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浮浓缩污泥两相厌氧消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廷耀 周恭明 周增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研究了高温酸化 (5 5℃ )、中温甲烷化 (35℃ )两相和中温单相厌氧工艺处理气浮浓缩污泥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较高浓度的气浮浓缩污泥在水力停留时间 (tHR)大于 1 0d ,挥发性固体 (VS)的有机负荷小于 3.77kg·m-3 ·d-1... 研究了高温酸化 (5 5℃ )、中温甲烷化 (35℃ )两相和中温单相厌氧工艺处理气浮浓缩污泥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较高浓度的气浮浓缩污泥在水力停留时间 (tHR)大于 1 0d ,挥发性固体 (VS)的有机负荷小于 3.77kg·m-3 ·d-1的条件下 ,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去除率可超过 40 % .当tHR降至 7d ,有机负荷升至 5 .38kg·m-3 ·d-1时 ,VS去除率仍可达 35 % .在tHR为 1 0d ,有机负荷为 3.77kg·m-3 ·d-1的条件下 ,两相厌氧消化系统VS去除率要优于单相系统 ,但两相系统的甲烷化罐出现较高浓度的有机酸积累 ,其结果表明对于两相厌氧消化系统 ,不仅要强化产酸罐的水解和发酵的速率和效率 ,而且要避免酸化罐形成的有机酸对甲烷化罐的负影响 ,否则会导致两相系统比单相系统更差的处理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两相 污泥 气浮浓缩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捕收剂气浮浓缩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志广 孙体昌 +1 位作者 寇珏 徐玉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73,共4页
以浮选捕收剂SESN为表面活性剂,用气浮法对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浓缩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时SESN的用量、pH值是影响污泥的水回收率及浓缩污泥的含水率的主要因素。当SESN用量为37.5mg/L时,气浮10min,水回收率为79.6%... 以浮选捕收剂SESN为表面活性剂,用气浮法对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浓缩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时SESN的用量、pH值是影响污泥的水回收率及浓缩污泥的含水率的主要因素。当SESN用量为37.5mg/L时,气浮10min,水回收率为79.6%;浓缩污泥含水率从气浮前的99.44%降低到96.8%。用红外光谱及SEM对表面活性剂与污泥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ESN和污泥发生了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浓缩 表面活性剂 剩余污泥 SE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捕收剂气浮浓缩不同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志广 孙体昌 +1 位作者 寇珏 孙卫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根据矿物浮选原理,研究了添加脂肪酸捕收剂对3种不同废水处理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气浮浓缩效果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不同种类污泥浓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工艺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添加脂肪酸捕收... 根据矿物浮选原理,研究了添加脂肪酸捕收剂对3种不同废水处理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气浮浓缩效果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不同种类污泥浓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工艺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中添加脂肪酸捕收剂,都可以实现污泥的气浮浓缩,同时降低浓缩污泥的含水率,极大地改善了气浮浓缩的效果。特别是添加捕收剂ZFS12且用量为75 mg/L时效果最佳,相对应的3种浓缩污泥的含水率分别为97.26%,96.64%,96.44%,水回收率分别为77.65%,80.62%,85.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剩余活性污泥 脂肪酸捕收剂 气浮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气浮浓缩过程中捕收剂的影响
4
作者 崔志广 孙体昌 +1 位作者 寇珏 孙卫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50-1554,共5页
研究添加捕收剂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气浮浓缩的影响,包括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与聚丙烯酰胺的配合使用以及pH值等因素。结果表明:对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添加捕收剂后能大幅缩短污泥浓缩时间,同时降低浓缩污泥... 研究添加捕收剂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气浮浓缩的影响,包括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与聚丙烯酰胺的配合使用以及pH值等因素。结果表明:对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添加捕收剂后能大幅缩短污泥浓缩时间,同时降低浓缩污泥的含水率,提高浓缩效果;捕收剂SESN用量为37.5 mg/L,气浮5 min时,污泥的含水率从平均99.44%降至96.8%;捕收剂SEAN的用量为18.75 mg/L,气浮5 min可使污泥含水率从99.44%降至96.4%,体积为浓缩前的1/5;而同样的污泥用重力浓缩1 h含水率仅能降到98%左右;捕收剂与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气浮速度和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剩余污泥 气浮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柱结构参数对污泥气浮浓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卫娟 孙体昌 +1 位作者 崔志广 周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9期2160-2163,共4页
用气浮法对某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了浓缩研究。考察了连续条件下在气浮柱内添加内筒后,内筒的高度和直径变化对气浮效果的影响。用相同的原泥和气浮剂做气浮浓缩对比试验发现,添加内筒后能有效改善出水水质,降低出水中的... 用气浮法对某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进行了浓缩研究。考察了连续条件下在气浮柱内添加内筒后,内筒的高度和直径变化对气浮效果的影响。用相同的原泥和气浮剂做气浮浓缩对比试验发现,添加内筒后能有效改善出水水质,降低出水中的固体浓度,对浓缩污泥的含水率影响不大,添加内筒后污泥含水率比不加内筒时约低0.3%。内筒直径为50mm时,浓缩污泥的含水率比原泥降低约2.6%,出水中固体浓度从原泥的5141mg·L^(-1)可以降低到39.2mg·L^(-1);内筒高度为1/3时,浓缩污泥的含水率比原泥降低约3.5%,出水中的固体浓度从原泥的3638mg·L^(-1)可以降低到32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浓缩 结构参数 剩余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工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6
作者 胡锋平 朱自伟 +4 位作者 李伟民 邓荣森 何洪 黄祁 管晓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总结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工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工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重力浓缩 气浮浓缩 机械浓缩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气浮装置内流动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江云 魏浩然 +2 位作者 李佳奇 杨矞琦 王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7-598,共12页
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旋流气浮装置内多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鉴于在实际旋流气浮装置内油滴与气泡相互碰撞并黏附形成油-气混合相的流动特点,简化油-气-水三相流动为油-气混合相和水相的两相流动,依据实际除油效率确定油-气混... 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旋流气浮装置内多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鉴于在实际旋流气浮装置内油滴与气泡相互碰撞并黏附形成油-气混合相的流动特点,简化油-气-水三相流动为油-气混合相和水相的两相流动,依据实际除油效率确定油-气混合相密度,并以出油口分流比来表征装置中顶部出油口排出液与总排出液的质量流量比,然后考察了操作参数对旋流气浮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含油污水处理量50~120 m^(3)/h范围内,旋流气浮装置的除油效率随着含油污水处理量的减小而增大;当出油口分流比处于0.001~0.020范围内时,装置除油效率随着出油口分流比增大而增大,但顶部出油口排出液的含油质量分数降低,综合考虑发现出油口分流比为0.010~0.015时,该旋流气浮装置的除油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气浮 数值模拟 除油效率 澄清效率 气浮浓缩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