系统有较强的适应原水水质变化的能力。预处理中活性炭柱的存在提高了MN1812A型纳滤膜清水样的水质,但并没有延长膜的使用周期。这也表明膜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机物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旋絮凝-逆流气浮-纳滤集成工艺 腐殖酸 聚合氯化铝 动态运行工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气浮法处理乳化油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武捷 储金宇 杜彦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68,共4页
采用电絮凝-气浮法处理乳化油废水,筛选处理效果好的电极,并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铝、铁和304不锈钢电极中以铝电极为佳;优化操作条件为:电流密度12.47 m A/cm2(对应槽电压10.6 V)、电气浮时间为50 min、极板间距为1.5 cm... 采用电絮凝-气浮法处理乳化油废水,筛选处理效果好的电极,并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铝、铁和304不锈钢电极中以铝电极为佳;优化操作条件为:电流密度12.47 m A/cm2(对应槽电压10.6 V)、电气浮时间为50 min、极板间距为1.5 cm、p H为3,在此条件下,乳化油废水的油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01%和95.28%。可为含油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气浮 铝电极 乳化油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气浮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洋 王宝山 +5 位作者 许亚兵 汪光宗 李鹏程 张继成 陈晓杰 赵培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7,共9页
对兰州新区某化工厂高浓度硝基苯(NB)废水进行双铝电极电絮凝-气浮工艺处理,探讨了该工艺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技术参数及硝基苯类有机物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9、电流密度为10 mA/cm~2、极板间距为3 cm、反应时间为100... 对兰州新区某化工厂高浓度硝基苯(NB)废水进行双铝电极电絮凝-气浮工艺处理,探讨了该工艺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技术参数及硝基苯类有机物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9、电流密度为10 mA/cm~2、极板间距为3 cm、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硝基苯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34%和12.1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反应前后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降解情况,发现电絮凝-气浮工艺对原水中硝基苯类和苯酚类有机物有着显著的去除效果,主要产物为苯胺类和偶氮苯类。电絮凝-气浮工艺虽不能实现高浓度硝基苯废水COD的大幅降低,但可实现硝基苯类有机物向可生化性较好的苯胺类有机物的有效转化,改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进一步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气浮工艺 硝基苯 苯胺 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效浅层离子气浮法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叶苍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福建南纸在原有的3万t/d的废水处理设施上增加了超效浅层离子气浮法深度处理设施,该深度处理采用气浮絮凝法,利用浅层气浮处理并加入化学絮凝剂,使二沉池出水的CODCr从原来的300 mg/L以上降至90 mg/L以下,达到了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 福建南纸在原有的3万t/d的废水处理设施上增加了超效浅层离子气浮法深度处理设施,该深度处理采用气浮絮凝法,利用浅层气浮处理并加入化学絮凝剂,使二沉池出水的CODCr从原来的300 mg/L以上降至90 mg/L以下,达到了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浅层气浮 气浮絮凝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脂气浮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金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28-632,共5页
不同浓度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在气浮过程中对单个气泡和气泡群特征有影响,因此利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了气泡瞬时运动过程,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气泡上升速度和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面... 不同浓度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在气浮过程中对单个气泡和气泡群特征有影响,因此利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了气泡瞬时运动过程,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气泡上升速度和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越大,气泡上升的终端速度越小。并且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到一定程度时,气泡上升的终端速度变化不大。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后,气泡的平均尺寸趋向于减小,气泡尺寸大小分布均一。气/水表面张力最低时,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质量浓度为0.5 wt.%,并且在这个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下对含油废水利用生物絮凝剂壳聚糖进行气浮-絮凝实验,在pH为7,壳聚糖的投加量20 mL,气浮时间10 min下含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39%.因而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和生物絮凝剂壳聚糖处理含油废水切实可行,这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含油废水 气浮-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1
10
作者 阴育新 谭欣 +2 位作者 李嘉明 张曙光 赵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36-539,共4页
采用三维电解系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亚铁离子浓度、絮凝反应、进水pH值及H2O2加入量对渗滤液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促电解工艺具有电絮凝气浮和电化学氧化的双重作用,随着FeSO4加入量的增加,电絮凝气浮作用增强,COD... 采用三维电解系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亚铁离子浓度、絮凝反应、进水pH值及H2O2加入量对渗滤液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促电解工艺具有电絮凝气浮和电化学氧化的双重作用,随着FeSO4加入量的增加,电絮凝气浮作用增强,COD去除率提高;在此基础上调整进水pH值为4~6,可进一步增强电化学氧化作用,经絮凝处理后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 垃圾渗滤液 电化学氧化 絮凝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织造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案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正启 陈小光 +6 位作者 柳建设 仰林 张瑞云 马颜雪 李毓陵 吕迎智 孙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100,共4页
介绍了喷水织造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该工程采用了絮凝气浮+深层过滤+钠离子交换+电渗析为主体的工艺,阐述了各处理阶段的设计、运行参数和经济技术指标等,设计处理规模为3 000 m3/d。实践证明,喷水织造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30... 介绍了喷水织造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该工程采用了絮凝气浮+深层过滤+钠离子交换+电渗析为主体的工艺,阐述了各处理阶段的设计、运行参数和经济技术指标等,设计处理规模为3 000 m3/d。实践证明,喷水织造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30 mg/L、硬度≤60 mg/L、电导率≤850μS/cm,可以满足喷水织机的用水要求。该工程可为大型喷水织造企业回用污水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造废水 中水回用 絮凝气浮 电渗析 钠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